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出鬼没 万夫莫敌——美陆军情报支援特遣队
- 来源:轻兵器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情报,特遣队,陆军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2-09 14:47
成军历史与任务编制
陆军情报支援特遣队(Intelligence Support Activity,简称ISA)的成军历史可追溯至1980年,当时因为“鹰爪行动”(是美国政府于1980年4月24日,为解救被伊朗政府扣押的53名人质而采取的一次军事行动)的失败,美军高层痛定思痛,开始认真讨论专职特战情报单位成立的必要性,希望建立专门的情报支援部队以强化美军的特战情报收集与判断能力,避免惨痛悲剧再次上演。
当时,情报支援部队以野外作战群(Field Operations Group,FOG)的名义成军。美陆军希望FOG能够深入目标区,为特种作战人员和上级指挥部门提供第一手观察资料和人员情报,借此弥补依赖技术获得情报的不足。
FOG成军之后不久原本计划派往伊朗,支援第二次解救驻伊大使馆人质的信赖运动作战。后来因为任务宣告中止,加上计划用来执行渗透任务的YMC-130运输机尚未完成战备,FOG放弃了首次实战任务。但这并没有影响FOG的重要性,事实上,正是由于连续几次的伊朗人质解救作战计划,让美军高层更加重视特战情报单位在未来特战任务中的关键作用。因此在1981年3月3日,原本作为临时特遣队编组的FOG正式升格为编制内单位,并将名称改为ISA,主要任务是为美军甲级特勤队反恐和其他高机密任务收集所需情报。
ISA和传统情报单位最大的不同在于,能够提供特战任务最需要的情报,例如渗透路线和作战支援协调,而不是像传统情报单位那样只能提供概略分析和建议。换言之,ISA结合了特战和情报系统的双重能力,能够为特种部队提供更直接有效的情报支援。
ISA成立之后,根据任务需要,将人员编制扩编到100人。为了保持机密性,其拥有自己的预算额度,可免去在传统预算编列审查时,暴露任务内容和单位性质的风险。
不同于其他以作战为主要任务的特种部队,ISA的主要编制可分为队部、信号情报队、作战队和情报分析队。为了避免部队名称暴露任务性质,ISA下辖单位的名称每年都会改变,减少了任务外泄的可能性。
炼就文武双全的特战技能
由于编制和一般特种部队不同,ISA对于人员选拔的条件也和其他特种部队不同。特别是信号情报队和情报分析队,因为需要分析和收集各种不同情报,因此对于语言能力的要求特别高,候选者至少需要能够熟练掌握两种外语。
除了“文”的要求外,ISA在体能战术方面同样要求苛刻,所有队员都必须通过等同于绿色贝雷帽的训练标准,另外还有一连串的背景调查和心理测验。候选者成功通过这些测验后,也只是取得了作战训练(OTC)的资格,还必须进一步接受专精的技能训练和考核,之后才能成为正式的ISA队员。
在训练时,ISA特别注重队员的渗透技巧、伞降能力、攻击/防御性驾驶训练能力、单兵自卫技能、战伤救护能力、摄影和电脑操作技能等。之所以重视队员的摄影技能,是因为当队员渗透进入敌军大后方发现有价值的情况时,必须能够以最佳方式捕捉到目标的影像细节,而不是像拿傻瓜相机一样按快门了事。
由于ISA强调渗透技巧,因此队员们要接受多种载具的驾驶训练,其中还包括飞机驾驶训练。为了有效操控各式民用飞机,ISA队员都必须取得美国民航机驾驶执照。在美国,取得民航机驾驶执照的要求是,除了能驾驶飞机,还能够担任地勤维修或其他相关工作。ISA的意图是使队员们拥有在全球任何一家航空公司工作的资格,让他们有更多合法的掩护身份,能够自由进出敏感地区。
历次重大行动显战绩
1981年,一名服务于北约南欧司令部的美国陆军准将被意大利红色旅绑架。为了找出人质位置,ISA出动了信号情报队,利用直升机和地面监听站同步对意大利红色旅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定位,成功找出了位于意大利境内的好几个红军旅据点。这些情报后来转交给意大利军方特勤队,从而成功地在1982年1月28日救出这名军官。
除了军事任务外,ISA还曾经支援过在东南亚搜寻美军战俘的非官方任务。该任务由美军特种部队退役军官领导,计划潜入老挝突击一座可能关押美军战俘的劳改营。但后来美国政府考虑到外交形象和任务失败的可能性,下令ISA中止任务支援。
