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检验检测工作优化措施及现场安全管理

  • 来源:消费电子
  • 关键字:电梯检验检测工作,检测现场,安全管理
  • 发布时间:2025-05-09 15:52

  白瑜洁

  【摘 要】现代建筑物中电梯是主要的一部分,给公众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电梯具有一些风险,必须强化监督管理,落实检验检测工作,以防止安全事故发生,为公民人身安全提供保证。论文从电梯检验检测的重要性入手,就电梯检验检测关键技术加以阐述,明确电梯检验检测工作中的不足,提出电梯检验检测工作重点,探讨电梯检验检测工作和检验检测现场安全管理策略,力求保护电梯使用性能,推进电梯平安运营。

  【关键词】电梯检验检测工作;检测现场;安全管理

  引言

  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重要的垂直运输工具,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高层建筑的普及,电梯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其检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近年来电梯安全事故频发,暴露出检验检测环节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现场管理不规范、自检工作流于形式、技术手段滞后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电梯的安全性能,也为公共安全埋下了严重隐患。为适应电梯行业的发展需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3年颁布了新的《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对电梯检验检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规在技术资料审查、实物检查、试验项目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优化,并引入音像记录等现代化手段,以提升检验检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在此背景下,如何优化电梯检验检测流程、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成为行业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电梯检验检测的意义

  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电梯、载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电梯检验是国家对电梯的制造、安装、修理、使用实行的技术监督措施,具有一定强制性,电梯检测则是使用单位对其使用的电梯自行检查或者委托维保单位、检测机构进行的自行检查,不具备行政性,为更好地发挥电梯检验和自行检测的技术支撑和技术诊断作用,落实电梯使用安全主体责任,将全国在2020 年开展的电梯检验检测试点成果制度化,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作废了在检验领域使用最长长达14 年的TSG7001—7006 六部规范,2023 年颁布了电梯检验和电梯检测的新规范。由于电梯的制造、安装、维护保养等流程环节的质量和安全性都将会直接对电梯的正常安全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法律中对电梯这一特种设备的应用必须做出明文规定,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落实监督管理,通过检验检测工作的落实,能够降低电梯质量问题所引发的安全事故,保障电梯的安全可靠运行[1]。

  二、电梯检验检测技术

  (一)技术资料审查

  新安全技术规范检规《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中“检验人员应当对监督检验的电梯进行技术资料审查,经过审查全部合格,不需要进行补正后,才可进行现场相关其他项目的检验。”技术资料审查是确保制造单位能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在电梯大批量生产或者按照合同出厂之前针对电梯整机、主要部件、安全保护装置是否经过有资质的型式试验机构做过相应的型式试验,且技术参数和配置表能覆盖现场施工的电梯,进一步确认电梯生产的合法性及其与型式试验证书载明参数和配置的符合性。

  (二)实物检查

  实物检查包括宏观检查、测量、功能验证等,电梯的安装和调试是制造的延续,安装工艺和调试技术直接关系到电梯的运行和安全,安全空间直接关系检验人员、电梯的作业人员在以后的工作中的人身安全,通过检验检测进一步验证安装过程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最低要求。

  (三)试验

  电梯检验过程的试验部分,其试验结果能够反映出电梯整体的安全性能,新检规提高了关键项目,例如监督检查中轿厢限速器- 安全钳联动的动作试验速度由“检修速度”改为“额定速度”和“额定速度或较低速度(仅适用于额定速度大于4 m/s 的电梯)”通过试验,在检验环节加强监督把关,促进生产单位高度重视对电梯设计、制造和安装的把控,避免在生产环节过度追求降本和轻量化,进而促进电梯质量安全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电梯检验检测工作中的不足

  (一)现场人员配合不到位

  电梯检验检测有关规范表明,在电梯检验过程中,电梯安装、维修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配合现场检验,与检验工作人员积极配合,以提高电梯检验检测工作质量。而从实践状况而言,电梯检验检测过程中,现场工作人员配备不到位,没有充分配备检验工作人员,这一状况的产生主要有两个方面因素,一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民住宅水平显著增加,高楼大厦不断涌现,电梯成为不容忽视的内容,而与此同时,电梯安装检修单位对电梯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管理意识淡薄,未能高度重视电梯安装阶段的工程质量问题,对电梯安装细节把控不够严格,这样就非常容易造成电梯安全问题。二是电梯安装技术人员和自检人员本身素质技能有欠缺,现场管理工作经验不足,在电梯安装与检修过程中盲目追赶进度而忽视电梯质量问题。

