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路通信:募资使用随意业绩增速下滑

  •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 关键字:超募,资金,盛路,通信,
  • 发布时间:2011-04-14 08:58
  2010年7月上市的盛路通信(002446)在超募资金的使用上“自有一手”。在公司刚上市后的一个月,公司即将部分超募资金偿还银行贷款及对全资子公司进行增资;去年底,公司又将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3月26日,公司再次公告了超募资金的用途———以超募资金1474.96万元对深圳市专一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专一通信”)增资并控股。在签订增资扩股协议时,原股东承诺专一通信2011年、2012年度净利润至少达1000万元。由于此前专一通信连续两年业绩均告亏损,这一承诺显得相当“不靠谱”。有业内人士质疑盛路通信在使用超募资金上过于随意,可能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增资子公司业绩不佳

  3月24日,盛路通信与专一通信的股东签订了关于公司增资扩股协议,盛路通信以超募资金1474.96万元对专一通信进行增资扩股并持有其70%股权,成为专一通信的控股股东。在协议中,原股东共同承诺,专一通信2011年度、2012年度的净利润总计应达到或者超过人民币1000万元。如果未能达到预测利润目标,则在会计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后的第30日内,共同向专一通信以现金方式补足差额利润部分。

  相关资料显示,专一通讯成立于2008年,公司注册资本200万元,经营范围为通信测试软硬件产品、通讯产品、电子产品、计算机软件的技术开发、销售等。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09年和2010年的净利润分别为-47.53万元和-59.32万元,且2009年公司没有营业收入。

  由此看出,专一通讯不仅是连续亏损,且亏损额逐渐加大,对于2011年净利润要达1000万元的承诺,听起来更像是“海市蜃楼”。一旦未来业绩不达标,其原股东承诺能否真正兑现尚存疑。而正是这家业绩差强人意的企业,盛路通信在增资的时候还溢价10%。

  盛路通信表示收购专一通信的研发技术与公司的主营产品结合后,将极大提升公司现有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差异化更加明显。公司控股专一通信后,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的产品,提升促进公司经营业绩稳定可持续增长。不过,有业内人士对此指出,“通信行业发展迅速,对研发的技术要求相当高。专一通信以往业绩不佳,很可能是公司在研发或创新方面跟不上行业发展的要求,未来如果还无法得到改进,其技术风险将会突显。”此外,记者注意到,专一通信目前是以科研为主,在市场销售方面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市场基础,这也将为日后的销售带来诸多不利的因素。

  超募资金使用随意

  公开资料显示,盛路通信上市时募集资金总额为4.6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4.3亿元,超募资金为2.44亿元。

  2010年8月16日,在公司刚上市一个月后,盛路通信即公告了部分超募资金的使用计划,公司拟用其中的部分偿还中国银行佛山分行的2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此外,公司还拟使用超募资金1693.51万元对全资子公司佛山市盛夫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进行增资。

  2010年12月,公司将募集资金3069.3万元置换公司在“高性能微波通信天线二期工程技术改造项目”、“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技术改造项目”、“终端天线技术改造项目”预先已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自筹资金。有业内人士认为,资金置换表面上没有改变资金的数量,但通过置换,上市募集的资金摇身一变成为了企业自筹资金,不再受三方协议监管,也不再受到证监会只能投主业的限制,规避了监管部门对募集资金的监管,这实际上相当于变相挪用募集资金。

  除在募资使用存在乱象外,盛路通信的业绩也成为公司的一大软肋。上市首年公司业绩增长的光环即刻褪去。前期披露的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10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08亿元,同比增长4.32%;营业利润4720.63万元,同比增长2.0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90.83万元,同比增长3.14%。业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直接出口业务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出口额下降所致。记者在盛路通信招股说明书里看到,2007-2009年公司产品出口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6.45%、26.69%和21.4%。种种迹象表明,公司此前在风险提示中提到的开拓国际市场的风险已开始逐步显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