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流水一样
- 来源:中国摄影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流水,艺术,智慧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2-30 16:06
“更年期”似乎并不会引起人的注意,它甚至是被有意隐匿的,不会被归于病症,也不像抑郁症、自闭症等病症受到社会的集中注视。这个由于特定年龄施加于女性生理和心理之上的命名,一度变成形容词,用来表达对于女性反复无常的性格外在的厌弃。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议题。但将这一问题变成艺术作品来进行展示,就需要创作者的勇气与智慧。
邹拥军的《如流水一样》就是把自己作为案例进行创作,这些作品包括:作为行动的文字书写、家庭档案照片与飞鸟群像、作为节点性提示的自己的大幅肖像自拍、将自己的身体放置在荒野中的情景、使用综合材料进行的拼贴,等等。总体上看,艺术家采用了具体的家庭影像与意象化的情绪表达使作品在被观看的过程中此起彼伏,且随着观看的深入,情感逐渐强化,并一度通过综合材料所构建的画面呈现出复杂的情绪。
我们不妨深入这些作品的细节:诸多飞鸟群像制造了意向性的情绪,形成一种近似神游的风;家庭彩色合影幽暗而静默,像年代久远的一次回望;神情黯然的大尺寸且完好无损的坐像自拍与蒙在被子里闭眼的自拍像进行呼应。作者将自己的身体流放,把自己包裹严实放置在海岛、雪地、岩石、丛林以及野外的小路上,像个弃儿,却又是坚决的自处。那些综合材料的部分则是邹拥军对自己拍摄的荒野多层风景进行叠加与撕裂以及火烧、包扎的处理,从中可以看到这些图像的“岩层”。同时,被渔网困住的死鸟、实物的枯枝与嫁接的绿叶,以及黏贴在旁边的甲虫,也被包裹于其中。
这纠缠、激荡的作品处理,出自一个更年期的女性艺术家之手,其中挣扎与希望的争夺和转换令人惊异。这是一次影像与综合材料的堆叠,也是艺术家作为更年期亲历者的自白与冒险。这种材料的处理与表达虽并非原创,在劳森伯格和安塞姆·基弗的创作中已经成为符号,而在影像里,彼得·比尔德关于非洲稀有动物猎杀与时尚产业之间的联系的作品同样也采用了类似狂放的处理,但他们多是面向他者的叙事,邹拥军则回归到自我的个体,提示了家庭与社会对于失落个体的观照。
邹拥军并没有去具体展示自我如何作为一个更年期亲历者面对生活的表情与哀伤,而是把它们交给自然物,她把向内的注视转化为向外的寄喻。关于向内注释与向外释放,一直是摄影的主题,镜子与窗户,是摄影的两条射线,这使人想起,一些女性处境的遭遇与表达,在摄影史上可以参考的坐标。向内的有弗朗西斯卡·伍德曼,向外的有戴安·阿勃斯,而包罗了两者的则是南·戈尔丁,其创作由向内的日记式的影像袒露发展到向外的持续性的社会行动。
也就是说,邹拥军显然也可算是这一创作群体里的探索者,她克制了自己作为女性对于身处特定年龄段的诉说欲望,转而将情绪和内心的复杂情境承载在她所面对的自然物上,通过多样化的影像语言去达成自我的释放与疗愈。这是寄喻的方式,把自己的历史交给自然物,“寄喻是忧郁者唯一给予自己的有力的嬉闹插曲” ,本雅明给予了忧郁者一个通道和出口,寄喻则是自然物的人格化。“从历史转向自然,这是寄喻方式的基础” ,在邹拥军那里,历史就是更年期施加于自己的失落与创伤,所以她要暂时从这种“历史”的表象里出逃,转身进入“自然”的象征物之中。
邹拥军完成了一次自我基于影像的疗愈,但我们要警惕的是“艺术疗愈”这个词,因为它正在变成一个遮蔽病灶,进入“克里希那穆提”式的灵性疗法,并一再滑入滴水可破的身心灵幻觉营造和资本的瑜伽垫。而邹拥军显然避开了这种艺术香薰,没有哀怨和神叨。
说到底,摄影能否承担起精神治愈的功能和作用?我们何以从这种视觉化的艺术形式中找到这种治愈的路径,并能够进入艺术家的纾解通道?这不单单只是艺术家自我阐释的结果,更是依赖于艺术家独特的视觉语言和最终作品具体的呈现方式。邹拥军,1968年出生,浙江衢州龙游人,工作生活于杭州。海杰,从事独立策展和影像批评,青岛电影学院摄影艺术与技术系学科带头人,山东师大赫尔岑国际艺术学院、燕京理工学院和昆明城市学院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