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浮生记

  • 来源:电视指南
  • 关键字:清朝宫廷剧,后宫,甄嬛传,陈建斌
  • 发布时间:2012-04-28 15:00

  2011年的电视剧市场被比作“大辫子”的一年,一点也不为过。各种题材的清朝宫廷剧,如雨后春笋般向观众袭来,各种穿越、恶搞、逗乐,各种海誓山盟、你情我愿为爱而生。渐渐地,观众已经习惯并忘却了那个拥有满清十大酷刑,处处阴谋算计、不死不休的清朝,《甄嬛传》作为2012年首部清廷古装大戏,将观众重新带回那个真实、生动的紫禁城。

  《甄嬛传》讲述的是清朝雍正年间,生于官宦之家的甄嬛(孙俪饰)与好姐妹眉庄(斓曦饰)、陵容(陶昕然饰)奉命参加选秀,无意中甄嬛因相貌酷似先前皇后,加之出众的智慧和才气被皇帝选中,自此留在后宫,开始了她大起大落、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全剧围绕着入宫后的甄嬛与眉庄、陵容三姐妹关系的逐渐演变而展开,描写出甄嬛在皇后(蔡少芬饰)与华妃(蒋欣饰)两派势力之间的艰难周旋,通过讲述她在宫中多次遭人暗算而几度险些丧命的惊险经历,以及她与果郡王(李东学饰)在患难中相亲相爱却不能心遂所愿的悲惨结局,将后宫与前朝盘根错节、复杂多变的关联和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

  《甄嬛传》所表现出的真实建立在众多实力派演员的精彩诠释之上。孙俪在剧中饰演的甄嬛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单纯少女,成长为一个善于权谋的深宫妇人,最终成为一朝太后。而首次扮演皇帝的陈建斌,将一个真情流露又心态诡谲的皇帝演绎得淋漓尽致。蔡少芬一改以往正面而干练的形象,饰演一个内心复杂、扮相雍容华贵的皇后。此外刘雪华、李天柱等老戏骨的倾力加盟,以及蒋欣、李东学、斓曦、陶昕然、颖儿等新秀的精彩演出也为该剧增色不少。

  该剧导演郑晓龙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古装戏不是“鼓吹戏”,自己拍这部剧就想拍出点批判色彩,不仅是对封建社会的一种批判,更是对这种社会制度下扭曲人性的一种抨击。他还毫不讳言地指出,当下很多古装剧的情节设置小儿科,甚至达到了“弱智”的地步。作为与当下古装戏背道而行的《甄嬛传》,将清朝后宫作为一个特殊世态的缩影,聚敛了整个尘世的浮华、欲望以及无奈,而此间冷暖也只有生活在其中的人自知自识,这与当下泛滥的“借古装而言情”的戏形成鲜明的对比。

  陈建斌 戏要靠细的积累

  电视指南:你饰演帝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这次饰演“雍正”有何不同?

  陈建斌:其实我在拍《三国》时,只有前朝戏,没讲后宫,我建议过加后宫的戏,还有展现曹操是政治家、军事家以外,再加些表现他文学家的戏份,但碍于篇幅有限都没展现,我就不太满足。虽然曹操和雍正是两个人,但对我来说,《甄嬛传》里的雍正可以把一个帝王的另外一面展现出来,这样帝王的生活就相对完整了。

  电视指南:你如何看待雍正与嫔妃们在那个年代的情感?

  陈建斌:人一旦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其他人就不可能跟他有平等的关系。雍正跟嫔妃之间因此也无法是真正的知心爱人,但他也是普通人,他渴望体验去掉权力后男女之间最纯粹的情感,就是这种对普通人不难得到的东西对他来说反而不可得。这就注定了他的内心一定是孤独的。甄嬛也是如此,最终成为皇太后,得到了最高权力。从世俗来看,她获得了想要的东西,她成功了,但她内心得到幸福和满足了吗?显然没有,因为在奋斗的路上,她最终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她已经不是从前的她。

  电视指南:对你来说,饰演“雍正”这样的角色会有难度吗?

