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搭更美!欧式建筑在中国

  • 来源:旅游纵览
  • 关键字:混搭,欧式建筑,中国
  • 发布时间:2011-07-01 12:37
  闲逛澳门街头,细品葡式建筑风格

  “当音乐和传说都已沉默时,建筑却还在歌唱。”建筑,可能是文化传承的最好见证和整饬。澳门作为一个被葡萄牙统治110余年之久的中国地域,虽然已回归祖国10余年,但是一幢幢风格各异的经典建筑,依然矗立街头。澳门建筑随处体现了葡式建筑的风情,体现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和异国风情的文化景致。澳门建筑风情无处可比。

  澳门是色彩缤纷的地方,随处可见绿树掩映,衬托着粉红或粉黄的葡式建筑,生气盎然。澳门的街道很窄,很多单行道,接近于上海、广州的老城区的马路,比较怀旧的感觉。议事亭前地的广场地面用小石块铺成米黄色、黑色相间的波浪形花纹,一直向远处延伸,非常漂亮,广场周围都是欧式建筑,中央有个小喷泉,许多人都喜欢这里安宁的欧洲小镇的感觉。从广场一直向里走,可到大三巴牌坊、板樟堂和大炮台。

  澳门的大三巴,自小就出现在教科书里面。尽管你一直不愿意相信它只剩那么一面墙,也能屹立这么长时间。可是,它真的在那儿,等着你。这是一堵颇具气势的灰色大墙,远远就看到,慢慢踏上台阶,仰着头眯着眼才能看得到。它粗糙的表面,有着不同时代与历史的印记。高高的拱门,让人不得不去联想,原来的它,是那么的宏伟与壮观。然而,它就真的只有那么“薄薄”的一面,后面什么都没有了。让人有一种非常不真实的感觉。

  “大三巴”是葡萄牙语的译音,这原来属于一座葡式教堂。网上找到它被毁掉的原因,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人们说,有一天,教士在厨房煮东西,不慎起火了,于是所有教堂里的木质结构都烧毁了,唯独留下这堵黑色的石墙。真没想到,这么一堵看着很神奇的墙,居然因为这么简单的原因而出现了,留下这个像“奇迹”一样的遗迹。

  板樟堂又名板樟庙,原名多明我堂,亦称圣母玫瑰堂。位于板樟堂街附近,17世纪由西班牙多明尼克教会所建造。教堂外貌相当雄伟、稳健、堂内色调轻淡,使游者有一种轻快而明朗的感觉。教堂内总祭坛上的天花板系采用西班牙国王皇冠之形式而装

  特别提醒 夏季澳门有时会有台风,当台风接近澳门,悬挂8号风球时,往返港澳的航班、航船只会暂时停航,两澳氹大桥、路氹公路可能会暂时封闭,选择这一时期赴澳一定要注意天气的变化。

  看德式建筑,忆青岛往事

  青岛因为做过德国的租界,所以遗留下来的老建筑以德式为多。

  历史经常出现意想不到的戏剧性,一百多年前,德国人来到青岛,本想把远东这块地方变成德国永久的殖民地,于是便大动土木,在青岛不仅盖了相当数量欧式的房子,还修建了铁路、车站、工厂、完善的市政设施等等。没成想,这些东西一百年后竟成了弥足珍贵的宝贝,还有那么多文史专家在研究。

  相比之下,德国境内的同期建筑因翻新改造和战争破坏早已变得面目全非。因此,在青岛高速发展的今天,保存完好的殖民时期的“欧洲城”,作为一个整体,要比德国更加具有德国风味。

  “作为那段历史,它已经翻过了那一页。那段历史可以供后人对许多事情进行思索研究。我们现在可以把这段历史看作是对后人的教育和启迪。我们接触的所有的德国朋友都对中国的现状未来都充满了好感和信心。”青岛人以宽容和客观的心态去看待历史,这一点,尤其反映在青岛饰,祭坛上的神龛有座圣母抱婴的塑像。每年5月13日,澳门盛大的圣母玛丽亚庆典游行,均自这座教堂出发。是澳门的历史遗迹,也是澳门最美丽、最典雅的教堂之一。

  婆仔屋坐落于澳门疯堂斜巷上,内有一个小庭院、两幢百年的葡式建筑,鲜黄墙身朱红窗门,当中最抢眼的是两棵老樟树,像个又高又大的守护神,伸出茁壮绿色麒麟臂,树香扑鼻。多年前的一套港产片《蓝烟火》也是在这里取景拍摄的;现时“婆仔屋”被澳门一班艺术文化工作者用来发展艺术,更有露天茶座、工作坊,积极从事艺术开拓,艺术气氛浓厚。市对殖民时期建筑物的保护方面。日据时代、国共内战,尤其是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都使青岛的德式建筑受到过不同程度的破坏。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青岛市开始投入巨资,逐步开始依照原样修缮当年德国人修筑的炮台、街道、法庭、行政机关以及各类民宅。有360多栋上个世纪初的西式建筑,被纳入城市风貌保护区,得到了良好的维护。1993年开始,为了适应经济及人口发展的需要,青岛东部建起了新城区,这里街道宽阔,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但是,人们还是对红瓦绿树,欧式风情浓郁的老城区情有独衷。

