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的老街和洋房

  记者/邵丽英

  1

  广西各个地级市都有老街,南宁有三街两巷(新宁路、民生路、解放路这三条步行街是“三街”,金狮巷和银狮巷这两条古巷是“两巷”)。

  北海有北海老街(珠海路),钦州有骑楼老街(中山路),梧州有骑楼城,等等。这些老街上的建筑有一部分是传统中式建筑,也有一部分是西式建筑和中西结合式的建筑,以骑楼最为常见,也最富有特色。

  2

  骑楼是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相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系沿街的下店上宅的商住建筑形式,由沿街两侧每座楼房两层以上挑出部分楼面至街道红线处,底层用拱梁立柱支撑,形成连续性列柱拱廊即连廊连柱人行空间,立面形态上建筑骑跨人行道。这类建筑主要是在20世纪20年代起开始兴建的,当时梧州、南宁、柳州的城市拆了城墙,修马路、扩建街道,参照广州推行骑楼式建筑的政策。广西的骑楼街区主要集中在西江流域,以梧州、南宁、柳州、北海、钦州、玉林、百色等城市及周边城镇居多。目前,梧州、北海的骑楼建筑保存规模较大,较为完整,较具特色,是广西近代骑楼建筑的典型代表。

  在立面上,骑楼为连续列柱拱廊,花样多变而又相对统一的西式风格立面,楼层窗子一般为两三个窗户并列布局。上段檐口、女儿墙及山花,主要采用仿西方古典、巴洛克等风格的装饰,体现了中西建筑的兼容性与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在空间上,骑楼建筑高二至四层不等,少部分更高,如梧州新西酒店高达六层,这种按西式建筑竖向空中发展的原则,节约了城市用地,打破了传统建筑横向发展的平面布局。在功能上,骑楼为上宅下店、前店后宅,楼上为居住楼层,楼下为经营商铺。骑楼有独特的气候适应性,骑跨出街面的底层柱廊,既扩大了楼上的居住面积,又方便底层柱廊的人员来往行走时遮阳挡雨,特别适合多雨潮湿、日晒炎热的广西,为商业活动和人际交往提供了较好的场所。在交通上,骑楼有分流的功能,列柱连廊的柱廊式结构,使行人与车流相对分隔,增强了街道的有序性与安全性。

  正是由于骑楼有上述特性,进入21世纪,在广西各个地区都进行了多次现代化改建的情况下,以骑楼为主体的老街区却顽强地被保留了下来,它独特的外形和审美,以及方便的商业和通行功能,使得骑楼老街区丝滑地转入成了现代的繁华商业街区。如今,这些老街区都是各个城市的繁华商业区和旅游打卡热点。老街区上商铺林立,最多的是地方特产店,如北海的是海鲜产品和干制的海货,以及糖水店、咖啡店,等等。有些宽阔一点的街道,中间还可以再摆放一排临时的商亭。老街中商品琳琅满目,无论是食品还是装饰品,价格都极便宜,比如牛角制品、木梳、手镯,一个可能只有几元、十几元;沙金制的也就几十元;糖水和凉茶大多是五元、十元一杯。

  广西各个城市现在也都建了新的商业区,比如南宁的万象城,其他城市的万达广场等。但是走在万象城和走在骑楼街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万象城的商品太贵,LV和GUCCI如同门神一样,既标示着这个商城的档次,也带来了强烈、沉重的心理压力,每个人走在万象城都会觉得自己是没钱人,生活不容易;而来到三街两巷或者北海的老街,会觉得自己是十分富裕的,至少实现了糖水自由,舒适、放松、快乐。

  老街是传统建筑的一种延续,也是大多数人的传统生活的延续。在过去,它曾给所有人们带来快乐,在现在和未来一样会给所有人们带来快乐。

  万象城是新的生活标准和审美标准的方向,带来的更多是奋斗的压力,而不是放松的愉悦。

  万象城人们需要。

  老街人们也需要。

  3

  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骑楼是中西方风格结合的建筑形式,而在广西的各个老街或老街的附近,还存在一些近代西式风格的建筑。研究古建筑的学者梁志敏先生把广西的西式建筑分为四个类型,分别如下:

  1、外廊样式建筑及受之影响的民间建筑:即西方殖民者进入北海、龙州、梧州等通商口岸后,为适应热带、亚热带气候,普遍采用简单盒子式周围带廊道的“外廊样式”建设领事馆、公馆和洋行,以北海英国领事馆旧址、龙州法国领事馆旧址、梧州英国领事署旧址等最有代表性。

  2、西式教堂建筑:这类建筑伴随西方传教士进入广西,首开西方建筑文化对近代广西建筑影响的先河。这些西式教堂大多具有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等西方古典建筑风格,渲染西方教堂特征,比如北海涠洲岛的盛塘天主堂、北海涠洲岛城仔教堂、东兴罗浮恒望天主教堂等为代表的天主教堂。

  3、古典折中主义建筑:这类建筑形式以梧州为多,从其建筑材料看,基本上以砖石和砖木为主,同时新的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及技术梁柱等局部也进行了运用。从建筑形式上看,它通过自由组合欧洲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达到了丰富多样的建筑形式,以梧州的新西酒店、思达医院、梧州邮局旧址、梧州广西自来水旧址、玉林蝴蝶楼、东兴明江中学教学楼等为代表。

  4、现代主义建筑:这类建筑以建筑功能为主,强调建筑形体与内部功能的配合,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主张简洁的立面处理方法和纯净的外观体型,鼓励创新风格,以梧州的广西银行旧址和桂林科学馆为代表。

  此外,西方建筑和中式建筑折中结合也影响了民间的建筑,比较有特点的代表建筑有桂林市政府旧址、桂林李宗仁官邸、民国临桂县政府旧址、广西省立艺术馆,等等。结合方式基本上是“西方的比例,中国的细部”“中式屋顶,西式墙身”。

  现在,分布在广西各地的西式建筑,已经成为各地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和老街一起,带给我们不同寻常的审美感受。Ω

  (本文关于建筑学方面的内容,参考了广西民族博物馆研究人员梁志敏先生的论文《碰撞与融合——西方建筑文化影响下的广西近代建筑的主要特征》一文,特此说明并致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