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产业需要营造技术氛围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IT产业,营造,技术,氛围
  • 发布时间:2011-06-17 12:47
  上周参加了在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举行的HPDiscover2011,这是惠普公司的年度技术大会,历时1周,来自全球的1万多人参会,举行了800多场规模不等的技术研讨、交流和说明会。

  万人与会的场面的确震撼,更难得的是与会者聆听之专心、讨论之热烈、交流之专业,这在国内难得一见。据编辑部的同事们介绍,他们参加过的IBM、EMC等公司的技术大会,也都是同样的胜景。作为一名IT人,参加这样的会议会情不自禁地热血沸腾。

  一起参加会议的几位国内同行都在感慨:就技术氛围来说,中国与美国的差距太大了。在国内也经常参加各种技术会议,多少都有点凄凉的感觉,无论是会议规模、会议组织,还是观众参与度都与美国的会议有着明显的差距,千人规模的会议更是难得一见,大多数技术会议充斥着枯燥的技术说教、听众无精打采、中途不断有人退场。

  客观地说,国内技术会议不景气有着高端技术资源匮乏,会议组织不够专业、会议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互动性差等原因,但国内产业界普遍浮躁短视、对技术缺乏热情、热衷技术的人在减少也是不争的事实。

  相较于技术,国内产业界更热衷于讨论商业模式、投资合作、机遇与挑战,乐于组织各种产业高峰对话、投资合作论坛等等。虽然在这样的活动中也会出现听众爆棚、讨论热烈的景象,但是这样的结果只是使我们的产业规模在不断扩大,技术积累却仍然很匮乏,缺少技术话语权,因此产业利润整体不高,与英特尔、微软等公司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大。

  今天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我交流过的每一位国外IT人,都热衷于讨论中国市场,在他们看来,中国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庞大的技术市场,意味着巨大的产业机会和商业利益。因此国外的技术厂商和技术人在考虑中国需要什么技术,如何研发面向中国的技术,研究如何把技术推向中国市场。而国内的产业界还持有“技术不再重要”、“商业模式先行”等看法。

  当听到“因为Android采用了微软的专利,所以每一部Android手机都要付微软5美元”这样的消息时,我们应该反思的是我们的“IT血汗工厂”生产一部手机投入的资源有多少,从中又可以赚到多少钱。

  我认为,面对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的产业机会,国内产业界迫切需要营造技术氛围,增加技术研发投入,培养技术人才,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赢得技术话语权,获得产业利益。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