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天文学——夜坐指流星

  文/ 宋媛媛 图/ 肖猷洪

  送邓宗古还乡(节选)

  ﹝宋﹞苏轼

  南郑有李郃,妙得甘公书。

  夜坐指流星,惊倒两使车。

  你见过流星吗?流星转瞬即逝,非常美丽,很多人会对着流星许下美好的愿望。那你知道古人是怎么看待流星的吗?苏轼的这两句诗就讲了东汉李郃夜观流星的有趣故事。

  李郃是东汉时期的大臣,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人。李郃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李颉是当时有名的儒学大家。李郃少年时不仅熟读各类儒学经典,还“妙得甘公书”。甘公即甘德,是先秦时期的天文学家,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的两位作者之一。李郃是位天文爱好者,喜欢夜观星象,研究天文知识,颇有才能。不过,李郃外表朴素、为人低调,虽有才识却未被重用,只在县衙做个小吏。

  汉和帝刘肇(zhào)即位后,派了两位大臣从首都洛阳出发,微服出行,到各州县视察民情。到了益州(包括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及陕西汉中大部分地区),两位大臣隐瞒了身份,在李郃负责的官舍休息。当时正值夏季,夜晚大家坐在院中乘凉,李郃像往常一样夜观星象,突然看到了什么,便若有所思地对两位大臣说:“二位从京师而来,可知朝廷派了两位大臣过来?”这两位大臣听到后,心里一惊,心想:陛下派我们微服出行,我们也没有透露过真实的身份,他怎么会知道呢?于是都说“未曾听闻”。李郃说:“我刚刚观夜空星象,发现了两颗流星,划过的方向正是益州的分野,所以我知道朝廷派了两位大臣来益州。”

  这便是“夜坐指流星,惊倒两使车”的故事了。虽然故事的真假有待考证,但历史上两位大臣确实对他刮目相看。三年后,其中一位大臣做了汉中太守,想到汉中有李郃这位奇才,便召来麾下,任命他为户曹史,掌管民户、礼俗、祭祀等事。

  因为李郃的故事,流星又被古人称为“使星”。这个词在很多古诗中都出现过呢,比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冯十七舍人宿卫赠别五韵》中有“使星上三蜀,春雨沾衣襟”,唐代诗人陈子昂的《喜遇冀侍御珄崔司议泰之二使》中有“使星入东井,云是故交亲”……

  流星知多少

  找一个周围没有灯光、夜视条件非常好的地方,长时间望着星空,你有很大概率能看到流星!你知道流星是怎样形成的吗?它其实和天上的那些恒星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流星大部分都是非常微小的天体,它们在太空中与地球相遇,被吸引进入地球的引力场,受重力作用高速下落,与大气层摩擦燃烧并发光,这个过程美丽而短暂,这些微小的天体叫作流星体。

  流星体有多大呢?其实大部分流星体只有一颗沙粒大小!流星越大,亮度越高。如果你运气好,可能会看到一颗光芒夺目的“火流星”,并听到轰隆的巨响。如果流星体进入大气层还没有燃烧完,落到了地面上就成为陨石了。流星体大小不一,有的小如尘埃,也有的“大个头儿”和最小的小行星差不多,它们的质量从百万分之一克到100 吨不等,一般是由石块或者金属构成的。每天会有至少400 吨大大小小的流星体经过地球,只有很少一部分会成为流星。

  流星体是从哪儿来的呢?它们主要来源于被太阳和大行星的引力撕碎的彗星和小行星,少量来自月球、火星或者其他卫星因撞击而散落的碎屑。有时候,地球公转到一定位置上,正好到了某颗彗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附近——彗星由于太阳照射,在轨道附近留下了大量的细砂、尘埃等散落物。这些散落物被地球吸引,纷纷进入大气形成了壮观的流星雨,有时甚至能形成“流星暴雨”呢!

  流星的古代别称

  我国古人对流星的记载高达上千次,从流星的形态、颜色、声音到流星雨等,都进行了详尽的记录。根据流星不同的形态,古人还给它们起了不少别称。比较有特点的如“枉矢”,“枉”是弯曲的意思,这类流星的轨迹是蛇行弯曲的,就像弯曲的箭。比如南宋诗人黄文雷在《近报•其二》中写道:“蛇起天津流枉矢,鸟飞淮甸覆行尘。”这就是说在天津星官附近出现了轨迹弯曲的流星。

  还有人把流星和作战联系在一起,称其为“营头”。古人认为从军营上方落下的流星就是营头星。看见它表示会战败,非常不吉利。《后汉书》中记载了著名的昆阳之战,这场刘秀用不足3 万兵力战胜王莽40 万大军的战争,颇具传奇色彩。在作战之前,一颗营头星从王莽大军军营上坠落,将士们看到后,士气大挫,都觉得会失败。开战以后,王莽大军迅速溃散,果然失败了。

  如果流星有声音像是狗吠,那么这种流星被称为“天狗”。例如唐代诗人韩愈《汴州乱二首•其一》的诗句“汴州城门朝不开,天狗堕地如雷声”。如果流星的响声如雷,它一定非常明亮,而且能达到火流星的级别。南宋诗人魏了翁在《送任大卿知汉州任大卿知眉州》中描写过火流星:“昨夜流星声撼屋,光芒照人不成宿。”这颗火流星不仅声音响彻房屋,它明亮的光芒照得人都睡不着了,可见这颗火流星有多耀眼!

  除此之外,流星还有天堡星、天滑星、飞流星、天雁等叫法,有的老百姓还称之为贼星,也是非常形象了。除了流星,各朝代也记载了很多次流星雨,留下来很多史料,如《左传》中对鲁庄公七年的记载:“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法国天文学家俾俄对这一文献进行了研究,著有《中国流星》。据他推断,这记载的是公元前687 年3 月16 日所发生的流星雨,他认为这是世界上关于天琴座流星雨的最早记载。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