  陈建斌:在演之前我得先说服自己是雍正,怎么说服呢?我与他的差别比我和曹操的差别还大。曹操,小人物的奋斗史,大多数人都能体会的经历;雍正,用现在的话说是“富二代”、“富三代”,这种出身我根本体会不到。我就看他的资料,知道他年轻时有个绰号,叫“冷面王”,这个人很严肃,很内敛,不苟言笑,还有他脾气很急躁,有时候会按捺不住。他的父亲给他写了四个字:戒急用忍。很巧合,接《甄嬛传》之前,我给自己也找到了一样的条幅。因为我也是个急脾气,年龄大了会带来很多负面情绪。我看到这个一下子找到了共同的东西。

  电视指南:就是所谓和角色的契合点?

  陈建斌:对,但要找到戏中的感觉,还是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戏是要靠细的积累,比如增肥、造型都是所谓的“细”。

  电视指南:为角色增肥、减肥这些对演员来说牺牲挺大的,记得之前在拍《三国》时你是增肥了。

  陈建斌:当时拍《三国》时增肥了20多斤,我所有的裤子都穿不了,皮带扣不上,后来的两年多一直在减,但是增肥容易,减肥太难了。去年拍《甄嬛传》的时候是刚减掉10斤时的状态,确实胖点儿。现在要想再重新回到年轻英俊时的我是很不容易的事了。

  电视指南:观众和小说迷对于你所演的“雍正”的外貌体型有所质疑,这点会不会对你造成困扰呢?

  陈建斌:我的概念里写的是:胖瘦不重要,健康最重要,合适最重要。还有一个原因是郑晓龙导演的,他才会选择我;如果不是他导,我可能不会拍。我没看过小说,我拿到的只有剧本,我是按照剧本去演的。小说迷们有着自己的想象,不管历史上怎么回事儿,但到我这儿了,我得先按照我的标准来,至于他们的要求,我不能满足他们了,只能让他们留着美好的想象了。

  郑晓龙

  一部把美毁灭的悲剧

  电视指南:当下古装剧,尤其是“后宫”题材的特别多,而且都围绕“雍正”来说事,您当初拍摄《甄嬛传》的初衷是什么?

  郑晓龙:如果把皇宫拍得阳光灿烂,让皇帝风流潇洒,后宫佳丽美艳安逸;如果把封妃当嫔作为一件光荣而幸福的事,将宫廷戏全部偶像化,实际上是违背历史、违背人伦,也违背了人性最基本的准则。我希望观众能够通过《甄嬛传》中悲惨的人物命运感受到强烈的批判精神,不再把阴暗吃人的宫廷当作向往的地方,不再被某些宫廷戏误导,想穿越回到古代。

  电视指南:之前您的作品像《渴望》、《金婚》、《四世同堂》这些都拍得很写实,您在拍《甄嬛传》也将这样的网络小说拍出了正剧的范儿,还是希望还原并尊重真实的历史吗?

  郑晓龙:对,《甄嬛传》更注重表现史实,其实原书不仅故事好看,而且有厚重的历史感。我希望这是一个具有厚重历史感的戏,相对原著,我们做了些改编,所要体现的是封建制度对人性的摧残。

  电视指南:其实小说里面还是有很多类似偶像剧的元素,您有考虑过吗?

  郑晓龙:小说确实有很多偶像剧的东西,里面的一些东西我是保留了,但我没想把《甄嬛传》拍成一部宫廷偶像剧。比如甄嬛和皇帝一开始的情感,还有和果郡王的情感。我希望最后拍成的电视剧能落地,它要有人文精神关照,同时带有批判精神,这样才会有厚度,观众不会把电视剧当成小孩子过家家的故事。

  电视指南:小说原本是架空的大周王朝,不像别的宫廷剧都是戏说,您却坚持要将它“落地”,是为什么?

  郑晓龙:之所以安排一个具体的朝代,是为了让故事真实,而这个“真实”,又不仅仅是一个朝代定位能解决的,必须在创作上具备严谨的史学态度和正确的历史观,在拍摄的过程中,宫廷礼仪、典章制度,包括行为动作都力求符合朝代特点。电视指南:《甄嬛传》并没有简单停留在揭露层面,而是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和批判性,这是跟其他后宫戏不同的地方,这点您是怎么考虑的?

  郑晓龙:古代皇帝不可能是痴情种子,政治制度使然,个人情感又存乎几多!因而现在很多电视剧过度渲染帝王的至情至性,是脱离真实的,是对观众的误导。我拍了一部悲剧,一部把美毁灭的悲剧,希望观众感受到其中强烈的批判精神。

  电视指南:您眼中的雍正和甄嬛是什么样的呢?

