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型企业孵化器新畅想
- 来源:商周刊
- 关键字:青岛,科技,孵化器
- 发布时间:2025-02-15 11:19
文 本刊记者 郭清鉴
2024年12月底,青岛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成立十周年活动在青岛汇泉王朝大酒店举行,黄河流域创业孵化高质量发展(青岛)论坛同步举行。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最佳天使投资人、卓越贡献导师、杰出孵化器领军人物、科创新星孵化器、十年卓著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奖项的颁奖。
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副秘书长隋志强在会上表示,期待青岛探索创业孵化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孵化器的青岛创新
孵化器是一个集中的空间,能够在企业创办初期举步维艰时,提供资金、管理等多种便利,旨在对高新技术成果、科技型企业和创业企业进行孵化,以推动合作和交流,使企业“做大”。
此前,青岛市各区均已构建自己的特色孵化体系。高新区构建了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引育体系和“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一体化科技企业孵化链条,针对各类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精准施策,助力科技型企业“拔节生长”。崂山区则持续完善“科小储备—高企育苗—高企认定—高企上市”发展梯队,加快推动科技型企业“小升规”“企成高”。
青岛的孵化器服务机构也不断创新。
2024年5月,海创汇运用AI大模型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投服务提供解决方案,是国内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的创投类AIGC;随后,其海创汇大模型——创投智能体于同年9月19日正式上线。海创汇创投智能体整合了海创汇在创业加速孵化、创投领域多年的数据,并利用前沿的自然语言处理(NLP)、深度学习、知识图谱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打造而成,标志着海创汇实现了从孵化器向创业虚拟导师的全面进化。
海创汇还积极推动青岛与香港的科技合作。通过上合鲁港国际科技创新产业园的建设,海创汇以“引进来”和“走出去”为主线,实现优质企业、科研院所、社会资本的互联互通。“在这一合作模式下,双方将共同赋能上合示范区建设,探索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为青岛与香港、海外市场之间搭建一座通向未来的桥梁。”海创汇相关负责人表示。
孵化器新畅想
2025年,孵化器从政策到运营都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
2024年11月,工信部网站发布《科技型企业孵化器认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从很多方面进行了重要修订。其中,由“科技企业孵化器”改为“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增加“加速器”,删除“众创空间”;首次提出孵化器按照基础级、高能级、卓越级三个等级实行分级管理;运营主体实际注册并正常运营的时间由3年调整为1年,可自主支配的孵化场地面积由不低于1万平方米调整为基础级综合类孵化器不低于3000平方米、基础级专业类孵化器不低于2000平方米;在孵企业数量由不少于50家调整为基础级综合类孵化器不少于30家、基础级专业类孵化器不少于20家;毕业企业范围调整:将“新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纳入毕业企业范围,将“经国家备案通过的高新技术企业”移出毕业企业范围;增加“鼓励设立技术经理人岗位”“探索超前孵化、深度孵化等孵化模式”“持续培育硬科技企业”等。
2024年12月底举行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快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统一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建设,建设一批高水平科技型企业孵化器。
2024年12月,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青岛研究中心揭牌暨颠覆性技术青岛孵化中心启动仪式在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举行,青岛市与京津冀地区将按照“双中心+离岸孵化器+本地加速器”成果转化新模式,共建创新创业平台。此次活动标志着双方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为推动跨区域科技协同发展注入新动力。
孵化器作为连接创新资源与市场需求的桥梁,是推动科技创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2025年,青岛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