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引领 动能澎湃
- 来源:支点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科技,创新,动能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6-19 21:51
支点记者 王文华
科技创新是湖北的最大优势、金字招牌,是引领支点建设的第一动力。
近年来,湖北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当使命,推动新技术竞相涌现、新成果加速转化、新主体蓬勃发展,创新创造成为荆楚大地最强劲的旋律。
今年初,湖北“新年第一会”指明方向:欲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拔头筹,必以科技创新为先锋;要扛起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大旗,须筑牢科技创新根基。
“科创引领战略”被置于湖北支点建设七大战略之一的重要位置,以科技为桨、创新为帆,驱动能级跨越、产业倍增、区域联动等战略实施,为支点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湖北以清晰的“路线图”锚定目标:2027年,全省创新策源力显著提升;2030年,基本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2035年,湖北立志成为世界原始创新策源地、全国成果转化优选地、全国创新生态高地。三大目标层层递进,彰显湖北从区域突围到全球布局的雄心壮志。
六大攻坚领域、22项硬核任务,勾勒出湖北科创发展的奋进图谱:
夯实支点创新策源力量根基。锻造高水平实验室体系,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增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壮大科技领军企业队伍,力争到2030年新增1-2家国家实验室或基地,已建在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到10个左右,培育一批龙头型、高速成长型科技领军企业。
优化支点创新策源空间布局。打造创新引领增长极、建强支撑全域的创新“金三角”、构建融入全国的创新“中三角”,力争到2030年武汉科研城市和创新集群排名均进入全球前10,排名进入全国前50的国家级高新区达到5家左右。
加快支点创新策源攻关突破。进一步向基础研究“无人区”发力,向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聚力,向未来产业“新赛道”蓄力,优化科研攻关组织机制,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重大任务凝练机制,打造“国家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国家量子联合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联合基金”基金群,构建颠覆性技术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确保每年迭代实现“61020”攻关突破,精准支撑“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加速支点创新策源成果转化。优化成果转化机制,健全转化服务体系,完善科技金融支撑,强化知识产权运营与保护,建好用好科创供应链平台,构建“数据增信”与“财政增信”联动的增信体系,力争到2030年布局100家概念验证中心、200家制造业中试基地,发布600个典型应用场景,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占湖北全省境内上市公司的比重超过50%。
集聚支点创新策源高端人才。加大引才育才力度,完善用才重才机制,优化安才留才措施,加快实施战略人才力量“十百千万”行动,健全顶尖人才顶格支持机制,最大限度赋予人财物使用权,以家庭和团队为单元完善高层次人才发展跟踪服务机制。
营造支点创新策源一流生态。加强科技统筹,加大创新激励,深化开放合作,营造良好氛围,建立重大科技任务、财政经费投入等重点工作统筹机制,科技创新政策一致性审查机制和更加灵活高效的科研管理机制。到2027年,湖北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分别达到2.9%和9%左右,到2030年分别达到3.2%和10%左右,打造极具活力、极富吸引力的一流创新生态。
以科创为笔,以实干为墨,湖北正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凝聚磅礴力量,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