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啸
街旁又出现了那位卖竹筒粽子的老妇人,消失了一年的小摊儿在放学时又恢复了以往的热闹。我欢喜地跑过去。老妇人看见我跑过来,远远地就叫了起来:“小书包,小书包。”瞧,还是那么亲切。
说起这位老妇人,我从三年级就与她相熟了。她喜欢穿一件黄围裙。岁月无情地在她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一道道皱纹犹如干涸的河床,纵横交错地布满了整张面庞。她的眼角微微下垂,眼神中透着疲惫。
“小书包”的叫法是有来头的。我上三年级的时候,每天放学后都会去光顾她的小摊儿,还会和她聊聊家常。渐渐地,我们成了好朋友。为了不用每天整理书包,每次我都把半学期的书全部装进书包里,我的书包看起来总是鼓鼓囊囊的。每次我去买竹筒粽子时,总会弯着腰,从异常鼓的书包里,拿出零花钱交给她。久而久之,老妇人就给我起了这个亲切的外号——“小书包”。
老妇人做起事来十分利索。袖子卷得高高的,胳膊上暴出的青筋像小蚯蚓似的,手快速地从滚烫的锅里挑出提前准备好的竹筒粽子,先从粽子的一端穿上竹签,然后用小竹板把竹筒打开,露出冒着热气的白白糯糯的粽子,最后撒上白糖,竹筒粽子就做好了。
我买粽子的时候,总会和她聊上几句。老妇人有一只眼睛装的是义眼,看人时,那个眼球一动不动。有一次,我们聊着聊着,就聊到了这只眼睛,老妇人的神情骤然失落。她假装无所谓的样子,笑着说:“这是小时候玩游戏时不小心刺伤的。”她说这些时,好似小孩子做了一件错事,不好意思得很。我不止一次想问她:“您当时怎么不小心一点儿呀,失去一只眼睛该多么不方便啊!”但我从未问出口。
当年,她因家里生活艰难,才狠心抛下儿女,跑到这繁华的都市卖竹筒粽子,把攒下来的钱寄回家里,供孩子读书……
也许这就是活着的真姿态吧,有努力,有坚守,有感恩,有知足,有坦然,还有爱。
河南医科大学附属小学
指导老师 杜珍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