  1913年的《香港每日新闻》对青岛这样报道:“从海上眺望青岛城,只见其坐落在一片旖旎风光之中。这景色简直就是德国的一个小小剪影,这剪影在移植过程中变得愈加完美。”这种完美被康有为用中国方式表达为“红瓦绿树,青山碧海”。

  相比别的城市,青岛的建筑普遍都不是很高,体量较小。放眼望去,几乎所有的民居都是不同局部的红屋顶,有的红色琉璃瓦还装饰在顶层的窗户上。在老青岛,天际线上蔓延的全是德国式屋顶与高耸的塔尖,中国古代流行的青砖被红砖取代。青岛八大关一带,集中了最早一批红屋顶建筑。那里曾经是国内外名人雅士云集休养之地,建筑设计师们将当时先进的建筑技术淋漓发挥,24个国家的风情建筑共生共存,筑就了八大关别墅的百年建筑传奇。

  青岛老城区内有几百栋德式建筑,德式官邸位于青岛老城区中心的信号山麓。德式官邸原称总督楼,由著名建筑师拉查鲁维茨设计,始建于1905年,1908年竣工。在近百年时光中,德式官邸虽历尽沧桑,但其基本价值感依然烁目。客观地说,就历史文化内涵与建筑艺术价值而言,20世纪在中国诞生的其他西方建筑恐无一能出其右。1996年国务院将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称“德式官邸旧址”。

  外部建筑气势雄伟,外观为古堡式,隔音隔潮,且冬暖夏凉。部分外墙饰以以花岗岩作装饰,正门墙上由淡绿色、淡灰色花岗岩石组成光芒四射的太阳纹饰,墙角伸出一根粗大的石柱,由之引出的“锚链”环系于太阳四周,以石料凿成帆结作装饰,在波浪饰檐头上伸出一只诺曼底龙头。窄小的圆拱窗壁下镶有精雕的石制窗饰。米红色筒瓦、蓝色鱼鳞瓦、绿色牛舌瓦铺设楼顶,使大楼更加精美别致。大楼为东西向,座东面西,西侧为正大门。1957年环绕宾馆修建了围墙,形成占地面

  德国历史建筑一览

  1898年德国租借青岛,引发了城市的第一轮建筑潮,不同风格,多种流派的德国建筑奠定了青岛的欧陆风情,直接影响了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的八大关建筑群。

  1.始建于1899年10月的依尔梯斯兵营,位于优美的汇泉湾畔,南欧典型建筑风格,是德国在青岛第一座兵营。

  2.医药商店,建于1905年,是当时青岛最漂亮的青年风格派建筑。

  3.水师饭店,建于1901年,为德国中古时期新文艺复兴风格,是海军官兵的休养场所,也是青岛第一座设有大型礼堂的建筑。

  4.俾斯麦兵营,始建于1903年,德人在青兵营中投资最多、设计最精良的一处,具有浓重的欧洲中世纪建筑风格。

  5.胶澳警察署,始建于1904年,是一幢德国文艺复兴式复古风格的建筑,塔尖与山墙气势宏伟。

  6.圣弥爱尔教堂,始建于1931年5月,该建筑采用新罗马式风格,塔尖曾是青岛的地标。

  7.胶澳总督府,1903年动工兴建,19世纪欧洲公共建筑样式,依山面海,气势宏大。

  8.迎宾馆,1907年10月建成,装饰华丽、耗资巨大。曾为历任胶澳总督和市政首脑宅邸。1957年夏,毛泽东主席曾在此下榻。

  9.观象台,建于1910年6月,欧洲中世纪城堡式风格,通体由粗面石块砌成,犹如一座坚固的城堡。

  10.基督教堂,始建于1908年8月,建筑风格属青年艺术派和新罗马风格的结合,与周边环境和谐,给人油画般的感觉。

  积达86,000平方米的庭院。

  大楼分4层。底层为半地下室,有房间、储藏室、锅炉房、伙房。第二层,有门厅、大厅、会议室、餐厅、房间和花房等。三楼为总督家眷的私房。客房和家仆住房均在四楼。顶层为阁楼。全楼共有大小房间30个,其中主要房间13个。各房间互相贯通,但又各成一体,内部装潢陈设异常华丽。每个房间的吊灯和壁灯造形各异,历时近百年仍完好无损。各房间都安装德国制成的壁炉和暖气片。

  天津意式风情区,风情说不尽

  在天津的九国租界中,意租界面积不大,建立较晚,但形成了独特的意大利风格建筑群。据介绍,这里的优秀建筑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纯意大利风貌建筑,二是意大利风貌与中国传统建筑相结合的建筑,三是欧洲其他国家风貌建筑。

  从天津火车站出来,沿放射状的街道西行,大约10分钟,便会踏进一个不一样的街区:由青色石板铺就的街区广场,中央矗立着高大的科林斯式石柱,柱上镌刻着手持橄榄枝的和平女神。街道两旁的双层花园别墅,装饰着穹顶、塔楼、石柱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符号。

