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解纷“一站通办”

  文◎秦聪 黄勇花 樊秋苹

  “还是第一次知道法院有这种诉讼服务,太方便了。”通州区张家湾镇张湾村解纷联络站内,机动车意外被损后,经法院上门调解拿到赔偿款的李女士感激地说。

  2022年以来,通州法院党组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建立法院、人民法庭、街乡镇、村(社区)四级解纷网络,将司法服务一站式直达矛盾纠纷聚集地、多元解纷最前端。

  一竿到底 家门口解纷

  “法官,种子已经种下去了,如果合同解除或者大棚被停水停电,可怎么办啊?”

  “法官,他们拖欠了我们几年的土地租金,要了好多次都没给,我们也困难。”

  漷县北堤寺村的田间地头,通州区人民法院漷县法庭党员法官邢怀龙的团队正在为31户村民和土地实际使用人开展调解工作,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自己遇到的问题。

  原来,北堤寺村31户村民将155亩土地流转给了承包人,但从2020年6月起就再也没收到过流转费用。眼看春耕又要开始了,租金仍不见踪影,村民们坐不住了,扬言要对涉事土地断水断电。

  为尽快解决村民的燃眉之急,漷县法庭多方努力,并将解纷工作一竿子插到村民家门口,促成31户村民与土地实际使用人现场签署调解协议,村民很快收到了协议中第一笔21.07万元的租金。“原本以为起码得耗个一年半载,没想到连法院大门都没进就数上钱了,心里踏实了!”领到款的曹大爷笑着说。

  2022年以来,通州区人民法院党组与基层党组织、乡镇街道、社会力量协同发力,在全域22个街乡镇全覆盖式布设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并将解纷站点延伸至村居社区,一竿到底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纠纷。据统计,2022年,通州区人民法院收案量同比下降23.89%,降幅在全市一类法院中排第一。

  一站通办 零距离服务

  “水卡办了用不了,商家也不给退费,今天法官上门给立案,这事儿终于能解决了。”张家湾镇小北关村村委会门前,一位大爷正在诉说办水卡退费维权的经历。

  小北关村内安装的两台饮水机出现配件损坏、滤芯长时间不更换等问题,村民们多次与商家沟通无果,充的水卡费也是退还无门。无奈之下,大家纷纷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问题。

  张家湾镇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接到村民解纷诉求后,指派党员法官徐明祺与镇政府会商解决。

  “本来我们也准备调解,但和商家联系的时候,对方态度很好,就是不解决问题。”徐明祺说。

  调解之路走不通,那就走诉讼程序。考虑到涉及村民人数较多,且部分村民年龄较大,张家湾法庭决定直接上门开展巡回立案。

  一枚国徽,一张桌子,一面“张家湾人民法庭巡回立案”的横幅,一沓立案登记材料,简单布置后,一个“移动式”立案平台就搭建成了。不出一小时,立案完成。立案现场,徐明祺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村民们普及了民法典相关知识。

  2022年以来,依托在各多元解纷中心、解纷站点设立的党员先锋岗,通州区人民法院的党员法官们主动开展上门巡回立案、调解、开庭、普法等200余次。除诉前调解外,还常态化落实“巡回审判(立案)+普法讲堂”机制,努力让群众有纠纷“只跑一次”、有难题“一站通办”。

  e 网链接 指尖上诉讼

  “您好,法官。我正在海南三亚做健康隔离。对方欠钱不还,怎么才能在通州法院立案呢?”“请您不要着急!您可以申请网上立案。请您登录……”12368诉讼服务热线接线员正在指导一位当事人“云立案”。

  为了做到便捷服务群众,2022年6月,通州区人民法院在北京基层法院中率先上线了“网上VR诉讼服务中心”。进入中心即可一键直达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北京法院电子诉讼平台。

  VR诉服中心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实景呈现诉讼服务大厅,为当事人提供“漫步式浏览”与“功能区域选择”两种浏览模式。中心还搭载了“小法管家”机器人,可以为当事人提供各类法律咨询服务,上线首月访问量就超过了千人次。

  立案庭党员法官王宝荣介绍:“无论是线下诉服大厅还是网上诉服中心,均可以实现全方位诉讼服务,确保诉讼服务事项‘一次办好’。”

  能上网的地方就能立案,也能参加庭审,新技术的发展让跨越时空的司法服务不再是难题。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通州区人民法院还积极运用北京法院“云法庭”、智慧庭审平台等智能办案手段,及时满足当事人的解纷需求上万次,真正实现“让群众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

  通州区人民法院还建设了“E解纷平台”,为全区各村配置解纷二维码,群众扫码即可获取在线一站式解纷服务。平台运行以来,群众提交解纷需求近百起,通过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已化解70余起。

  (作者:通州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袁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