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视角下政策跟踪审计的定位与目标*

  • 来源:国际商务财会
  • 关键字:政策跟踪审计,政策创新,公共管理
  • 发布时间:2024-05-09 21:10

  王 勇

  (山西省长治市委党校)

  【摘要】在全球范围内,科技创新不断引领着社会经济的变革,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此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议题。为有效实施和监督这一战略,政策跟踪审计逐渐凸显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关键角色。审计与政策评估之间的关系在公共管理中具有协同作用,通过对特定政策执行过程的实时、动态监测,追踪政策实施的全过程,以保障政策执行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政策跟踪审计定位在于促进政策执行的有效性、提供实时反馈与调整建议,但也面临数据收集与分析的困难、创新领域的不确定性等困难,建议引入先进技术支持、建立灵活的政策调整机制以提升审计效果。

  【关键词】创新驱动;政策跟踪审计;政策创新;公共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9

  在当今全球竞争激烈的时代,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核心引擎。面对科技迅猛发展、市场变革频仍的挑战,各国纷纷制定并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以谋求在全球舞台上的竞争优势。政策跟踪审计作为一种强有力的监督工具,不仅为政府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手段,也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成功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撑[1]。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涌现源于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反思,以及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深刻认识。创新不再仅仅是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责任,而成为整个国家发展的战略取向。因此,政策跟踪审计作为一种评估政府政策执行效果的手段,在这一背景下变得尤为重要。虽然政策跟踪审计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其理论框架和方法仍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完善。本文旨在通过对政策跟踪审计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定位与目标进行深入研究,为政府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管理工具,促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一、政策跟踪审计的内涵与职能

  (一)审计与政策评估的关系

  审计与政策评估之间的关系在公共管理中具有协同作用,共同构建了一个完善的政策监督和评价体系。审计注重对政府行为的规范性和合规性进行监督,关注财务、绩效等方面,通过严谨的检查程序评估政策执行的过程。而政策评估则更侧重于对政策目标、设计、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强调政策的长期影响和社会效益。这两者的关系体现在相互借鉴和互补之中。审计的结果可以为政策评估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和实际执行情况的反馈,使评估更加具体和可操作。政策评估的结论可以为审计提供更深入的分析和政策实施的背景,使审计更具深度和前瞻性。在共同关注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审计和政策评估形成了一种相互补充的监督体系,使政府决策更为科学和依法。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审计与政策评估的协同作用愈发显著。审计通过对创新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可以揭示出创新资源的分配、科研项目的进展等方面的问题,为政府提供改进政策、提升执行效率的建议。而政策评估则能够更全面地评估创新政策对科技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影响,为创新战略的长远发展提供战略性的建议。因此,审计与政策评估的协同关系不仅有助于解决实际执行中的问题,也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更深层次、更长远的战略支持。

  (二)政策跟踪审计的核心职能

  政策跟踪审计是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型审计手段,其定义在于通过对特定政策执行过程的实时、动态监测,追踪政策实施的全过程,以保障政策执行的及时性和有效性[2]。相对于传统审计的静态性,政策跟踪审计更注重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提供实时的反馈,以便政府能够及时调整政策、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政策顺利实施。政策跟踪审计的核心职能包括监测政策执行过程、评估执行效果、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首先,通过对政策执行过程的监测,政策跟踪审计能够全面了解政策的实施情况,包括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面的参与情况,确保政策的全面贯彻。其次,政策跟踪审计通过对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估,检验政策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为政府及时调整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最后,政策跟踪审计的另一核心职能是通过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帮助政府及时解决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矛盾,以保障政策执行的顺利进行。

