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嘉荫县:见证小镇“生长力”

  •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 关键字:黑龙江,提质,发展
  • 发布时间:2025-06-13 16:35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指引下,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朝阳镇立足边境区位特征,以城乡融合、景村共荣为纽带,书写小城镇建设的新时代答卷。这里既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态注脚,同时围绕“六个龙江”战略部署,聚焦全市“两区四地五城”建设、“双融合”促进“双振兴”战略的创新实践,更以加快“四县”建设、打造“四宜”嘉荫为决心,通过构建“一核引领、四区联动”的发展格局,统筹镇区提质与村屯振兴,致力于将朝阳镇打造成对内“安居乐业”、对外“开放睦邻”的明珠。

  谋篇布局——下好规划“先手棋”

  嘉荫县以“战略解码+精准落子”双轮驱动,构建起小城镇建设的顶层设计体系。深入研究国家、省、市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政策,锚定“聚人”“引人”“留人”战略目标,结合朝阳镇实际,精准定位各区域功能,精心编制“一核四区”建设规划,将朝阳镇主城区作为核心区域,整合各级资源要素,提升城镇建设水平,打造“全域友好型”城镇生活圈。针对对俄合作示范区、森林生态康养示范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示范区和绿色经济先行示范区,分别依据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实际情况,制定符合长远发展的规划蓝图。强化城乡一体化和景城协同发展,以“镇带村、景融城”为路径,统筹镇区公共服务向村屯延伸。建立“专班推进+专家论证+专款配套”的决策机制。积极开展项目谋划与储备,组织专业团队调研“住房保障、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风貌环境”五大领域,梳理出一批“民生托底+产业跃升”双轨优质项目。经广泛征求意见和专家论证,确定了涵盖老旧小区改造、人才公寓建设等多个项目的储备库。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明确地方匹配资金来源,为项目启动提供资金保障。

  实践突破——见证小镇“生长力”

  2025年,嘉荫县朝阳镇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围绕构建“一核、四区”发展格局,精心谋划实施一批与小城镇试点“留人兴城”目标高度契合的项目,计划投资4.74亿元投向“民生筑基、产业聚人”双赛道,谋划实施25个项目,年度计划完工项目20个,构建起“当年见效+长远赋能”的项目矩阵,为加快小城镇试点工作建设积蓄强劲动力。

  开展小城镇建设工作以来,嘉荫县始终紧扣“留住人、保安全”“走出去、扩影响”的总体目标,成立了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专班,科学构建朝阳镇小城镇建设试点推进总体架构,重点提升居住品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同时加强全域旅游设施建设,发展全域旅游等产业,以此更好地留住和吸引居民。住建部门切实肩负责任,建立健全质量监督体系,定期对项目进行逐一调度,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同合作,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围绕重点项目,抓紧明确实施路径,用“施工图”兑现“实景图”。做实做熟项目前期,用足用活政策工具,扎实做好土地、资金、审批等要素保障,为项目开工建设打好提前量、赢得主动权。确保定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小城镇建设带来的发展变化。

  通过试点工作,朝阳镇的居住环境品质、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水平、产业平台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群众广泛好评,成为带动居民共同富裕的幸福家园,形成“环境引人—项目聚人—产业留人”的良性循环。

  展望未来——擘画发展“新范式”

  未来,朝阳镇擘画“一年夯基垒台,两年立柱架梁,三年积厚成势”的发展蓝图。到2025年底,完成小城镇建设试点阶段性任务,建成投用一批项目,提升城镇功能品质。到2026年底,实现城镇整体发展水平大幅提升,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产业发展动能充分释放,初步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并总结出可推广、可示范的建设经验。

  持续优化“一核、四区”发展格局。以完善朝阳镇核心城区功能,推进“三网改造”等工程持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建设养老服务综合体、升级人才公寓。在对俄合作示范区,探索“城镇+口岸”融合发展创新机制,壮大跨境物流和商贸企业。在森林生态康养示范区,挖掘森林康养资源,完善界江风景旅游带配套设施。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示范区,按照“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理念,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绿色经济先行示范区,深化绿色低碳发展措施,探索清洁能源应用和低碳发展模式。

  在项目建设上,形成“前期项目抓审批,在建项目抓进度,储备项目抓转化,谋划项目抓孵化”的梯次推进体系。同时,嘉荫县将紧紧围绕住建部以及省、市、县领导指示要求,重点抓好示范项目建设,打造小城镇建设试点亮点。会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加快谋划新项目,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储备具有嘉荫特色的新项目,完善各领域项目库,持续注入“口岸边贸+界江文旅+生态康养”融合动力,全力冲刺龙江边城典范建设目标。

