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与眼光

  • 来源:中国会展
  • 关键字:价值,眼光,服务
  • 发布时间:2024-11-08 15:35

  文:兰宇鑫 ● 责任编辑:裴超 3186473330@qq.com

  回顾“十三五”期间,伴随一系列新技术产品的问世,有效推进了会议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使我国会议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这其中以数字技术最受会议企业青睐。会议领域的数字化发展也大幅拓展了传统会议产业的服务边界。

  来到“十四五”时期,随着产业布局和地区经济格局迈向新发展阶段,会议领域开始由大市场向强市场的发展策略转变,通过提高技术要素的使用效率,促进会议服务市场供需达到更高水平。

  当前,服务方式、消费方式和场景应用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VR/AR等高科技冲击下快速演变,市场不断探索“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新模式,设计一系列“无接触服务”,例如“云会奖”“云会议”“云节庆”等众多新的会议服务模式,不仅带动了线上消费,也助力了线下活动的高水平举办。而正当传统服务商在会议市场忙于博弈之时,一款全新概念的技术产品却打破常规,在这个关键时期应运而生。这便是ChatGPT。

  简单来说,ChatGPT是通过大量的数据积累后形成算法模型,自动生成文本、图片、音乐、视频、3D交互内容等各种形式的内容。当ChatGPT于2023年横空出世后,不少业内人士就指出,这是会议领域的技术革命,因为它标志着会议技术的创新与升级,而且可以再一次驱动会议市场的变革,进而让技术层级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并对会议市场、会议服务与会议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甚至颠覆行业发展的运行方式。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被捧上“天台”的ChatGPT却在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里便隐落尘埃,不免让人大跌眼镜。其实,在我看来,任何一种新理念、新思想、新技术起初的构思与设想都是好的。但是,价值的体现是要围绕行业的切实发展方向,更要了解行业的运行规律。而ChatGPT在会议领域还未能实现其价值的主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会议领域是一个很难被人工智能与新技术冲击的行业。这源于会议市场的属性,注重实际交往,关注场景体验。因此,任何技术都是建立在促进线下交流的一种工作伙伴和助手。会议活动现场的亲身体验,面对面的真实社交是建立商业信任的基石,活动营销是企业拓展市场树立品牌影响力的刚需。因此,新技术应该为会议领域释放出更好的创造力,把创作内容工作的边际成本降为零,从而创造出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商业价值。

  其次,会议人的工作是复杂的,综合性很强,不仅要产生营销内容及策划方案,还要有具体运营执行的行动力。另外,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技术只是检索及模仿人类思维的一种重构,只能替代低水平的重复内容工作。而会议工作需要新颖的创意和持续的创新,高水平的思维还是需要人来完成。

  最后,ChatGPT交互体验生硬,缺乏真正的“情怀”。情感是人类社交的重要元素,复杂且多样。而会议营销本质是思想的交流,身临其境的体验与别出心裁的组织服务。毕竟,会议领域不仅需要技术加持,更注重人文情怀。

  ChatGPT的技术类型与之前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发展是很相似的,而互联网领域也一直不缺少“概念”。每一次新技术的出现,都令人兴奋且充满想象。这是技术创新释放出的魅力所在。虽然这是好事,但是只有符合行业发展及运行规律的技术,才能获得使用者的青睐。行业是赋能技术产品价值的主观因素,新技术是否有价值,最终还是要取决于行业的发展眼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