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本书对您的职业生涯影响最大?

  • 来源:培训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09-09-18 14:11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知识的源泉。读一本好书,会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作为成功的HR工作者,在他们的人生中,读书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本期,我们邀请了4位HR,谈谈影响他们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一本书。

  参与本期圆桌讨论的嘉宾分别是国美电器人力资源中心副总监赵克欣,奥康集团人力资源中心高级总监、奥康大学执行校长江兴华、摇篮网人力资源总监张,和腾讯学院副院长马永武。

  国美电器人力资源中心副总监赵克欣

  影响最大的书《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回顾所有曾认认真真读过的书,要说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恐怕非彼得·德鲁克先生所著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莫属。

  彼得·德鲁克先生一生从事于教书、著书和咨询事业,终身著书39本,奠定了现代管理学的基础,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有“大师中的大师”之称。2002年6月,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就是这位大师,以其超越时空的管理思想,通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让我受益无穷,懂得理性面对职场风云。

  书中认为,今天的职场有两种需要:对组织而言,需要个人为其做出贡献;对个人而言,需要把组织当成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平台。只有管理者的有效性,才能使这两种社会需要相辅相成。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这是组织聘用管理者的唯一原因,而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只需要简单的5个步骤就可以做到:

  第一步,记录好时间的使用情况,消除没有成效的时间浪费;

  第二步,管理者应把眼光集中在贡献上,重视的是目标和结果;

  第三步,充分发挥人的长处,包括上级、下级和自己的长处;

  第四步,要事优先,确保管理者的终极产品——组织绩效;

  第五步,有效决策,培养自己有效决策的行动规范。

  就是通过对这简单5个步骤的反复自我训练,慢慢地发现,无论自己在沃尔玛百货还是在国美电器的工作岗位上,越来越善于集成整合资源,对于负责的新业务也能越来越快地创造出成果,更为重要的是,自己所带领的团队能够获得清晰完整的工作指引,团队成员进步非常迅速,反过来又进一步奠定了业务成果辈出的基础,良性的绩效循环,自然也推动个人职业生涯的不断成长。

  奥康集团人力资源中心高级总监、

  奥康大学执行校长江兴华

  影响最大的书《竞争战略》

  读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一书,让我对人才资源工作如何服务企业战略有了更深刻的领会。

  “聚焦产生爆炸力”,这就是战略赋予企业决策的最大魅力——战略决定企业的成败。最近有三位从广东、上海、香港飞过来的重量级高管求职于奥康,我与总裁、副总裁们分别与他们就企业各个方面的话题进行了深入了交流。当谈起战略管理时,大家都认为企业大了,战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回过头来,我们来看本文的第一句话,其实,企业与做人是一样的,明确的目标及聚焦的力量,会造就一个伟大的人,也会造就一家伟大的企业。

  培训是打造战略认同的重要环节。企业战略的本质特征存在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注定了岗位、级别不同导致有一部分人对战略不了解、不理解与不认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奥康投资千万打造奥康大学,贯彻战略,渗透企业文化,培养精英人才。只有不断吸收新的、被市场多次验证成功的科学理论才能打破旧思想,进而解决企业在实现战略目标过程中的种种障碍。新的五年战略目标的确定,让每位员工都重新确定了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价值,也使奥康大学四大学院确立了新的工作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会以敏锐而独到的视觉洞察整个系统,调动一切内外资源为战略执行、战略纠偏把脉,将奥康各个部门作为自己的客户对象来开展咨询和培训活动,推动事业健康高速发展。

  摇篮网人力资源总监张昉

  影响最大的书《职业规划》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程社明先生的《职业规划》,这本书从他本人的成长历程展开论述,详细阐明了作为雇主——企业,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他提出了鲜明的观点,企业有责任关心和指导每一位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

