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肺康复的研究进展
-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骨折,围手术期,肺康复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5-03 21:46
徐梦萍
【摘要】 骨折一般由直接的创伤或骨骼本身疾病所致。老年人是骨折的高发人群,骨折后往往需接受手术治疗,但由于老年骨折患者心肺功能衰退且围手术期卧床休养时间较长,易合并肺功能减退,严重者甚至出现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肺康复是一种基于对患者的全面评估后量身定制的综合干预治疗方案,包括运动干预、行为干预、健康教育等。因此,总结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肺康复的方法,可为后续临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骨折;围手术期;肺康复
中图分类号 R68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5)08-561-04
骨折是老年人群最常见的创伤类型之一,主要包括胸部骨折、下肢骨折、椎体骨折等,骨折后骨骼可出现部分或完全断裂,在软组织损伤及局部血运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患者多会出现较严重的疼痛感,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不可逆性残疾。目前骨折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1]。而骨折属于较严重的创伤,手术复杂、术后卧床休养周期长,加之老年人群免疫力相对较差,易出现多种肺部并发症,如肺实变、肺部感染,其中以胸腹部骨折最为常见,严重者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在围手术期对老年骨折患者开展积极的肺康复干预意义重大。肺康复是一种综合性的干预措施,通常包括呼吸功能训练、呼吸系统护理等,以改善气道清除与防御能力,增强术后肺功能[2]。围手术期肺康复的目的是改善患者因创伤、疾病导致的肺功能衰退,最终达到改善生理和心理、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目前临床已有多项研究证实[3-5],对老年骨折患者开展康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康复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康复流程,密切关注患者的状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多模式肺康复能促使患者肺功能恢复。为此,本研究对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肺康复措施进行综述,为患者的预后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1 老年骨折患者的常规肺康复
1.1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是针对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肺康复的核心组成部分,成林芸等[6]研究明确提出基于重建生活为本理念的运动干预方案适用于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可降低肺部感染率。运动疗法通过有效的运动训练可改善机体氧气利用效率。而氧气能否得到充分利用关系到骨骼肌对氧气的摄取能力,运动疗法能够提高骨骼肌的力量和运动能力,从而改善对氧气的摄取能力,进而改善缺氧症状。肺康复是一种涉及全身多个关节的运动训练体系,但由于老年骨折患者肢体功能障碍较严重,在围手术期开展运动功能训练存在诸多限制,因此,依据骨折部位合理选择运动方式意义重大。上肢训练主要适用于下肢骨折患者,在围手术期可指导患者开展拉伸运动(双手拉住床边,利用上肢力量将上半身拉起至坐直,维持片刻,然后再次躺平,重复动作,如果家里没有床沿可以床头尾绑两根绳子,吸气时抬起,呼气时躺平);或者为患者准备小哑铃,嘱患者卧床期间使用上肢举哑铃,双上肢交替,训练过程保持匀速呼吸。若患者为上肢骨折,可给予下肢屈伸训练、抗阻训练等,以增加患者呼吸肌肌力和运动耐力,改善肺功能。
1.2 呼吸训练
呼吸训练是最便捷的一种肺康复措施。贺平等[7]研究提出了腹式呼吸训练、缩唇呼吸训练、呼吸操训练对围手术期患者肺功能康复的重要性。腹式呼吸训练:要求患者平躺或保持卧位于床上,双脚屈曲,双手置于身体的两侧,鼻吸气、口呼气,吸气与呼气的比例为1∶2;缩唇呼吸训练:要求患者经鼻吸气,用类似于吹口哨的嘴型呼气,吸气与呼气的比例为1∶2;呼吸操训练:患者卧位,肘关节屈伸时吸气,展开时呼气,两臂平伸时吸气,复原呼气。双臂向上、双腿屈膝时吸气,复原呼气,主要适用于下肢骨折患者。从作用机制来看,腹式呼吸训练、缩唇呼吸训练、呼吸操训练均能全面提升患者肺部通气功能,减少肺部生理性无效腔及残气量,增加通气量和换气量,提高肺活量,能够有效地减轻喘息、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同时呼吸训练能强化膈肌运动功能,增加胸廓活动度;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训练能增强呼吸肌的肌肉强度和力度,改善肺的顺应性,增强肺功能及肺局部的抵抗力。徐艳秋[8]对肋骨骨折患者开展呼吸功能锻炼,发现呼吸训练可以提高患者呼吸功能,有利于将肺泡内的残气排出,增加气体交换,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另外,咳嗽排痰也是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选择较多的一种训练方式,在实施时首先确保患者处于放松舒适姿势,坐位或身体前倾,颈部稍微屈曲。指导患者掌握膈肌呼吸,强调深吸气,患者双手置于腹部且在呼气时做3次哈气以感觉腹肌的收缩,指导患者发“k”的声音以感觉声带紧绷、声门关闭及腹肌收缩,该训练方式有助于气道远端分泌物和痰液排出,从而有利于改善肺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反复感染,改善患者肺功能。
