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T1 缺席的总决赛收获了LCK 历史第三高的峰值观众
- 来源:电子竞技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观众,竞争,硬币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3-08 11:34
文 杨 直
如硬币之两面,LCK 多依赖T1,就多苦于T1。道理很简单,当本土市场规模的掣肘被证实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里,LCK 不可能指望着T1 一支队伍。
2024 年9 月8 日,庆州室内体育馆,LCK2024 年夏季赛总决赛,HLE3 ∶ 2 战胜GEN。
据数据网站Esports Charts 的统计,在峰值观众这一项上,T1 缺席的这场总决赛最终收获了LCK 联赛历史第三高的峰值观众。结合从2023 年开始,连续四个赛季,GEN、KT、DK、HLE 四支队伍平均观众的稳步增长。
或许LCK 赛区T1 一家独大的格局快要迎来实质性的转变了。
一个前提是,当我们说T1 一家独大时,并不是说T1之外的队伍没有国际影响力,而是T1 的影响力过大了,就像当年Crown 虽然夺冠了,但因为击败了Faker,反而成了“过错的一方”。我们甚至可以相对武断地说,当LCK 赛区出现增量时,T1 总会率先吃掉相当一部分。
举个例子,在英雄联盟的电竞生态里,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的冠军会给队伍以及所属赛区带来流量和影响力上的提升是一条默认的规律。在2022 年的全球总决赛里,同样来自LCK 赛区的DRX 以3 ∶ 2 的比分战胜了T1。在冠军、赛区内战以及其他叙事的加持下,全球观众对LCK 关注度的上升是显而易见的。
以峰值观众为例,2023 年LCK 春季赛的峰值观众是1,467,849 人次,位列所有英雄联盟赛事(不分联赛和锦标赛)历史第十八,而排在其后的则是LCK2022 年的春季赛,峰值观众是1,374,155 人次。
看起来,作为前一年的最强赛区,LCK 的确收获了应有的关注度上升。但问题在于DRX,这样一支颇为传奇的队伍,却没能进一步走进观众的视野。整个2023 年LCK春季赛,峰值观众排名前五的比赛,依然全部和T1 相关。其中三场是T1 与GEN 的对决,一场是T1 与KT 的对决,一场是T1 与DK 的对决。
虽然我们缺乏更细致的数据去分析增量具体如何分配,但大概描述这样一个趋势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说2017 年Crown 的遭遇代表了T1 对赛区内流量的绝对占有,那么2023 年的数据则代表T1 也吃掉了LCK 赛区大部分的增量。
当然,这个结果不是T1 单方面能做到的。是否有足够与之匹敌的队伍,比如GEN 也同样重要。想额外强调的一点是,表面上是T1 在流量上占优,背后却是赛区信仰的偏斜、粉丝感情的单一化,并最终导致商业资源倾斜。
其实T1 一家独大是一个必然的结果。Faker 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一点在杂志之前推出的系列选题里有过详细的讨论。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T1 一直保持着超高的竞技水准,总能带来精彩的比赛,同时对于更多没那么了解LCK 赛区的观众而言,没有比T1 和Faker 更好的内容抓手了,也没有比数据能更好地形容这种一家独大了。
其实从2021 年开始,LCK 赛区的全球关注度就在不断上升,直观表现是峰值观众的不断上升,以及英语频道受众、越南语频道受众等非韩语频道观众的上升。单以峰值观众为例,LCK2024 年春夏季赛、LCK2023 年春夏季赛、LCK2022 年春季赛、LCK2021 年夏季赛都进入了英雄联盟赛事历史前二十。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排名是不分联赛或锦标赛的。
以排名第七的LCK2024 年春季赛为例,其峰值观众甚至超过了2023 和2022 季中邀请赛以及2017 和2018年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当然,Esports Charts 依然没有统计国内的观众。但同样,翻阅LCK2024 年春夏季赛和LCK2023 年春夏季赛,四个赛季里,单场峰值观众最高的比赛依然全部和T1 相关。