  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政策跟踪审计定位

  (一)政策跟踪审计的角色

  1. 促进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促进政策执行的有效性是政策跟踪审计的一项重要职能,尤其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政府对创新政策的执行效果迫切关注。政策执行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创新战略是否能够在实践中取得预期效果,因此政策跟踪审计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政策跟踪审计通过对政策执行过程的全面监测,能够确保政府各级部门和相关机构按照政策要求行使职责,有序实施创新政策[4]。政策跟踪审计通过对关键指标的监测,能够客观评估政策执行的效果。创新政策通常设定了一系列目标,如科技创新成果、产业结构调整等。政策跟踪审计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执行数据,评估政策在各方面的影响,从而为政府提供关于政策有效性的准确反馈。

  2. 提供实时反馈与调整建议

  提供实时反馈与调整建议是政策跟踪审计的一项关键职能,尤其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政府需要灵活应对科技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政策方向以确保创新战略的有效实施。在这个背景下,政策跟踪审计通过实时监测政策执行情况,提供及时反馈与调整建议,发挥了重要作用。政策跟踪审计能够通过对政策执行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和挑战[5]。这种实时性的监测使得审计能够更早地发现执行中的瓶颈、困难或者不符合预期的情况。通过详实的数据和具体案例为政府提供关于问题根本原因的深刻分析,而不仅仅是表面的现象,为政策的调整提供了具体的依据。政策跟踪审计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不仅提供了问题的反馈,还能够提供具体的调整建议。

  (二)政策跟踪审计的评估面向

  1. 与绩效评估的比较

  与绩效评估相比,政策跟踪审计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具有独特的优势。绩效评估主要关注政策的最终效果和成果,强调长期、整体的绩效评价。然而,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层面、多个环节,而绩效评估往往难以捕捉到政策执行中的实时问题和局部细节。政策跟踪审计更注重政策执行过程的动态监测,关注执行中的具体操作、资源配置、程序规范等方面。另一方面,绩效评估主要强调政策目标的实现情况,而政策跟踪审计更注重政策执行的程序和细节。政策跟踪审计不仅关注政策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还关心政策执行的合规性、效率性和公平性。通过审计,政府可以深入了解政策执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政策的全面优化提供更为具体的建议。

  2. 与风险评估的协同

  与风险评估的协同使得政策跟踪审计更具全面性和前瞻性,尤其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执行过程中,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更为深刻的洞察和风险防范机制。风险评估主要关注可能对政策执行造成负面影响的潜在风险,而政策跟踪审计通过对政策执行过程的实时监测,不仅能够发现实际存在的问题,还能够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通过协同,审计不仅弥补了风险评估在实施过程中对动态变化的不足,也提供了风险发现和解决方案的详尽细节[6]。通过与风险评估的协同,政策跟踪审计使得政府在执行创新政策时更加具有前瞻性。审计通过对实际执行中的问题和潜在风险的评估,不仅为政府提供了问题解决方案,也为政府提供了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更为周全的风险预警机制。这种协同关系强调了风险管理的全过程性,使得政策执行更具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政策跟踪审计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一)政策跟踪审计的挑战

  1. 数据收集与分析的困难

  数据收集与分析的困难是政策跟踪审计在执行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首先,创新领域的复杂性导致了数据获取的困难。科技创新涉及多个层面,包括研发投入、专利申请、技术转化等,而这些数据通常分散在不同的机构和部门,涉及众多参与主体,数据来源的多元性增加了整合难度。这使得政策跟踪审计在获取全面而详实的数据时面临困难,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其次,政府机构之间存在信息孤岛问题,不同部门可能使用不同的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共享和整合难以实现。政府各部门在执行创新政策时产生的数据往往分散在各自的信息系统中,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格式,使得审计在整合数据时需要面对数据格式不一致、难以对比和统一的问题。进一步加大了政策跟踪审计的数据收集难度,使得审计结果无法全面反映创新政策的执行效果。