1.3 心理康复
护理人员术后积极与患者沟通,告知患者术后呼吸困难、疼痛是常见问题,避免其对此过于担忧,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苦闷与不悦,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反馈;同时积极开展护理宣教,并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恢复良好的案例,以提升患者恢复信心。有研究提出,肢体训练、呼吸训练及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肺部疾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肺功能[9]。
2 老年骨折患者的肺康复新进展
2.1 中医肺康复
中医在辨证论治观念的引导下将骨折后肺功能障碍归为“喘证”,在辨证机制下将疾病病因和病机定性为久病劳损、手术创伤外邪入侵导致肺部失宣降、肺气上逆、肺出纳功能失常,同时中医在脏腑、经络理念的支持下认为该疾病会严重影响机体脏腑气血及生理,中医学认为肺为水、主宣肃,患者长期咳嗽、咳痰,使肺阴津亏虚,从而导致久病不愈。针刺、推拿是目前中医临床应对肺功能障碍最常见的两种外治技术,主要通过刺激某些特定穴位达到疏通患者体内经络、缓解支气管痉挛及肺部痉挛的目的,针刺常用穴位包括足三里、三阴交、关元、肺俞等;按摩常见穴位包括膻中、合谷、天突等。其中针刺足三里具有良好的补气效果,能促进脾胃的消化与吸收,进而达到补益气血的效果;针刺三阴交能有效调节气机;针刺关元穴具有培补元气、补益下焦之功;肺俞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针刺肺俞穴能有效增强肺功能,提升患者肺活量,同时该穴位还具有化痰止咳之功效[10]。按摩合谷有清热解表、舒筋活络的功效;按摩天突则能刺激患者呼吸,帮助患者排除肺内蓄积的浊气;按摩膻中具有宽胸理气、调节气机的作用。周竞颖等[11]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针刺具有多靶点效应,能够有效改善哮喘大鼠肺功能及气道炎症。时宜蓉等[12]则发现针刺对肺功能及气道平滑肌痉挛具有明确的调节作用。刘毛杰等[13]研究提出呼吸操配合穴位按摩可提高患者呼吸肌耐力和骨骼肌耐力。艾灸是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炷,对人体的特定部位进行熏灼,以达到预防和治疗某种疾病的目的,艾灸具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温经散寒,扶阳固脱,增强人体抵抗力,使人体阴阳达到平衡的作用[14],该技术近年来被应用于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肺康复。
2.2 肺笛
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多伴有大量痰液,其原因在于细菌性感染以及病毒性感染刺激呼吸道黏膜,随之痰液增多,痰液堆积可引起气道内出现大量黏滞性痰液,引发呼吸困难,严重影响患者肺功能。近年来随着物理治疗技术的进步,针对老年骨折患者开始实施“肺笛”等物理器械治疗,“肺笛”是一个手持、简单、家用的国家二类医疗设备,产生16~40Hz的低频声波,与胸腔固有纤毛摆动频率(16~40Hz)共振,可以松动、移动,并清除肺部深处的分泌物以及呼吸道中的病菌[15]。黄伟民等[16]研究发现,在老年骨科卧床患者中使用肺笛,能够减少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并且安全性高。
2.3 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年来医疗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在康复治疗领域应用广泛,在注意力缺陷、空间感知障碍、记忆障碍等领域均取得了良好的康复疗效[17]。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模拟多种不同的治疗场景和设置各种不同刺激治疗方案使患者可以在安全、有效的治疗环境中进行康复治疗。与常规肺康复技术相比,在虚拟现实技术辅助下模拟场景进行康复可获得多感官体验,有利于调动老年骨折患者肺康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Rutkowsk等[18]研究提出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配合进行肺康复训练,患者可自行选择感兴趣的日常活动类、厨房家务类等情景进行模拟,下肢训练选择脚踏车模拟,结果在肺功能康复与依从性方面优于传统肺康复组。
3 小结
随着现代肺康复技术的发展,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肺康复技术越来越成熟,除呼吸训练、运动训练、康复指导、心理康复等常规康复措施外,中医肺康复、肺笛、虚拟现实技术等新型康复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但各项康复技术的实施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用。后续研究需在联合运用各种肺康复手段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最具效力的肺康复干预,尽可能预防围手术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综合提升患者肺功能,同时在未来需更新肺康复理念,充分发挥肺康复对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