  凝聚着全县的努力与期待,嘉荫县朝阳镇小城镇建设试点推进工作正蹄疾步稳,以“界江奔涌千帆进”的奋进姿态,向着龙江边城典范的目标阔步前行。■

  美国豆农焦虑,巴西豆农开心

  本刊记者侯隽

  据巴西农业部下属的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消息,截至5月17日,2024—2025年度巴西大豆收割率为98.9%。这一数据与去年同期97%、5年均值98.5%相比都有所增加。

  美国农业部出口检验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5月15日的一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较一周前减少50%,为21.78万吨,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42.5万吨。

  巴西大豆抓紧收割抢占市场,美国大豆出口下降,一升一降之间,折射出挑起关税战的美国正在“自食苦果”。

  美国大豆从业者很焦虑

  “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我们来承担这样的后果。”

  “美国挑起的争斗,最终受益的是巴西。”

  “这种信任关系的建立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而当下政策的不确定性,对我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美中两国的经济需要彼此,无法想象没有对方会怎么样。”

  社交媒体上,美国大豆从业者的焦虑溢于言表,美国大豆正在遭遇被替代的局面。

  在美国大豆重要产区艾奥瓦州,大豆种植户、该州大豆协会成员格兰特·金伯利认为,巴西仍然是美国大豆的头号竞争对手。巴西生产了全球40%的大豆,而且不受关税战的冲击,这可能削弱美国农民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我国海关的数据,2024年全年我国进口大豆总量1.05亿吨,较2023年增长6.5%。其中,进口巴西大豆占比约71%,进口量同比增长6.7%;进口美国大豆占比约21%,同比降低5.7%。另外,进口阿根廷大豆410万吨,比2023年翻倍。

  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24年中国仍是美国大豆的第一大出口市场。

  “信任和合作是中美两国大豆产业发展的关键,中国一直是国际大豆的主要买家,美国也是中国进口大豆的主要来源国之一,很多事实证明合作是基础。”这是美国大豆出口协会首席执行官苏健(Jim Sutter)近期的观点。

  尽管目前中美双方在《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中达成多项积极共识,但对于美国大豆出口到中国,形势依旧严峻。

  美国大豆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斯科特·格尔特(Scott Gerlt)认为,如果短时间内失去巨大的市场,后果不堪设想,一些美国农民已经陷入亏损,承受着运营成本和国际大豆价格低迷的压力,他们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能继续生产。现在农民都很恐慌,压力很大。

  他认为,美国其他大宗商品的情况也大同小异。中国已经实现了供应多元化,对阿根廷的玉米和小麦、巴西的高粱和澳大利亚的棉花开放了市场。中国的粮仓已经补足了货。“美国农民严重依赖与中国的贸易,目前的局面,实际上严重影响美国农民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联系。”格尔特说。

  巴西已经做好了准备

  “中国在积极布局从巴西、中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进口油脂油料,已经实现了进口渠道多元化、进口品类多样化。”中国粮油协会副理事长、益海嘉里金龙鱼集团资深总监涂长明告诉记者。

  涂长明认为,根据益海嘉里的数据,近几年他们从美国进口大豆的比例持续降低,从南美进口的比例持续增加。预计2025年,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和乌拉圭等南美国家的大豆产量将超过2.3亿吨,是中国年预计进口需求量1.05亿吨的两倍多。

  长期从事中巴贸易的雷德尔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最近3年以来,包括大豆、水果等大量巴西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越来越多巴西中小企业从中获益。巴西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巴西对外贸易史上,中国是第一个出口超过千亿美元的贸易伙伴。

  “当地媒体预测今年巴西大豆有望获得创纪录的收成,会继续巩固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我们希望借助中国电商平台,获得更多订单,把更多巴西好产品带给中国消费者。”雷德尔兴奋地说。

  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大豆分析师傅真真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18年上一轮中美贸易纷争时,中国就已经在调整大豆的进口结构。目前,中国对美国大豆的依赖已经大幅下降,就算没有美国大豆,其他货源也可以满足国内的需求。

  “美国大豆产业的优势是配套、服务、技术都较为成熟,但是如果目前的争端长期持续,美国大豆种植业将面临沉重打击,特别是一些美国农场主本身就依赖于贷款等金融服务,如果无法及时回款,则不得不面临破产等严重的局面。对比之下,巴西大豆产业近年来快速成长,在产品质量、供应能力和市场价格上与美国大豆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因此已经成为很多中国企业的首选。”傅真真说。

  近日,包括益海嘉里、牧原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在近期投资者沟通中也表示,中美关税争端对大豆的影响、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不大。

  责编:孙庭阳suntingyang@ceweekly.cn

  美编:孙珍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