  (二)自检工作不规范

  施工单位和维保单位必须在电梯检验检测之前进行自检并且自检合格。造成自检报告问题频出,部分安装单位虽然进行了自查或提交自检报告,但自查报告缺乏数据,内容较为简单,检验数据真实性不足,极易给检验检测工作人员带来误导,造成检验检测方向出现偏离,这样也会为电梯运行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

  (三)检验检测现场混乱

  电梯检验检测过程工作中,由于现场规范性欠缺,建筑没有完成后即开展了电梯检验检测,造成场地较为杂乱。部分机房设备较为简陋,并且没有对门窗做好预留,或者将废弃物堆积在机房,以及基坑的善后处理工作不完善,从而造成大量积水情况的发生,也埋下安全隐患。在进行试验的过程,对噪声影响比较明显,这也使得不能顺利完成检验检测工作。由于部分电梯供电电源并不符合标准要求,因此电梯试验过程中对临时供电的使用并没有接地的保障,而这也极易造成电压值出现误差。

  四、电梯检验检测工作要点

  (一)明确检测内容

  有些小区的电梯运行过程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也和电梯检验检测工作不充分有着一定联系,在电梯检验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仅是就机房内相关项目加以查验,而没有按照检规要求对电梯全部检验项目实施验证,这样就可能埋下了一定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不能有效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因此为了防止此类情况出现,在对电梯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必须确定检查项目,对其运行情况予以充分了解,为电梯检验检测工作提供了完善保障。在电梯检验检测过程中,必须对电梯的全部数据进行测量记录,获取准确数据资料,为电梯运营作业的正常实施提供了依据。电梯检验的项目中,按照从机房、井道、地坑的顺序进行检查,以实现试验检测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电梯整体运转状态,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危险[2]。

  (二)落实监督检验

  电梯检验检测部门应当就电梯检验检测建立相应管理体系,以此为基础设施质量监督,保证电梯检验检测工作得以规范化实施。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必须就电梯检验测试人员进行科学合理分配,细化工作人员岗位职责,以便问题出现时能够对有关工作人员负责进行追究[3]。

  (三)开展定期检验

  通过电梯检验检测工作的实施,能够真实掌握电梯运行情况,为电梯维修工作的实施提供指导,使得电梯运行中的安全隐患能够被消除。这就必须对电梯加以自行检查、维保和检验检测,确定工作要求,以提升工作品质,以防止电梯事故发生,严格对缓冲器、安全钳、限速器等安全保护进行功能性查验,以保证这些安全部件动作正常,以确保电梯平稳工作[4]。

  五、电梯检查测试项目与检查场所的管理策略

  (一)正确执行检验检测计划

  电梯检验检测管理工作的实施,必须以规范且完备的检验检测计划为指导,并建立现场工作安排计划,以保证检验检测工作的高效实施,质量监督时对检验人员各项操作进行合理评价。在这一环节,与检测技术人员进行密切交流,掌握电梯检验检测现实情况,提高其电梯检验检测的安全性和效率,为检验检测顺利开展提供优越条件。电梯检验检测现场条件复杂多变,检验检测期间问题出现危险性增大,这就必须结合现场实际状况考虑,就电梯检验检测程序进行完善,就安全隐患存在与否进行评估,全面提高电梯检验检测工作质量和效益,职工生命安全就可以有所保障。

  (二)加强检测机构和使用方的联合检查

  电梯检验检测工作的实施,必须各自之间积极协调,共同承担此项工作,并确保现场检测的安全与有效性。首先明确使用单位主体,使用单位主体不清会导致安全管理混乱,形同虚设,进而造成电梯故障或事故频发。电梯安装单位必须对电梯有关技术标准文件进行了解,在检验检测工作实施前后,对安装电梯装置进行认真检查,保证与数据规定一致,减少检验检测工作中的风险,确保检验人民生命安全。电梯安装单位须在国家有关监管部门指导下,实施电梯协同检验,经监督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定期检验时,电梯使用单位须将电梯详细运行情况提交给检验检测机构,电梯检验检测过程中,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须做好现场管理工作,将警示标识设置在基站电梯门口,并配备防护装置。在电梯检验检测工作中,各单位必须主动协调,完成整体检验检测工作,确保检验检测现场安全管理效果。

