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记者 黄元晖
随着山东省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大会拉开帷幕,青岛市南区(以下简称“市南区”)在文化和科技融合领域的创新实践备受瞩目。
近年来, 市南区积极探索, 通过一系列举措,将科技元素深度融入文化产业,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青岛乃至山东省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数字体验激活消费新动能
市南区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以科技创新赋能文旅产业,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旅游体验,有效激发了文旅消费市场的活力。
“永不落幕的啤酒节”便是市南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典型案例。该线上平台借助先进的Nreal Engine 5引擎和云计算技术,打造出逼真的3D云端渲染沉浸式产品体验。游客无需亲临现场,便能借助平台突破现实空间的束缚,漫步于青岛的地标性建筑之间,游览啤酒节场景,收集啤酒币积分,参与互动表演,感受青岛的山海魅力与啤酒节的狂欢氛围。
平台上线20天后,累积曝光量就突破8740万,超过24万用户在啤酒节数字世界云游玩,1.6万用户浏览了商铺,完成了14.5万余个任务,用户共获得了27万余个啤酒币,观看表演秀1.2万余次。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不仅扩大了啤酒节的辐射范围,也为文旅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中山路数字化改造项目同样令人瞩目。裸眼3D大屏、天主教堂灯光秀、城市记忆馆《百年中山路》沉浸式影院、栈桥激光秀等爆款项目,通过线上线下虚实融合的数字化手段,赋予了这条百年老街新的时尚活力。这些项目充分挖掘老城区丰富场景资源,将虚拟与现实交融,持续点燃游客观光热度,让老青岛人直呼“记忆中的中山路回来了”。
此外,市南区引入社会资源盘活存量建筑,将海上皇宫改造为国内首个“海洋元宇宙”乐园——U·SEA奇幻海世界。乐园通过AR互动、5G动画、MR(混合现实)体验等多种数实融合的高科技互动体验项目,为游客提供沉浸式、虚拟化、多维度的海洋探索体验。开业仅一周便接待游客达到8000余人次,经过两个多月的试运营后,项目于2024年国庆节期间正式迎客,成为市南区文旅产业的新亮点。
科技焕新传统文化体验
在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过程中,市南区注重借助科技力量,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内涵,打造出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文化体验。
市南区创新打造的“ 数字文化馆”与“数字文化资源库”两大平台,深度整合多种预约通道、网上展厅、特色市南与数字文化资源库,分类展示非遗、文艺创作、艺术普及等文化资源。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结合“互联网+”技术,市南区推出“青云图”线上阅读服务平台,提供集在线办证、新书借阅、馆藏借阅、线上阅读、线上听书、滞纳金缴纳等线上实用功能和线下免费配送、通借通还于一体的综合阅读服务,是全国首个实行“线上免费借阅新书、线下免费快递到家”的互联互通阅读服务平台。自2017年上线以来,“青云图”为读者提供免费借阅图书10万余册,总访问量达80万人次,读者参与度、阅读体验感不断提升。同时,市南区持续开发“数字藏品”等数字文化产品,让文化与科技融合焕发更强活力。
依托“ 青岛手造街” 线上小程序,市南区精心打造“手造产业看市南——山东手造 市南有礼”板块,收录年销售额超过100万元的手造企业6家,通过视频、产品名录等形式详细介绍香酥鸡、软陶面塑、螺钿漆器等各类产品背后的非遗故事,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全新的线上手造文化体验平台,拓宽了非遗展示与传播的窗口。
在“我们的舞台——秋晚春晚直通车”“文化进万家”“全民时尚秀”等主题文化文艺活动中,市南区充分借力互联网,采取“线上+线下”双频互动模式,线上开展主题海选、全民投票、在线直播等活动,线下联动举办优秀节目展演。2024年,“我们的舞台”主题活动线上海选征集群众文化节目50余个,筛选近40个优秀节目参与线上投票,线下开展“我们的舞台——秋晚春晚直通车”系列活动展演,通过线上线下“双频互动”,搭建起全民共乐共享的文艺舞台。
打造智能化历史街区
为提升城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市南区积极推进智慧街区建设,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打造现代化历史街区。
市南区升级城区数字智脑,集合了5平方公里内的实景三维数据,实现了在建工程、产业招商、历史文化管理系统的数据汇聚。这些数据被用于三维呈现城区内的在建工程项目、产业招商载体和历史文化简介,通过“一张图”的统一管理,有效支撑了城区的科学规划和管理。
在优化游客服务体验方面,市南区完成中山路区域外围4处5块电子诱导屏建设,实时发布景区综合路况、停车泊位余位信息。历史城区核心区域的8条道路、415个路内泊位、29处停车场、约4500个泊位余量显示功能无感接入高德地图,让游客出行体验更加便捷舒适。
同时,市南区推动5G网络建设,完成劈柴院、中山路沿线、海誓山盟广场、老舍公园、太平路、大鲍岛等区域无线AP布设,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为游客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银鱼巷、海誓山盟广场、劈柴院、栈桥广场、三江里等人流密集区域布设AI人流相机,工作人员直观了解人流分布及变化趋势,及时调整安保、保洁人员和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率与游客满意度。通过对视联感知平台的充分利用,相关部门实时查看施工区域施工状态,精准指导施工单位解决施工扬尘、渣土垃圾、环境污染等问题,让建筑施工监管“耳聪目明”。
通过数字化赋能文旅产业、科技助力文化创新以及智慧街区建设,市南区不仅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化体验,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山东省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大会上,市南区相关经验成果有望成为焦点,为山东文化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推动更多城市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共同开创文化科技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