而所谓的去T1 化,恰恰是需要更多的比赛像夏季赛总决赛一样,T1 缺席,却依然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收视率。同时,也需要更多像GEN、KT、HLE、DK 这样的队伍,哪怕平均观众增长量不及T1,但能跟着T1 一起增长。去和T1 先抢夺因为代际原因更好抢夺的增量,再一点点抢夺原有的存量,最终在赛区内建立属于自己的信仰,以获取商业资源的青睐。
进一步讲,如果我们将整个LCK 赛区视为一个内容资产包,这才是健康的结构。在去T1 的背景下,T1 依然是LCK 的牌面,最容易识别的标志。但就像Faker 和T1,Chovy 和GEN 一样,每个队伍也要有自己的牌面。
这个结构应该拓扑般地复制到每支队伍上,进而在观看和情感投射上形成足够多的抓手。与其一同进行的,其实是观众身份的变化与情感的再分配。过去,Faker 的粉丝和LCK 的观众这两个群体实际上占据了大部分。这个结果是如何形成的过去杂志也有过充分的讨论。但这个结果无疑是不健康的,尤其这两年,Faker 的公众印象其实在摇摆,时而稳坐神坛,时而跌下神坛。除去少部分核心粉丝外,更多粉丝的情感产生动摇是不奇怪的。这时候,LCK 赛区就需要涌现出新的超级明星来接纳这些游离的观众。
他们最终会变成哪种身份,比如某个明星选手的粉丝,或者LCK 赛区的观众,其实不重要。但重要的是,Faker本身巅峰不再其实已经无形中启动了去T1 的过程。
说得再直白一点,前有ShowMaker 差点儿成为新的信仰,后面Chovy 能否凭借一个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的冠军完成ShowMaker 的未竟之业,其实是值得关注的。站在这个角度,这种变化,不仅仅对LCK 赛区,对于整个英雄联盟的大盘都是利大于弊的。
最后,结合今年上半年英雄联盟电竞生态的重大调整再稍微谈一谈国际影响力的塑造。
首先,在国际影响力上,还是那个简单的判断,先有量,再谈质。这个判断在整个英雄联盟电竞生态日益趋向封闭的当下显得更为关键。还是以前面举的例子发散。LCK 联赛的峰值观众能超过稀缺性更高的国际锦标赛,除了缺少中国观众的统计外,少不了总量快速增长这个前提。但单单以全球总决赛这个最稀缺的国际锦标赛的收视数据看,很明显已经进入了存量的时代。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在之前一篇名为《他们在虎扑上讨论“吕布辕门射戟”》的文章里特意讨论了一个现象:那就是明明LCK 春季赛的比赛在国内没有直播,但“小吕布辕门射戟”的帖子赛后很快热闹起来。这代表着,增量时期被忽视的观众在赛区之间的流动在存量时期,即当下,应该被重视起来。因为它很可能演变成,赛区对既存观众的争夺。简而言之,LCK 如何吸引更多母语为非韩语的观众,LPL 如何吸引更多母语为非中文的观众。
2024 年6 月,拳头官方发布了名为《英雄联盟电竞赛事:为了更光明的未来》一文。当时杂志提到了,改革后的全球赛区暗含了一种语言上的封闭性:“这首先带来了语言上的封闭。可以看到,改革后仅剩美洲、LEC、LCK、LPL 和亚太五个赛区,LEC、LCK、LPL 不必说,对应英语、韩语和中文,美洲赛区由葡语赛区和英语赛区合并,亚太赛区则覆盖了日语区、越南语区和英语区。无论是考虑到社区交流,还是传播结构,整合后的英雄联盟全球电竞体系将仅主要覆盖英语、韩语、中文、葡语、日语、越南语这几个语区。当语言被“限定”时,群体也随之被“限定”,甚至我们可以说,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这个体系潜在的观众天花板。”
赛区和流量资源的封闭必然会限定观众群体,即打造一个更加封闭的生态。短期内,这种封闭就是流量上的封闭。
在这个背景下,如果LCK 赛区能够走好钢丝:即一方面拥有T1 这支全球影响力最高的队伍,同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去T1 化,即涌现出更多具备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队伍,那么在接下来的一两年里,在存量竞争上,就会取得优势。
不管如何,在去年3 月的判断已经得到了数据的支撑,而其他队伍的崛起更像是额外被赠予的佐证。2024 年才过去九个月,但头部项目、头部战队甚至头部选手的格局都已经不再稳固。变化总是会带着机遇,这无疑更令人兴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