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上的母女

  • 来源:37°女人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09-01-13 16:34
  妈妈有4个孩子,是乡下的泼辣女人,对孩子很严,对小女儿也一样。

  小女儿很灵秀,样样在人前。15岁那年,女儿考上了师范学校,可是不久,一场墙塌之祸让她的命运改了道。女儿两个多月后醒来,首先看得到的是,身体强健的妈妈瘦了许多。她哭了,妈妈细细地告诉她这两个多月她是怎样活过来的,花了多少钱,为借钱妈妈跑了多少路,这日日夜夜妈妈流了多少泪,给神烧了多少香……

  女儿奇怪,妈妈勤苦寡言一辈子,从不说苦表功,今天是咋了?妈妈最后说了一句:“你要听话!好好活下去!”女儿使劲儿点点头。

  出院回家,在自己的屋里,女儿无意中照镜子。只听一声惨叫,镜子碎了,人也瘫坐在地上。过了一会儿,她大哭着爬起来就撞墙。妈妈扑过来抱住她,问:“在塌墙底下你就死得差不多了,我为啥还救你?你说过要听我话,为啥不听?”她跪着大哭:“妈,求你,让我死吧……”

  晚上,妈妈搂着女儿问:“我还是你妈不是?”她点头,妈妈又问:“你还是我闺女不是?”她点头,妈妈笑着拍她一下,问:“妈妈要是变丑了,你也让妈死?”她慢慢转过身去,说:“妈,我试着活吧……”妈妈扳过她的身子,亲她的脸,她这才钻进妈妈怀里,放声大哭。

  女儿丑了,不是一般的丑——两眼严重歪斜,嘴无唇,与周边深色疤痕一起扯裂扭曲着……刚进村时,一群孩子尖叫着四散奔逃。妈妈死守着她,连亲人们看她时也只说话,从不用眼睛看她。她就在自己的小屋里待着,每天妈妈带她去卫生所打消炎针,她就用布蒙着脸。几个月后,她的耳朵也完全听不见了。

  那一年,妈妈几乎没离开过女儿的屋子,连洗衣服也在屋里,边洗边和女儿说笑。女儿试着走出屋干些活儿时,妈妈问:“乖,还去上学吧?”女儿看了看妈妈,转身回屋,趴床上又哭了。妈妈坐床边,说了半天,又说了大半夜,女儿才点头答应了。

  第二天,妈妈就陪女儿到了师范学校,直接找到校长,女儿言语不清地说:“收下我,我可以的……”妈妈说:“我陪她上,不用学校多操心……”校长感动得流下泪来,答应了。

  于是,女儿用几十倍的努力和其他学生一起学习,用她的倔劲儿让所有师生从恐惧躲避到感动流泪;妈妈就住在女生宿舍里,晚上和女儿睡一张床,伺候女儿吃药吃饭,病痛时送女儿去医院,其余时间就打扫校园,为宿舍保洁,甚至包洗同宿舍学生的衣服,以此来报收留之恩。

  3年后,女儿终于合格毕业,妈妈带女儿回家,再带着女儿到处找工作。半年后,女儿终于被一所中学收下了,工作是敲钟。女儿听不见,妈妈怕女儿有时头晕打盹儿误事,就又到学校陪女儿工作,到时间就提醒女儿,平时还是义务打扫校园。有人问:“你再打一份工,也比你女儿的工资多。”她笑说:“女儿给我的工资我都花不完!”

  是的,女儿能好好活下去,而且能工作,这就是给妈妈的最大报酬了。

  最理解妈妈的是女儿。日日夜夜的每一个细节中,女儿都能感受到妈妈给她的那个完整无缺的爱心世界。不仅仅是感动,不仅仅是为活下去,十几年,她一直想让这个世界更加光亮起来,想让所有人都能看见她完好的心。为此,她做了无数努力,有过无数疼痛。她见到学生就微笑,但学生们还是会被她吓跑,她的笑比不笑还吓人,但她仍尽力把一种欢快的姿态呈献给人们……无论何时,妈妈始终都在她身边,点头,微笑,或嗔瞪她一眼,轻轻擦掉她流出的泪。

  妈妈的支持让女儿拥有了一份残疾人难得的生活:工作很好,从无差错,家庭生活幸福,也有了理解自己的好丈夫,有了两个懂事有出息的女儿。这些常人很容易获得的东西,对她来说,却成了让许多人惊叹的奇迹。

  但母亲并不满足于这些,女儿曾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样样在人前,此生无论如何不能以“残疾”结局,一定要给女儿的心找到一个连接点,让人们看到这颗心,不再是丑陋的面孔和憨傻的表象,不再让人们怜悯和难过。

  一个夏天的夜晚,女儿为一首诗流泪了,那是郭小川的《团泊洼的秋天》。她的心与诗交融,觉出一种力量,一种美,一种超越寻常的坚韧,一种任何现实也无法扭曲的灵魂。

  妈妈看见女儿这次流泪与以往不同,就搂住细问。妈妈不懂诗,但她能感觉出来,女儿爱这个,这个东西也是人们仰脸看的光亮的东西,所以女儿可以学这个。当下,妈妈就笑说:“乖,那你就写诗吧,也让别人像你一样看着诗流泪感动……”女儿抱紧妈妈,笑妈妈啥都不懂,又啥都懂。

  女儿决定用诗这种形式,把自己的心挂到太阳上去。

  于是,女儿有了全新的姿态,工作更欢快了。业余时间,她成了学校图书馆的常客,从各种诗集到文学作品全方位涉猎,写出一篇篇习作,用笔问的方式去请教学生和老师。她面孔丑陋但笔迹秀丽,言语不清但举止文雅,人们慢慢从惊奇到感动,再从感动到惊奇:一个残疾人在写诗了!

  妈妈四处宣传说:“俺闺女会写诗呢……”

  妈妈又带着女儿到处拜师,请人为她修改诗作,她的诗就是通过这种渠道“发表”的,发表在一个又一个“老师”的心上,发表在小报和网上……她的老师有小学生、中学生、教师、同事、邻居、路人……接着,有人主动到家里来看她:区里的宣传部干事、文化馆的老师、网上论坛坛主,记者、作家、艺人、网友……

  十几年过去了,在黄河边这方土地上,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有一对“诗人母女”,她们就在民间、网上、“老师”们的心里。这对母女把两颗心与太阳连接起来,让人们看见——她们的生命也是一首诗,就在太阳上挂着!

  还会有更多人看见这首“诗”的——权翠玲和她的妈妈张秀琴。

  文:张鸣跃

  (叶开摘自《小小说月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