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毅
一个人对待一朵花、一棵草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我想, 彼此的关系应当是互相尊重、互相体谅、互生欢喜吧。
就像我们读汪曾祺的文章, 常常读着读着, 就不由得心里一暖, 仔细琢磨, 似乎与他的待物如人也是分不开的。他写过一个句子, 至今仍被反复引用: 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 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在作家的笔下, 花儿是那样可爱,那样率性, 那样温暖, 隐隐还有一点小傲娇。花儿仿佛是他家里的一分子, 一个垂髫稚子, 又或是白发老者, 当主人不在家时, 花儿就是家里的主人, 帮忙候客与迎客, 除了不会说话, 不会斟酒、端茶, 同/ 潘玉毅人又有什么分别呢? 从你进入庭院开始,花儿的心思便已全都在你的身上了: 你凝望它们的时候它们也在凝望着你, 你静静伫立的时候它们还会送上或浓或淡的芬芳。这样的主人家,怎会不叫人心生欢喜?
若是留心观察, 我们当能发现, 这个世界上, 惜花怜草的不只有妙笔生花的文人, 也有许许多多辛勤劳作的普通人。他们喜欢花草,也被花草喜欢着。
想来, 对待花草的态度与一个人的职业和学识无关, 而与人的心性、与人对自然的态度有关。
忙完工作, 歇一歇, 看看花, 也被花看看,明媚便浮上了心头。
(玉良摘自《广州日报》 )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