4 参考文献
[1] 王庆庆,石玉慧.院外延伸康复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8):121-123.
[2] 陈玉,陈万卓,俞赢,等.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肺康复训练对肺癌患者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23,38(7):90-93.
[3] 陈召,卢强,张继朋,等.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对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手术及康复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3,23(10):1871-1875,1808.
[4] Elnemr R,Helmy TA,Elsayed MW,et al.Effect of a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program on hospital mortality and dis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J].Crit Rev Phys Rehabil Med,2022,34(2):41-54.
[5] Xu X,Cheung DST,Smith R,et al.The effectiveness of pre- and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for lung cancer: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n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J].Clin Rehabil,2022,36(2):172-189.
[6] 成林芸,陈洁.基于重建生活为本理念的运动干预方案在老年髋部骨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循证护理,2022,8(12):1682-1687.
[7] 贺平,刘畅.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术后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及生物力学研究——评《心胸外科疾病诊疗技术与微创应用》[J].世界中医药,2022,17(23):后插2.
[8] 徐艳秋.前瞻性护理干预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对肋骨骨折患者恢复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6):1130-1132.
[9] 何静静,刘鑫,金艳鸽.分级肺康复策略联合心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心理状态及肺功能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17):3153-3155.
[10] 王益德,田宗祥,李争,等.基于微观辨证理论的结核相关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判别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1):372-379.
[11] 周竞颖,来奕恬,任玲,等.针刺与艾灸对哮喘大鼠肺功能及气道炎症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43(4):469-475.
[12] 时宜蓉,易蔚,乔赟,等.针刺对哮喘大鼠肺功能及气道平滑肌痉挛的影响[J].中国针灸,2023,43(8):937-943,958.
[13] 刘毛杰,庄淑梅,刘亚芹,等.呼吸操联合穴位按摩对老年尘肺病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21,36(9):5-8.
[14] 詹丽丽.穴位按摩和艾灸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9,51(11):290-293.
[15] 熊先美,卢佳利,顾晓琴,等.自制音乐简易呼吸操联合肺笛呼吸训练器对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4):547-549.
[16] 黄伟民,杜艳萍,丁振华,等.肺笛预防骨科卧床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9):114-117.
[17] 吴龙强,黄倩倩,金韵,等.VR/AR康复训练对早期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其弥散张量成像研究[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23,53(5):364-369.
[18] Rutkowski S,Szczegielniak J,Szczepańska-Gieracha J.Evaluation of the efficacy of 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 therapy as a method supporting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 Clin Med,2021,10(2):352.
[2024-10-23收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