  意式风情区曾是天津近代史上意大利租借地的中心区,已有百年历史。1902年6月,意大利公使与天津海关道正式签《天津意国租界章程合同》。这是意大利在域外的唯一一处租界。虽然经过100多年的历史沧桑,仍原汁原味的完好保存下来,从而成为意大利本土之外唯一保存最完整的意大利风貌建筑群。

  意租界住宅建筑群以马可·波罗广场为轴心,沿马可?波罗路(民族路)和但丁路(自由道)修造,东北自意中交界路(今兴隆街)沿京山铁路至俄租界,南沿波格拉尼路(今五经路)与俄租界毗邻,西南临海河,西北沿意奥交界路(今北安道)至兴隆街,占地约51公顷。

  这里几乎囊括了意大利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尤其是马可·波罗广场周围的建筑,以凉亭圆拱和爱奥尼克式廊柱典型地体现出罗马风格。这种古典韵味建筑一直保留着古罗马建筑那种稳定、平展、简洁的特色。大量采用古罗马的高低拱券、穹顶、塔楼、柱式,使这些房屋独具魅力。

  意式建筑注重环境整体美,如在广场建纪念石柱、铜人、喷水池和园林小品。楼房均为庭院式、别墅式,并注重美化、绿化、其房顶多为意式角亭。有圆亭、方亭之别,圆柱或者方柱划分,并分别由圆拱、平拱、尖拱、连拱、垂柱点缀。这些角亭高低错落,构成优美的建筑空间,勾画出一道“世界建筑博览会”的亮丽风景线,在节日时,角亭“注油点燃”,复现古罗马神殿的风采。是亚洲仅存的一片原汁原味的地中海建筑群。

  由于意租界区域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文化气息浓厚,因此住进过不少文化名人和达官显贵,如梁启超、刘髯公、华世奎、曹锐、程克、鲍贵卿、汤玉麟、齐耀珊、王占元、张廷谔等等。

  混血的哈尔滨,混血的俄罗斯建筑

  哈尔滨的城市建筑就像一首交响乐,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汇聚成或高亢、或低回的乐曲。而这一乐章基调的确定,是100多年前的沙俄殖民者。侵略也罢,殖民统治也罢,就在那样的历史时期,当时的沙俄统治者有意无意地完成了双重使命:既建设了自己的海外基地,更在松花江的荒野上建设了众多建筑精品。历史为这座城市选择了基调,而在经历百年沧桑后,这座城市仍保留着对优秀建筑的一份珍爱。

  “莫斯科是一个面积被放大了多倍的哈尔滨。或者说……哈尔滨很像是莫斯科的复制品,甚至是印刷精良的盗版图书。”这是作家张抗抗在游历了莫斯科和哈尔滨之后,对哈尔滨给出的第一个感官判断。她在无意间道出了哈尔滨的建筑与俄罗斯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

  “没有到过中央大街,就不能说来过哈尔滨。”中央大街是来哈尔滨旅游观光者必到之地。百年积淀的文化底蕴、独具特色的欧陆风情、经久不衰的传奇故事、流光溢彩的迷人夜色,构成人们心中浪漫、时尚、典雅、高贵的中央大街,也成了哈尔滨人心中永远迷恋的情结。

  中央大街全长1450米,宽21.34米,其中马路方石路宽10.8米。最具特色的就是整条街由方石铺成。1924年5月,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并监工,为“中国大街”铺上了花岗岩石块,宽度为10沙绳,沙绳是俄制度量单位:1沙绳等于2.134米。铺路用的方石块每块长18厘米、宽10厘米,其形状大小就像俄式的小面包一样,石面呈浑圆型,精巧、密实、光亮、圆润,在中外道路史上极为罕有。据说,当时的一块方石价钱相当于一块银元。“中国大街”足有1公里长,粗略算下来,整条街大约铺有方石87万块,真可谓是黄金铺路。

  行走在中央大街两侧辅街上,你会发现,没有一对辅街是完全对称的,所有的辅街都是错落的。而这种错落,让行人的眼光不再空洞,因为人们抬眼看到的不是一条空荡荡的马路,而是线条委婉的不同风格建筑。也正是这种放射性道路框架的搭建,要求建筑物本身更具备观赏性,这也给设计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和难度,使当时来自俄罗斯和欧洲大陆的建筑师更斟酌自己的设计。于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哈尔滨成了众多俄罗斯设计师施展才华的天堂,各种流派,各种规划新思想都在这个博览会上留下一笔,而这些设计师当时为这座城市设计的每一个线脚,留下的每一处建筑,都推动了这座城市在百年后继续走让城市洋气的道路。

  中央大街全街区现有欧式、仿欧式建筑75栋,各类保护建筑36栋,其中主街17栋。在这些建筑中,汇集了欧洲15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风格,17世纪的巴洛克风格,18世纪的折衷主义风格和19世纪的新艺术运动风格等在西方建筑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流派。这些流派集中涵盖了西方建筑艺术的百年精华,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看,在西方也需要数百年才能形成的建筑风格,在中央大街却仅仅用了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就形成了,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撰文/陶李 摄影/江胜、郭强、秋秋、左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