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真管理”

  • 来源:经理人
  • 关键字:企业管理,经理人,经营
  • 发布时间:2012-03-29 13:23

  多年来,关于管理我们犯了两大错误。

  第一,认为“管理=经理的工作”,忽略了“管理=体系+经理”,代价是什么?经理人裸体工作导致经理之间的冲突不断,不仅使企业长期对个人依赖,也产生了管理封闭和不可持续性。

  第二,认为“企业管理=公司管理”,忽略了“公司管理=公司制度合规+经营竞争有力+管理创新持续”。脱离了公司制度和竞争有力的经营机制,使企业管理“神化”、“泛化”。

  立足30年的管理原点,一面修正“公司化管理”,一面实现“市场化治理、系统化经营、正轨化控制”,必须完成下列转变。

  第一,告别盲目,严谨整合“管什么理什么”,塑造公司化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融入经营体系,并超越经营体系,使管理体系成为业务运营的不断成长的架构。从微观上来讲,经营体系的实质就是“机会+资源”,要经过“开发机会、整合资源、搭建系统、持续改善”才能实现经营规模和收益。而管理体系呢?是计划(Planning)、作为(Doing)、检查(Check)、活动(Action)。

  整合资源,将资源细分为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物料资源、信息资源,并逐渐形成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财务资源管理体系、物料资源管理体系、信息资源管理体系。

  整合系统,如何把资源与机会对接呢?企业建立生产与供应链体系来把物料做成产品,建立服务与客户关系体系来把问题转化为客户体验。但这两大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解决好与上述各职能体系的关系,比如部门墙问题等等。

  最后持续改善,如何提高这个经营体系的质量、成本、效率、节约、周转等问题呢?就需要持续改善系统来解决这一问题。

  随着经营体系的成长,计划也逐步演变为生产计划体系、研发计划体系、销售计划体系等各类职能必备的子系统;

  作为,逐步演变为职位体系,确保个人和团队的作为,为管理需要诞生组织管理体系;

  检查,逐步分为所投入的资源数量和质量检查(省)、过程效率检验(快)、行为结果检查(多)、周边影响的检查(好)等制度,为管理而诞生绩效评价体系;

  活动,逐步演化为流程体系确保顺畅,避免问题的制度体系,而管理流程与制度体系以诞生企业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

  第二,提升经验,科学设计“怎么管怎么理”,这是实现全球化公司的要求。

  很多一线经理人员感觉管理很复杂,但其实他们的认识还是很浅。管理体系建设须从“六层深度管理”入手。第一阶段:理念构架阶段,中国企业导入理念、技能,通过学习、体验升华为组织结构;第二阶段:流程制度阶段,使用文件、办公软件和个人零散的信息支撑着畸形规则;第三阶段:技术工具阶段,使用组织技术和模板管理方法、资源和技能等;第四阶段:指标数据阶段,使用系统管理软件升级管理知识和技术等级;第五阶段:问题案例阶段,整合形成独立管理智慧;第六阶段:并行阶段,使用全球企业培养的管理人才。

  《坐标:未来领袖企业的管理变革》

  佟景国(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年1月第一版

  定价:65元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