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论水——以不争争,以无私私,构成了水的最显著特性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老子用“ 水” 来形容“道”。本来道是恍惚无形的,而水尽管柔软流动,但毕竟是有形的,“道无水有,故几于道”(王弼《老子注》)。陈荣捷指出:“ 水、牝与婴儿,是老子用以象征道之最著名者,此种象征基本上是伦理的,而非形上学的。”

  正是从伦理角度,老子说:“上善若水。”河上公注:“上善之人,如水之性。”水滋润万物而不与相争,且“处众人之所恶”。众人恶的原因,是他们好高而恶卑。甘为人下,处于人们所厌恶低下之处,对上善之人,这就意味着,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他愿意去;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他愿意做。

  “居善地”等七句,都是水德的写状,因而也是上善之人的品格追求。推而广之,它们也应该是普通人效法水的处世哲学。

  “居善地”指善于选择居处。水不仅是“处众人之所恶”,选择卑下恶劣之地,去到所有人都不愿意去的地方,将其当作自己的空间,而且选择与万物不相争之地。老子认为“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第六十六章),意思是说,江海正是有了有容乃大的气魄和善于谦下的态度,才会不断吸收各处水流,成为百谷之王,为百川狭谷所归附。

  “心善渊”,渊,形容沉静,所谓“心静如水”。避开高处,水做到了随遇而安,处变不惊,不泛波澜。因其沉静,水变得深不可测,极尽微妙。《老子》的第四章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冲,喻空虚,道体虽虚,但它的作用却好像无穷无尽。深邃悠远的道,是万物的祖宗。

  “与善仁、言善信”,同他人结交,常怀仁爱之心,而且交流时恪守信用。善仁是兼爱而无私,善信是言有征而不爽。水默默滋润万物却不求回报,所以上善之人,待人接物当如水,施而不求报。而水的“善信”,一般作江河汛期来往有时、海水潮起潮落守信可期解,但苏辙的《老子解》给予了另一种解释:“圆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信也。”水遇见圆的就拐弯,遇见方的必有转折,堵塞之,流动就一定停止,解除堵塞,流动必然恢复,像这样的就是善于守信。

  “政善治”是说政治上善于治理。“事善能”是说做事善于发挥其最大的作用。苏辙云:“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也;遇物赋形,而不留于一,善能也。”水能够荡涤各种污秽,以水平面为参照评判物体的高低,是善于协调治理;遇到什么容器、什么环境,水的形态就与之相适应,而并非总保持一个形态,这是善于发挥外物的长处。因此,上善之人可以像水那样,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从而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动善时”,行动善于把握时机。苏辙说:“冬凝春泮,涸溢不失节,善时也。”水冬天结冰,春天解冻,旱涝都依据节气,是善于应时而动。蒋锡昌对此解释得最妙:“《庄子·天下篇》述老聃之学曰:‘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司马迁述道家之学曰:‘与时迁徙,应物变化。’皆此所谓‘动若时’也。其实老子之所谓‘动若时’者,非圣人自己有何积极之动作而能随时应变;乃圣人无为无事,自己渊默不动,而一任人民之自作自息也。”

  这七句,全面论述了水的品德。老子用水性来比喻上德者的人格。然而上善之人,能不能免受批评呢?并不能,还要看他们是不是“不争”。苏辙说:“善而不免于人非者,以其争也。水惟不争,故兼七善而无尤。”水就是因为不争,所以兼有这七品而没有危险。

  这里就必须说到水的另外一个显著的特性:柔弱。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 莫能行。”( 第七十八章)水德,有至柔之刚:点滴的水,能够穿石;咆哮的水,可以成谷。“柔弱”并非懦弱,而是具有无比的韧性和永不放弃的动力。

  刚者凌物,柔者不争。老子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 第七十三章)这正是上善之人处世的要旨:以不争争,以无私私,而它也构成水的最显著特性。

  让我们再仔细地体会一下:最高尚的人,居住要像水一样选择低下的地方;心胸要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而深沉宁静;待人要像水一样无私仁爱;说话要像水一样准而有信;为政要像水一样公正平衡;做事要像水一样适应变化;行动要像水一样无为无事而又无所不能。最后,还要像水一样与人不争,利泽万物,才会避免祸患,处顺善终。

  受到老子的影响,后世的许多思想家也对水崇尚有加。司马光说:“ 是水也, 有清明之性,温厚之德,常一之操,润泽之功。”王夫之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这些话,无疑都是在为“上善若水”作注脚。人生的态度也应该如此,要能处下、不争而利他。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