  第一次细细读过这本书,在2000年初,当时,我还仅仅是天极网的全国人力资源经理,工作的重点是招聘和绩效。在那个时代,互联网行业以快速膨胀的趋势发展着,大量喜爱互联网的人员应聘这个行业的工作,而每一家互联网企业,也在竭尽全力地打造自己企业的知名度、创造企业的业绩。对于员工如何与企业共同成长以及如何关心和指导员工的职业生涯,不仅我们这样的人力资源经理无暇思考,老总们似乎也从来没有想过。这本书,除了带给我新鲜感之外,就是强烈的震撼,我甚至曾经努力地去搜寻那些可以关心和指导员工的企业,期冀可以去那样的企业从事指导员工职业生涯的工作。但是,我当时得到的反馈信息是只有医药行业的外企有这样的职位,而且是虚职,因为这个岗位的人很难创造绩效,因此多是做不了很长时间就被置换了。

  第二次学习这本书,是2003年,当时我在某大学兼职讲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课程的名称是《战略人力资源》,中间的几个章节,详细讲授了企业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责任,《职业规划》这本书中的几位主人公的职业生涯发展历程显然成为了我的最佳案例。

  第三次翻出这本书,是2005年末,那时我加入了天涯网,作为天涯的人力资源总监,我在思考,除了绩效管理、常规培训之外,如何更好地帮助企业的员工成长,如何创造企业更强的凝聚力。这个时候,我也欣喜地发现,社会上,关于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讨论越来越多,而且出现了一个新的岗位,叫做职业生涯规划师。我发现,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企业开始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他们开始关心和指导员工的职业发展。

  回顾“职业生涯发展”这样的理念,从被人了解到成为学习材料继而发展成为企业和社会的关注重点,我欣喜地看到,在我脚下的这块土地上,企业越来越“以人为本”,重视培养人才,规划人才的发展,真真实实地体现了社会的进步。

  腾讯学院副院长马永武

  影响最大的书《学习力》

  作为一个从事企业员工学习与发展工作的人,我一直深信企业学习文化的构建和组织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是任何企业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但经常困扰我的一个问题是:组织的学习力到底指什么,如何能将一个企业发展成学习型组织?相信很多同行也遇到过同样的困扰。

  几年前,我有幸读到由杨国安教授和大卫·欧瑞奇先生合著的《学习力——创新、推广和执行》一书,我惊喜地发现,我所思考的问题,在该书中大多都可以找到答案!

  先谈内容,本书逻辑非常清晰,先讲有关组织学习力的相关概念,使大家的理解得以同步,也在开篇伊始,给读者一个总体的关于这门学科的定位;这为后面具体介绍方法和实践作好学术铺垫,不会让人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感。随后,本书渐入主题,开始谈论组织学习的四大学习方式:实验学习、提升学习、标杆学习和不断改良。接下来的第三章到第六章,是全书的核心,也就是书名所提到的建立组织学习的三项构件:创新、推广新意以及找出并克服学习的障碍。随即,作者以大篇幅进行了两个大的案例研究:GE和中欧商学院,让人对于组织学习力建设有了更直接的标杆借鉴。最后,作者再一次将目光从具体的运作提升回组织整体学习战略制定这一高度,似乎是带领读者又重新温习一下前面所讲过的所有内容。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补充性地提供了大量的清单(checklist)、表格等工具。该书确实是当下中文版有关组织学习中难得的佳作,掩卷颇感受益匪浅。

  再谈内容之外的收获,该书给我留下很深印象并会影响到我的思考和工作习惯的还在于:第一,通篇读完,你会体味到作者思路与治学方法的严谨和体系化,既有理论框架的提出,又有实例研究的演绎和验证,既有正面说应该如何做,还有反面谈障碍和困难,这样,既教给你方法论,也颇具实操性。概言之,这本书给我树立了一个如何做学问的标杆;第二,书中对案例研究的深入,这也是让读者特别受益之处,特别是那两个案例:既介绍了他们是如何做的,也分析了为什么这么做会成功,而且,如何做,也是从不同侧面和层次,很有条理地介绍和分析。如同笔者曾聆听杨教授的课程一样,他对讲述的案例,很少泛泛而谈,由于他了解得深入,分析得透彻,因此经常会让你得到意料之外却情理之中的收获。我们平日的工作里,也往往会做些案例调查和研究,通常很难做到这般深入与透彻的了解和分析。

  此外,我也曾有幸与杨国安老师有过工作上的请教与交流,能感觉到他的治学和工作与本书的风格非常一致,既有理论探索,又对企业实际进行非常深入研究,给出的解决方案,既有高度,又具操作性。这便正是我职业生涯里一直追求的。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