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妞”形象感知的嬗变
- 来源:《广东第二课堂》(中学)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形象,感知,嬗变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2-07 10:50
我在11年的一线语文从教生涯中,切切实实体会到了学生阅读《骆驼祥子》的变化:从全面背诵教科书/名著全解中对《骆驼祥子》的解读到深入共情、理解小说人物的经历;从对经典“三起三落”的框架感知到对细小情节的仔细推敲;从批注式的阅读到情境化的感受。仅仅10年,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已向前迈了一大步,尤其是对于虎妞这一形象的认知,已经不再单纯地局限于“虎”“精明”“泼辣”“没人要”等一系列带有侮辱性、污名化的词了。这显然是社会的进步,也是经典名著的魅力——常读常新。
《骆驼祥子》的经典在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其人物形象愈加立体、多面,尤其是虎妞这一人物,在不同的时代文化背景下,我们应该有不同解读。
一、被旧社会拒之门外的女人
虎妞的登场是不被社会和男人接纳的,“三十七八岁的虎女”“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做太太”。在当时的旧社会里,虎妞不被接纳不单单因为其性格“虎”——大大咧咧、咋咋呼呼、泼辣、大胆,还因为其不符合男性社会的女性标准:温柔、善良、贤淑、相夫教子、不能抛头露面……最重要的,长得还“丑”。种种特征的加持,使得刘四爷的独生女,本该是被媒人踏破门的这一千金,成了婚姻市场上的失落者。而精明、泼辣的虎妞,只得自己主动争取婚姻可能性和机会——恰恰是这样的主动争取,又给她加了更加负面的标签:她,“没人要”。
穷苦如此的祥子,却不肯为经济和生活“屈尊”,尽管最后还是在虎妞的套路下,“勉为其难”和她结了婚。
她,比不上小福子。尽管她因为难产而死,她难产的原因却是“懒”和“馋”;而小福子“在他的眼里,她是个最美的女子,美在骨头里,就是她满身都长了疮,把皮肉都烂掉,在他心中她依然很美。她美,她年轻,她要强,她勤俭”。
虎妞不被择偶的男人接纳、不被财大气粗的父亲看重、不被传统的旧社会喜欢!
二、新时代语境下的“虎妞”形象
现在的我在关于《骆驼祥子》的课前导读、读中指导、读后分享课中,经常会被同学们的观点所刷新,尤其是关于虎妞的人物形象:从习惯性地否定到部分认同,再到辩证看待,我惊喜地看到当代少年身上自带的文明色彩:对待女性不再有审判眼光,对待人性的复杂不再是单一的苛责……
(一)弱化对女性的审判
《骆驼祥子》里,虎妞直接、大胆、关注自己的需求,这些构成了她人物形象的“几重罪”,人们纷纷谴责她是祥子悲剧命运的加重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的成就逐渐被看见、被接纳、被肯定,在面对自己人生和命运的重大关口,女性也拥有了主动选择和决定的权利。这就使得《骆驼祥子》的阅读带有了思辨色彩:虎妞到底应该被审判还是被肯定?同学们需要更多思考的空间。
(二)包容人性的复杂性
人性是多样的、复杂的,在新时代语境下,我们需要超越典型人物典型性格的解读方法,多维度重新审视虎妞的形象。
虎妞无疑是复杂的,她在面对亲情时,时时利益在先,面对爱情却也有情深义重的一面,我想,祥子其实是能在虎妞身上感受到赤诚的温暖的,尽管这温暖不能公之于众、不能成为一个男人在社会上炫耀的谈资。最起码,在他无路可走的时候,虎妞坚定地选择了他;在他最想要的梦想上,虎妞慷慨地支持了他;在他潦倒的时候,虎妞也没有放弃他。虽然这些成分里夹杂着自己的思量与考虑,但那也是面对一次又一次打击的祥子人生中温暖的光亮——人性就是如此复杂,我们只能包容、接纳,成就更好的自己,而不是一味无意义地批判与指责。
总之,在新时代语境下,同学们在解读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时,要带着人文情怀,要用更宽广的视野、更包容的心态、更辩证的思维、更开阔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去认知、理解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