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户网络 协同是一种信仰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万户网络,协同,信仰,钱贵昱
  • 发布时间:2011-04-11 15:57
  冠军档案

  成立日期:1998年

  公司定位:协同管理软件

  营业收入:5000万元

  员工人数:300多人

  优势领域:政府、大型企业的协同管理

  “这个新发型是自己理的,省去了理发的钱,最重要的是省去了与理发师沟通的麻烦。”在万户网络的2011年战略与合作伙伴峰会上,万户网络总裁钱贵昱的新发型吸引了与会人员的注意。

  “我生性好奇,不仅喜欢琢磨商业模式之间的相通性,并且还喜欢主动尝试。”面对与会人员一脸的疑惑,钱贵昱这样解释。

  在圈内人看来,正是钱贵昱这样的性格,让万户网络逐步脱颖而出。在协同管理软件市场,万户网络进入不算早——1994年,金和软件成立;1998年,慧点科技成立;1999年,合强成立;2000年,泛微软件成立;而万户网络直到2000年才正式进入协同管理软件市场,经过11年的发展,万户网络生存下来,并占有了一席之地。

  捕捉商机

  进入协同OA市场

  钱贵昱确实是个善于捕捉机遇的人。

  1998年,互联网大潮席卷中国大地,许多企业需要提供主机、建站的服务,钱贵昱在合肥成立了万户网络,与当时的万网、新网、三五互联等企业一样,万户网络也扎进了提供建站服务的大军。

  在帮助企业建站的过程中,钱贵昱发现企业实际上更需要一个良好的内部沟通平台。恰在那时“协同”这个名词开始引起业内热烈讨论,不少厂商都开始探索这一模式的商机,2001年,被“逐”出新浪的王志东就创立了点击科技,开始研发竞开协同之星。

  在翻阅了国外协同软件发展历史后,钱贵昱毅然拍板,决定将万户网络由建站转型为协同管理软件。“当时公司的企业建站业务发展得非常好,每年的营收也不错。提出转型很多公司管理层并不赞同,我自己也曾犹豫过,但最终选择了坚持。”

  如今回想起这一切,钱贵昱很欣慰当初的判断与坚持。缺乏核心技术的企业建站服务好景不常,在企业建站服务领域掘金的众多企业开始倒下。即使是当时诸如万网、新网、三五互联、中企动力等市场领头羊,也很快面临增长乏力、营收变少、利润变薄,承受着艰难的转型。

  钱贵昱很善于发现新需求,还能够果断地处理问题,这突出表现在其对IBM Lotus平台的放弃上。“Lotus的架构是以邮件为核心业务的协同,实际上是邮件服务器,适合的是外企;中国的企业应用更多的是业务审批、公文管理以及对人的管理,Lotus的架构并不适用。”基于这样的判断,万户网络放弃了Lotus平台,而选择自主开发适合中国企业的协同管理软件。

  后来市场也证明了钱贵昱判断的正确,以Lotus为平台的蓝凌软件的客户大都是外企,鲜有中国本土企业接受,因为把握住了中国协同OA的浪潮,万户网络得以飞速发展,公司业务逐步从合肥扩展到广州、南京、上海等地。2005年,因为业务拓展的需要,万户网络将总部搬到北京,开始逐鹿全国。

  如今,来自ezOFFICE这个协同OA产品的营收已在万户网络总营收中占比80%。“我们已经成功从一家建站企业转型为协同OA厂商。”钱贵昱表示。

  坚持信仰

  如果说,走上协同OA这条路有些偶然因素的话,那么后来万户网络一直在这个领域扎根则是钱贵昱对协同的一种信仰。

  “协同软件指的是那些以团队协作为目标的协作软件工具。一个企业的几十万名员工同时使用我们的软件,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一提起协同管理,钱贵昱就无比自豪,在他心中,协同就是一种信仰。