过去,ISA队员几乎个个都隐姓埋名,加上身兼情报收集与分析的多重身份,因此在特种部队的协同中鲜少公开曝光。但是在“9·11”事件之后,美国情报单位开始全力收集有关恐怖分子的情报资料,而长久进行反恐情报收集的ISA,自然也渐渐走向公开。
2002年,一支由ISA派出的渗透小组,协同三角洲部队和海军特战发展群深入阿富汗山区,进行持久自由作战行动的前期准备。该渗透小组由具备中亚语言专长的队员组成,除了充当其他特种部队的翻译之外,还负责建立观察点,测绘当地详细状况,和部落长建立良好关系。这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后来帮助美军第10山地师和第101空降师在进驻阿富汗作战时避免了很多无谓伤亡。
ISA在2003年追捕萨达姆家族的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当时ISA配属于第20联合特战分遣队,编制内的其他单位除了三角洲部队和海军特战发展群之外,堪称陆航特战王牌的特战第160航空旅也是协同作战单位之一。第20联合特战分遣队的主要任务是擒拿萨达姆,ISA利用语言和情报专长,有效渗透到萨达姆家族残部,配合金钱收买,终于在“红色黎明作战”中抓到萨达姆,成功解决了美军进攻伊拉克的心腹大患。
在2011年5月2日暗杀本·拉登的行动中,ISA和中情局特别行动处联手执行渗透任务。在突击行动中,ISA派出具有语言专长的队员随行,进行第一时间情报收集和审讯,最终确定了本·拉登位于巴基斯坦境内藏身处的详细位置。
目前ISA的主要任务范围仍在中东地区,所使用的装备和其他特种部队大致相同,不过除非万不得已,其不会与敌主动交火。另外,在远东和中亚地区,据称也有至少一支ISA小型分遣队就地待命,以便遇有突发状况发生时能够及时提供情报支援。
由于ISA在反恐战争中的突出表现,现在几乎只要联合特战司令部有重要作战行动,其都会参与。因为出战频率提高,其部队名称变动的次数也更加频繁,比如目前该单位的已知最新名称已更换成陆军安全协调分遣队。但不论名称如何变动,ISA的主要任务未变。
对于特战任务来说,ISA深入敌后提供的特战情报是无价之宝,他们所获得的第一手情报令执行任务的特战人员胸有成竹,而不必从未亲身涉险的情报官员根据第二手报告所作出的模糊建议中进行选择——这正是ISA存在的重要意义所在。
编辑/王晓西
□立坚 王岐朋 改编自《军事家》
……
陆军情报支援特遣队(Intelligence Support Activity,简称ISA)的成军历史可追溯至1980年,当时因为“鹰爪行动”(是美国政府于1980年4月24日,为解救被伊朗政府扣押的53名人质而采取的一次军事行动)的失败,美军高层痛定思痛,开始认真讨论专职特战情报单位成立的必要性,希望建立专门的情报支援部队以强化美军的特战情报收集与判断能力,避免惨痛悲剧再次上演。
当时,情报支援部队以野外作战群(Field Operations Group,FOG)的名义成军。美陆军希望FOG能够深入目标区,为特种作战人员和上级指挥部门提供第一手观察资料和人员情报,借此弥补依赖技术获得情报的不足。
FOG成军之后不久原本计划派往伊朗,支援第二次解救驻伊大使馆人质的信赖运动作战。后来因为任务宣告中止,加上计划用来执行渗透任务的YMC-130运输机尚未完成战备,FOG放弃了首次实战任务。但这并没有影响FOG的重要性,事实上,正是由于连续几次的伊朗人质解救作战计划,让美军高层更加重视特战情报单位在未来特战任务中的关键作用。因此在1981年3月3日,原本作为临时特遣队编组的FOG正式升格为编制内单位,并将名称改为ISA,主要任务是为美军甲级特勤队反恐和其他高机密任务收集所需情报。
ISA和传统情报单位最大的不同在于,能够提供特战任务最需要的情报,例如渗透路线和作战支援协调,而不是像传统情报单位那样只能提供概略分析和建议。换言之,ISA结合了特战和情报系统的双重能力,能够为特种部队提供更直接有效的情报支援。
ISA成立之后,根据任务需要,将人员编制扩编到100人。为了保持机密性,其拥有自己的预算额度,可免去在传统预算编列审查时,暴露任务内容和单位性质的风险。
不同于其他以作战为主要任务的特种部队,ISA的主要编制可分为队部、信号情报队、作战队和情报分析队。为了避免部队名称暴露任务性质,ISA下辖单位的名称每年都会改变,减少了任务外泄的可能性。
炼就文武双全的特战技能
