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主义疗愈

  编辑/张安雅 撰文/Drizzle

  索瓦日巴,藏式心灵净化之旅

  藏地的夏天短暂且声势浩大。我一下飞机,就感到拉萨“日光之城”的名副其实。天空高远,阳光炽热。向东南,百巴山谷的鲜花铺满草坡,与广袤牧场相接的天幕上忽然出现一道彩虹,又忽然消失无痕。向西北,巴松措的湖水倾泻如碧色的水银,又凝成了一颗琥珀,镶嵌在雪山、森林中间。在喜马拉雅山脉的最东端,南迦巴瓦峰巍峨矗立,是“直刺天空的长矛”“如火燃烧的雷电”“天山掉下来的石头”,展示着造物之手的巧夺天工。正是这样的自然,哺育了这样一群人、一个民族,诞生了索瓦日巴的滋养智慧。

  “索瓦”意为调养, “日巴”指知识体系。这种藏族人认识生命现象、疾病规律及治疗对策的传统疗愈体系,发源于青藏高原,历经了5000多年的发展历程。距今3800多年前,据《解毒疗法》记载,曾有一位先贤向其弟子传授医学知识,这标志着索瓦日巴作为一套知识体系已初步形成。

  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索瓦日巴不断吸收不同传统医学的精华,逐渐构筑着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公元8世纪,由宇妥宁玛· 云丹贡布编写的举世经典著作《四部医典》问世,标志着索瓦日巴正式形成体系,走向成熟。

  在索瓦日巴的宇宙观中,组成万物的是五元素:土、水、火、风、空。五元素组成了生命三因,也是我们的三种生命能量及由其组合而成的七种体质。三因“龙”“赤巴”“培根”不是三种具体的物质,而是分辨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对客观实体的归纳总结。我们的体质基于身体,而身体从出生开始,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它是一个载体、一个条件——一个会让我们生病的条件。在索瓦日巴的语境中,我们学会对三因的认知、对体质的理解后,就可以更好地管理、平衡它,也就不容易生病了。

  从物理层面上,索瓦日巴运用草药、针灸、推拿、饮食起居调整等多种方式来调理身体,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与西医体系根本不同的是,在索瓦日巴的治疗过程中,心灵的修炼、情绪的调节占据着核心地位。通过冥想、聆听藏音等方式,人们训练自己“看见”所有念头和情绪,用“观察者”的视角,达到“觉知”的境界。

  任何念头或者情绪在过程中都是被允许的,重要的是不被各种念头与情绪带着跑。所谓“看见山你就在山之外,看见河流你就在河流之外”,看见情绪时,我们就已经在情绪之外了。

  独立音乐人、藏医学学者周毛嘉说,在藏医的观念里,听水、听风的声音都是可以治病的。“我们从小就在和大自然学习怎么唱歌、怎么跳舞。音乐的世界是超越语言的。”时至今日,她已经在30多个国家、70多个城市举办上百场疗愈音乐会。藏地的夏天热烈而短暂,但它孕育的生命力绵延不绝。歌者的每一次心咒唱诵自然也会落下休止符,但那些被藏音击中的心扉既已敞开,生命的答案、内心的宁静与力量也会如大雪山的融水般纯净且汩汩不绝。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