  事实上,早在2003年,当“协同”概念还处于市场普及阶段的时候,ERP已经是软件行业的“热词”,不少企业一窝蜂地去做ERP。但在钱贵昱看来,ERP是对业务的管理,也就是管理“硬件”的软件工具,而协同OA是管理“软件”的软件工具,如组织管理、企业文化。“在企业上完ERP之后,企业将会越来越注重协同OA的管理。”钱贵昱认为,与其扎进已是红海的ERP领域,不如退而结网。

  市场再次验证了钱贵昱的判断。Gartner分析指出,2006年协同软件市场规模就已经赶超ERP。2006年,中国ERP软件的市场规模为40亿元,但从那年开始,这一市场增长速度就一直没超过20%。与此同时协同软件却以每年32%的复合增长率快速膨胀,2011年,协同软件市场达到208.77亿元。

  一次次正确的判断让钱贵昱更加坚持“走自己的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万户网络频频升级ezOFFICE,不断完善协同应用的功能,并且依据市场的变化,大胆地进行各种新的尝试。

  2008年1月,万户网络宣布和阿里巴巴合作,成为其协同OA软件厂商。之后,阿里巴巴组建阿里软件,高调进入中小企业SaaS领域,可惜很快这一试验就宣告失败了。对此,钱贵昱反思是SaaS模式暂时并不适合中小企业的协同OA管理,因为“SaaS平台不能满足中小企业个性化管理需要,还需要厂商提供有针对性差异化的服务。并且,管理软件是组织型的应用,更需要人去做实施与培训。”

  钱贵昱现在每天都在关注移动互联网信息,寻找灵感。在他看来,在移动终端处理能力增强,3G网络带宽变大的情况下,手机和PAD移动终端的应用将越来越丰富,协同OA移动化的趋势不可阻挡。今年5月,万户网络就将推出一系列基于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协同OA产品。

  碎片市场 突出重围

  以本土厂商为主的应用软件市场大多是碎片化的状态,协同管理软件也不例外。根据计世资讯的《2008?2009年中国协同软件市场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08年,在产品型协同OA软件市场,排名第一的用友致远,占比11.3%;金和软件占比9.4%;泛微软件占比6.6%,前6大厂商加起来的份额还不到整体的一半。万户网络和其他如复旦协达、点击科技、慧点科技、西软软件、通达、华天动力、源天、炎黄盈动、联达动力等厂商也很活跃。

  在协同管理软件的工具、平台、应用三个层面,各个厂商都拥有自己的撒手锏产品。比如,点击科技主要面向即时通讯,其EIM成为协同工具的经典之作;最早进入协同软件的厂商复旦协达,在协同工作流、协同应用平台CAP领域有很大的优势;浪潮Loushang平台则成为协同开发领域的协同平台。

  “每一个厂商的产品与服务都不相上下,整个协同管理软件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这就是中国协同管理软件市场的现状。在这样的碎片化市场,过去十年,上演的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淘汰法则,存活下来的厂商都是吹尽黄沙始见“金”。协同管理软件的企业规模难分伯仲,谁能够在即将到来的整合并购大潮中存活下来,只有实力和资本说了算。

  对万户网络来说,它还有一位更加直接的竞争对手。位于上海的泛微软件在华东地区拥有一大批大中型企业用户,这与用户定位“政府和大型企业”的万户网络产生直接竞争。

  面对这样的竞争,钱贵昱倒是显得很乐观,“万户网络在协同软件ezOFFICE的管理平台上拥有优势,例如用户可以进行流程、功能的更具人性化的自定义管理,同时,也可以实现一些CRM管理;帮助客户更有效的制度落地及文化落地,全方位满足用户协同管理的需求。”

  如何在碎片化的市场突出重围,规模扩张成为厂商们的必然选择。协同软件市场正悄然酝酿一场上市潮。2010年4月,用友致远更名为致远协创,开始为其未来上市融资做准备。

  钱贵昱透露,万户网络也已开始做登陆资本市场的准备。当问及会不会与其他协同管理软件厂商联合时,钱贵昱表示,“这也并非不可能,但是对方要把‘协同当作一种信仰’。这样,双方才有合作的基础。”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