由于编制和一般特种部队不同,ISA对于人员选拔的条件也和其他特种部队不同。特别是信号情报队和情报分析队,因为需要分析和收集各种不同情报,因此对于语言能力的要求特别高,候选者至少需要能够熟练掌握两种外语。
除了“文”的要求外,ISA在体能战术方面同样要求苛刻,所有队员都必须通过等同于绿色贝雷帽的训练标准,另外还有一连串的背景调查和心理测验。候选者成功通过这些测验后,也只是取得了作战训练(OTC)的资格,还必须进一步接受专精的技能训练和考核,之后才能成为正式的ISA队员。
在训练时,ISA特别注重队员的渗透技巧、伞降能力、攻击/防御性驾驶训练能力、单兵自卫技能、战伤救护能力、摄影和电脑操作技能等。之所以重视队员的摄影技能,是因为当队员渗透进入敌军大后方发现有价值的情况时,必须能够以最佳方式捕捉到目标的影像细节,而不是像拿傻瓜相机一样按快门了事。
由于ISA强调渗透技巧,因此队员们要接受多种载具的驾驶训练,其中还包括飞机驾驶训练。为了有效操控各式民用飞机,ISA队员都必须取得美国民航机驾驶执照。在美国,取得民航机驾驶执照的要求是,除了能驾驶飞机,还能够担任地勤维修或其他相关工作。ISA的意图是使队员们拥有在全球任何一家航空公司工作的资格,让他们有更多合法的掩护身份,能够自由进出敏感地区。
历次重大行动显战绩
1981年,一名服务于北约南欧司令部的美国陆军准将被意大利红色旅绑架。为了找出人质位置,ISA出动了信号情报队,利用直升机和地面监听站同步对意大利红色旅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定位,成功找出了位于意大利境内的好几个红军旅据点。这些情报后来转交给意大利军方特勤队,从而成功地在1982年1月28日救出这名军官。
除了军事任务外,ISA还曾经支援过在东南亚搜寻美军战俘的非官方任务。该任务由美军特种部队退役军官领导,计划潜入老挝突击一座可能关押美军战俘的劳改营。但后来美国政府考虑到外交形象和任务失败的可能性,下令ISA中止任务支援。
过去,ISA队员几乎个个都隐姓埋名,加上身兼情报收集与分析的多重身份,因此在特种部队的协同中鲜少公开曝光。但是在“9·11”事件之后,美国情报单位开始全力收集有关恐怖分子的情报资料,而长久进行反恐情报收集的ISA,自然也渐渐走向公开。
2002年,一支由ISA派出的渗透小组,协同三角洲部队和海军特战发展群深入阿富汗山区,进行持久自由作战行动的前期准备。该渗透小组由具备中亚语言专长的队员组成,除了充当其他特种部队的翻译之外,还负责建立观察点,测绘当地详细状况,和部落长建立良好关系。这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后来帮助美军第10山地师和第101空降师在进驻阿富汗作战时避免了很多无谓伤亡。
ISA在2003年追捕萨达姆家族的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当时ISA配属于第20联合特战分遣队,编制内的其他单位除了三角洲部队和海军特战发展群之外,堪称陆航特战王牌的特战第160航空旅也是协同作战单位之一。第20联合特战分遣队的主要任务是擒拿萨达姆,ISA利用语言和情报专长,有效渗透到萨达姆家族残部,配合金钱收买,终于在“红色黎明作战”中抓到萨达姆,成功解决了美军进攻伊拉克的心腹大患。
在2011年5月2日暗杀本·拉登的行动中,ISA和中情局特别行动处联手执行渗透任务。在突击行动中,ISA派出具有语言专长的队员随行,进行第一时间情报收集和审讯,最终确定了本·拉登位于巴基斯坦境内藏身处的详细位置。
目前ISA的主要任务范围仍在中东地区,所使用的装备和其他特种部队大致相同,不过除非万不得已,其不会与敌主动交火。另外,在远东和中亚地区,据称也有至少一支ISA小型分遣队就地待命,以便遇有突发状况发生时能够及时提供情报支援。
由于ISA在反恐战争中的突出表现,现在几乎只要联合特战司令部有重要作战行动,其都会参与。因为出战频率提高,其部队名称变动的次数也更加频繁,比如目前该单位的已知最新名称已更换成陆军安全协调分遣队。但不论名称如何变动,ISA的主要任务未变。
对于特战任务来说,ISA深入敌后提供的特战情报是无价之宝,他们所获得的第一手情报令执行任务的特战人员胸有成竹,而不必从未亲身涉险的情报官员根据第二手报告所作出的模糊建议中进行选择——这正是ISA存在的重要意义所在。
编辑/王晓西
□立坚 王岐朋 改编自《军事家》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