  (三)选择合适技术辅助检验检测

  电梯检验检测质量控制的实施,要严格遵守质保体系的要求,要求检验人员取得相应的检验资格证书,检验检测使用的仪器设备按照要求进行量值溯源,制定统一的作业指导文件,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中的内容方法要求进行全过程检验检测,同时选用适宜的技术手段为检验检测工作提供帮助,并克服了通过肉眼观测而不能察觉的技术困难。一种检验方法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情况和环境,这就要求检验人员必须掌握多种检验方法,来进一步加强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借助相应检测装置的使用,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检验检测的准确度,从而在电梯安全性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从而确保电梯运营安全。

  (四)加强音像录制

  TSG T7001—2023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第三款规定,检验人员应当按照本规则附件A 的规定,对相关试验过程进行音像记录。相关试验过程包括附件A 中所述的轿厢(运载装置)限速器- 安全钳联动试验(A1.3.4.3)对重(平衡重)限速器- 安全钳联动试验(A1.3.5.2)非金属材质非线性蓄能型缓冲器试验(A1.3.6)有载工况曳引能力试验(A1.3.11.2)125% 额定载重量制动试验(A1.3.12.2),以及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制停距离试验(A2.3.3)附加制动器试验(A2.3.4)。鉴于这些试验项目对电梯的安全性能有重要的表征作用,并且考虑到电梯与公共安全密切相关,社会关注度高,在涉及事故调查、投诉及存在争议时,音像记录能够提供客观公正的证据,同时,音像记录还能够进一步充实检验记录,为检验人员履职尽责提供客观见证,因此要求对上述项目进行音像记录,以便为充分发挥检验工作的监督作用,维护施工单位等相关方的合法权益,推进检验工作的规范性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五)严格要求检验人员

  因为电梯功能不同,公众对电梯的功能需求也有不同。电梯检验检测部门需要根据电梯实际状况考虑,制定检验检测方法及流程,有关人员必须按照业务流程进行各类检验测试作业。各工作双方必须主动协调,进行密切交流,确保检验测试各环节能够规范化实施,上一阶段安全测试完成后可进行下一阶段。检验检测工作的进行必须保证检验人员齐全,否则不能进行检测工作,在确保检验检测工作质量的同时,为检验人员及设施的安全性提供保证。检验人员的检查方法应当标准化,必须遵循电梯检验检测工作人员的安全机制和行为机制,如果发现检验员存在违规行为,安全管理员应当进行改正。另外必须培养检验人员的专业知识素质和专业技能,以减少电梯检验检测中的安全风险。

  (六)遵循安全管理要求

  电梯检验检测进行前,检测人员必须配备好相关的安全防范设施,包括安全带、安全帽等,并取得上岗合格证,经确定检查无误后方可进入检验检测场所。而主检和技术人员则需要对电梯检验检测的环境条件进行总结研究,以确定电梯检验检测计划实施的可能性,向检测人员及时传递电梯检验检测条件和进度信息,若检测人员众多,则必须安装良好的通信设施,以确保信息的传播顺畅性,与检验员建立良好联系,从而提高检查工作的有效性,以便了解检验检测工作进展,及时确定电梯隐患情况,以保证电梯检验检测项目的正确实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须以电梯经过检验的检查工作人员生命安全为出发点,并建立了紧急预案,如果出现电梯安全事故,管理人员也应通过紧急手段加以解决,从而为检查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保证。

  结语

  电梯安全性与公民人身财产安全息息相关,通过检验检测和安全管理的实施,可以就电梯运行中潜在安全隐患进行排除,为电梯运行提供安全保证。因此必须按照标准进行电梯检验检测管理工作,在电梯检验现场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以标准化管理制度对电梯检测人员行为加以控制,确定检验检测要点,实施环境检查,做好安装单位和使用单位之间密切合作,提高电梯检验检测的效果,保证电梯检测管理工作得到顺畅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赵焕金,谢春霞.电梯检验检测工作优化措施及现场安全管理[J].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04):63.

  [2] 何继伟,崔涛.电梯检验检测工作优化措施及现场安全管理[J].北京科技大学理论研究,2020(21):85.

  [3] 薛仁,周文琦,李建超.电梯检验检测工作优化措施及现场安全管理[J].天津师范大学,2016(45):93.

  [4] 刘泽欢,程思橦,刘清,李彤,等.电梯检验检测工作优化措施及现场安全管理[J].南京师范大学,2021(07):79.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