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真的是理性人吗?

  文/于洪涛  绘/林雨岚

  经济学理论建立在一个基本假设之上,即人是理性的,通常被称为“理性人假设”,就像企业老板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而消费者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在面临取舍时,理性人会考虑投入产出比,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结果。但在现实生活中,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理性,时常会冲动行事。那我们该如何看待理性人假设呢?人真的是理性人吗?

  行为经济学往往会使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来验证其假设,举个经典的实验案例:

  甲乙两人迎面走来,同时发现路中间有100元钱。假设甲抢先一步将钱捡起来,此时又出现了一位裁判。由于甲乙共同发现了这100元钱,于是,裁判制定了一条分配规则——首先由甲制定一个分配方案(假设100元钱可拆分成任意比例),其次由乙决定是否同意该方案。如果乙同意,则按方案分配;如果乙不同意,则裁判将钱收回,甲乙什么也得不到。

  按照经济学假设,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甲只要给乙1块钱就够了,因为对乙来说,如果他不同意这个方案,他就什么也得不到,1大于0。所以,99:1 是非常理性的方案。

  然而,现实情况可能并非如此,让实验经济学来发挥验证作用吧!这项实验邀请在校大学生参与其中,他们被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两个人(分别扮演甲和乙的角色),通过模拟上述情境观察各组的反应。其中几组还安插了一些了解内情的人,专门负责提出99:1 的方案。

  经过情境模拟,结果出人意料,提出99:1 方案的小组都没有得到乙的同意。这一发现对理性人假设提出了挑战。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让人们重新审视人类自身,过度自信、过分关注细节可能带来错误的判断。上述实验说明,人类除了在乎利益,还很关注公平。不过,这并不足以推翻理性人假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即使理性人假设不完全准确,也足够接近真实的情况,可以用来建立合理的行为模型。

  实际上,人类在绝大多数场合是可以保持理性的,当然,这里的理性是指“有限理性”。人类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有着复杂情感的生命体,我们也许无法完全了解自己!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