  郑晓龙:雍正大家都知道,康乾盛世,他是一个非常勤政的皇帝,很节俭,这一辈子批的折子平均每天8000字。他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帝王,不可能把情感给女孩,这是一个本质的真实。皇帝娶老婆干吗?为绵延子嗣,这是政治制度需要,他是世袭制,他需要更多人,也需要选出接班人。世袭的政治制度也决定娶那么多女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每个人表面上锦衣玉食,但都战战兢兢地生存。而甄嬛从一个青春,又有点不熟悉宫廷生活的单纯女孩到最后的变化,这个人有真情的一面,渴望自由,皇帝可能更喜欢。后来甄嬛回到皇宫以后很多人还是很牛,她就挨个收拾,后面复仇的故事很像《基督山伯爵》。

  电视指南:您是怎么找到孙俪和陈建斌来演的?对他们有一个怎样的要求?

  郑晓龙:我经常跟建斌说,要“落地”,不要“飞起来”。“飞起来”完全不符合历史的真实性和人物的逻辑。雍正本身的性格,是由其皇上的特殊地位决定的,比如,剧中陈建斌从来不把手伸到别人手上,都是他伸出手,别人把手放他手上。因为他是皇上,是九五之尊,他不能轻易地哈哈大笑、喜形于色。陈建斌必须要演出皇上的威严。尽管雍正很勤政,但是他也搞文字狱,很残暴。后来我在剪片的时候,越剪越喜欢他的表演。孙俪对戏的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物的变化”对她来说是巨大的难点,甄嬛从一个不谙世事、善良单纯的小女孩儿,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接触了宫里的是是非非,是逐步变化的。把这个变化演出来,直到变成心机颇深的太后,对孙俪来说是很大的挑战。而且,《甄嬛传》的情感追求爆发力,孙俪的确非常敬业,片中有爆发力的情感戏量太多了,她演得很辛苦。

  战菁一

  真心被“流朱”感动

  曾在《医者仁心》、《我的兄弟叫顺溜》、《网球王子》、《金凤花开》等多部热播剧中有过精彩表演的战菁一,此番在《甄嬛传》中出演甄嬛身边的贴身侍女“流朱”,被观众称为甄嬛的“贴心小棉袄”。

  电视指南:对于流朱这个角色你有着怎样的理解?

  战菁一:流朱这个角色,相对来说是整个后宫里面最为单纯的女孩,她性格活泼,心思简单干净,后宫中尔虞我诈,奴才们趋炎附势,唯有流朱忠心为主,这是她最难得的地方。流朱从小和甄嬛一块长大,她所有的高兴和悲伤都是因为甄嬛,“小姐去哪我就去哪”,甄嬛受到惊吓,流朱伶牙俐齿哄得甄嬛开心,甄嬛受到委屈,流朱就快人快语为甄嬛打抱不平。她极少为自己考虑。

  电视指南:这部戏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战菁一:最吸引我的还是这个工作环境非常单纯,因为都是一帮年龄相当的单纯的女孩在一起,大家也喜欢聊戏,一起揣摩戏中的角色。加上郑导这个团队,在制作、剧本等方方面面都特别吸引我。而且我觉得这戏里每一个人物都非常好,每一个人都有独立的线,独立的人格和能够伸拉的地方,小说和剧本很扎实,每一个人物都是可以拎得起来的。

  电视指南:演到流朱死的那一幕,你是真的哭了吗?

  战菁一:流朱身上这种小人物惊人的爆发力让我感到十分震撼,我当时是真的被她的忠贞所感动。所以当时我并不是在表演,完全是一种自然的流露。当流朱倒下的那一刻,她流下的就是我自己的眼泪。

  电视指南:这是你拍摄中印象最深的戏吗?

  战菁一:算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场戏。后来我妈妈问我为什么那么快就撞上去了,为什么不再多思考2秒?我说不要了,如果再多那2秒可能我就冷静下来了。那条戏是一次过的。我本来想要求再来一次,导演说很好,一次就OK,我心里还有遗憾呢,也许导演觉得镜头里那条是最饱满的。

  电视指南:你之前说想和郑导合作一把,这回与郑导合作得如何?

  战菁一:郑导是特随和的一个导演,他给我很大的发挥空间。在片场休息的时候或是换场的时候,他都一边吃零食一边跟我们闲聊,给人很亲近的感觉,不会给我们太大的压力,也给演员创造了一个轻松的氛围。

  文/赵丹 图/北京电视艺术中心 设计/薛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