  2. 创新领域的不确定性

  创新领域的不确定性是政策跟踪审计在执行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科技和创新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市场和技术的不断变革,使得创新政策执行过程中充满了高度不确定性。首先,科技的快速演进使得未来创新方向难以准确预测。新技术的涌现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可能使得政府原定的创新政策在实施中面临调整和重新定位的挑战。其次,国际竞争的加剧增加了创新环境的复杂性。全球范围内的科技竞争加大了不同国家、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博弈,使得政府在制定和执行创新政策时需要更多地考虑国际层面的因素,增加了政策实施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了政策执行者在创新领域面临较大的决策压力,需要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灵活应对,而这也是审计难以提前准确评估政策效果的根本原因之一。

  (二)政策跟踪审计的应对策略

  1. 引入先进技术支持

  引入先进技术支持是政策跟踪审计应对挑战的重要策略之一。在面临数据收集与分析的困难时,政策跟踪审计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来弥补现有手段的不足。首先,大数据分析的应用可以加速数据的采集和整合过程,通过对庞大、多元的数据集进行智能化的分析,更迅速、全面地获取关键信息。这有助于审计机构实现对创新政策执行情况的实时监测,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实用性[7]。其次,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审计的效率和精度。通过建立智能化的数据挖掘系统,审计可以更快速识别政策执行中的关键信息和变化趋势。这种智能系统能够从庞大的数据中挖掘潜在的模式和规律,帮助审计更准确地评估创新政策的执行效果。同时,引入先进技术也需慎重考虑隐私和数据安全的问题。政策跟踪审计在采用这些技术的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的数据保护和隐私保密机制,确保敏感信息得到充分保护。

  2. 建立灵活的政策调整机制

  在面对创新领域不确定性的挑战时,建立灵活的政策调整机制成为政策跟踪审计的关键策略之一。这种机制的核心理念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实行动态、可灵活调整的管理方式,以更好地适应创新环境的快速变化[8]。一方面,政府可以设定预期目标,并与审计机构合作,建立定期的政策评估机制。通过这一机制,政府能够根据审计的实时反馈,及时了解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和挑战,为政策调整提供具体依据。这有助于政府更准确地捕捉创新政策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变化,及时调整政策方向优化执行计划,确保政策的适应性和实时性。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通过广泛的社会参与和利益相关者的协商来获取更多的实际反馈。在政策调整过程中,与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进行密切的沟通,获取多方意见和建议。这样的参与机制有助于政府更全面地了解创新领域的问题和挑战,形成更为科学、民主的决策。

  四、结语

  政策跟踪审计作为一种监管工具,能够为政府提供实时、全面的政策执行信息,促进政策执行的有效性。通过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调整建议,审计不仅提高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也增强了政策的灵活性,有助于应对创新领域的动态变化和不确定性。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成艾, 周敏君. 基于“三维”框架嵌套的创新驱动政策跟踪审计研究[J]. 审计研究,2022(06):31-38.

  [2] 王慧. 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理论与实务研究综述[J]. 审计研究,2017(02):21-24+30.

  [3] 付忠伟, 陆小平, 黄翠竹. 重大政策跟踪审计应着眼地方与国家战略的精准对接[J]. 审计研究,2015(06):19-24.

  [4] 朱智鸿, 赵明华, 陈文红. 政策跟踪审计相关问题思考与对策建议[J]. 财会月刊,2017(12):91-96.

  [5] 杨帆. 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管理创新研究[J]. 当代会计,2018(04):55-56.

  [6] 陈海静. 新时代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的实现路径研究[J]. 国际商务财会,2022(20):86-89.

  [7] 李蕊.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政策落实审计研究——以创新政策为例[J]. 江苏商论,2019(02):76-80+87.

  [8] 汪峰, 钱瑞, 王帆等. 政策跟踪审计的方法与成果运用研究——以某省创投基金审计为例[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16(08):81-85.

  [9] 柳志, 周蓉晖. 大数据背景下政府审计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J]. 国际商务财会,2024, (03):92-96

  [10] 朱智鸿. 政策跟踪审计若干问题辨析[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7,35(01):88-92.

  责编:吴迪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