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水浒》,杂谈廉租房(下)
- 来源:银行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廉租房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5-23 13:50
(上接本刊2012年第三期)
美国“廉租房”兴起于“大萧条”时代,由当时罗斯福政府直接出面主持兴建,来解决那时的失业失房问题。而在相对稳定的时期,则是由联邦政府向开发商提供资金赞助,来间接支持建造“廉租房”的。这其中最大的项目,就是1986年联邦税务改革时设立的“Low Income Housing Tax Credit”(“低收入住房税务信用金支持”,简称LIHTC),它是由联邦税务局(简称IRS)根据各个州的常住人口情况,每年从联邦税收中拨出一定数量的钱,来支持各州的“廉租房”建设的。它的具体操作过程是这样:由计划建造公寓楼的开发商,向所在州管理住房金融的相关机构提交信用金申请,申请中要包含房屋的预算造价(但不含地价,不支持炒地皮)和计划留出的廉租单元总数,如果它们满足下列条件,就有可能赢得信用金支持: 一是计划开发的公寓楼中有至少20%或更多的单元将用于出租给人均收入在同一地区毛收入中间值50%以下的家庭。二是计划开发的公寓楼中有至少40%或更多的单元将用于出租给人均收入在同一地区毛收入中间值60%以下的家庭。
通常情况下,开发商一般总是尽量提高廉租单元比例,甚至到100%,来获取最大的信用金支持。此外,开发商还必须签字承诺:在这些单元出租时,其收费不能超过承租人最大合法收入的30%,即约1/3,也就是同一地区毛收入中间值的60%(非廉租单元不设租金上限),具体数目由美国“住房及城市建设部”(简称HUD,这里所有叙述均参考HUD的公开信息)根据家庭成员人数及各自收入情况调整而定。并且,这项廉租服务还必须提供至少15年或更长。满足上述所有条件,就可获得联邦信用支持;若有任何违反,则会受到惩罚,而保证这些条款被切实执行的具体执法单位就是HUD。以上支持政策,也同样适用于旧楼改造,但旧楼在申请时必须已使用了至少10年。
信用金支持款额的具体计算,是这样的:
先确定信用金支持率,这个比率由联邦税务局制定。
对新建工程或旧楼改造,若开发商筹集的资金中不含有任何可以免税的债券收益,则新建费用(或改建费用)部分的支持率是9%;购买旧楼部分的费用支持率是3.5%。若开发商筹集的资金中含有部分或全部可以免税的债券收益,则各部分费用的支持率一概是3.5%。
现在来做计算,假设一项廉租房工程,完全新建,预算总造价是500万美元,其中地皮费是100万美元,廉租单元比率是40%,不含任何可免税债券收益,则其支持额如下:
支持额=(500万美元-100万美元)*40%*9%=14.4万美元假设资金全是可免税债券收益,则其支持额变为:
支持额=(500万美元-100万美元)*40%*3.5%=5.6万美元
假设这是一项旧楼改造,其中购楼款是100万,同样不含任?何可免税债券收益,则其支持额为:
支持额=(500万美元-100万美元-100万美元)
*40%*9%+100万*40%*3.5%=12.2万美元
若上述计算款项超过了联邦税务局拨付给该州的年度总额,则以拨付总额为上限。
支持款可连续申请10年,申请时开发商必须出具相关的发票、收据和验证报告等等。若发现开发商违反廉租承诺,则新款停发,已付旧款视具体情况,要被部分或全部追回,其信用等级也会被下调,以后再难获得联邦财政支持。
根据HUD的材料,“LIHTC”项目在全美各地,从1987年到2009年,每年提供的税金支持平均达到80亿美元,已累计支持新建、改造了220余万个廉租单元。若以美国3亿总人口、家庭平均3口人计,则差不多覆盖了约2%的家庭。这一扶贫成绩,对照美国目前约15%的贫困率,显然不算斐然,当然更比不上大宋时的居养、安济工程了,但客观地说,也功不可没。
最后,来说一个收尾话题。读者还记得,在《水浒传》第三十回里,武松醉打蒋门神,义夺“快活林”。蒋被打服以后,武松要他依三件事,这其中第二件,就是要蒋去“央请快活林为头为脑的英雄豪杰,都来与施恩陪话”,而这里所说的“英雄豪杰”,其实就是快活林酒家附近较有头面的邻居。这些高邻请来以后,武松当众训斥了蒋的罪过,令其当面“交割了店肆”,并与众高邻“直吃得尽醉方休”。
武松邀请众高邻的目的,一是为施恩讨回面子,二是要他们当面见证“快活林”酒家的交割过程。这就是说,“快活林”房产权的交割,是要受其邻居的影响的。这样就牵扯出大宋的一条法律,这条法律名曰“亲邻法”,它是在北宋开宝初年,为规范民间私人房地产交易,限制恶性炒卖,由宋太祖赵匡胤亲自下令制定的,它规定:“应典卖、倚当物业,先问房亲,房亲不要,次问四邻,四邻不要,他人并得交易”(见《宋刑统》第13卷)。也就是说,北宋的一个业主,若想要卖掉他的房地产,得先从自己的亲戚问起,若无人问津,再到左邻右舍,直到这一干人等均签字画押表示不买以后,他才能拿出来上市。这样一来,他的卖价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试想:你先得向自己的亲邻叫卖,以中国的人际关系和近邻的消费水平,你又怎能叫得出高价?除非这一干人都为你做假,但那样的话难度可就高了,而且一旦被人告发,都得吃官司。无疑,这条法律照顾了中国的传统亲邻关系,抑制了房地产流通的完全商业化。
无独有偶,在当今美国的一些地区,也有一条和北宋“亲邻法”类似的法律,它主要是针对接受联邦政府支持的“廉租房”而定的,以首都华盛顿为例,这条法律名叫“租户购买机会”法(简称TOPA),制定于上世纪80年代。它的内容,无外乎就是说:这些廉租房,在招租时必须首先考虑穷弱者;而在出售时,也必须首先考虑他们!
它的具体内容是:一栋廉租楼,如果其业主(开发商)打算出售,则该业主必须书面通知每一位租住户,该通知必须包含以下信息:计划中的叫卖价和相关条件;现有租住户可优先购买的权力告知;是否已有第三方买家?若有,则必须附上购买意向合同;该楼现有的财务状况和平面图。
租住户们在收到通知后,可在45天内组成住户协会,选出代表,商讨并向业主返回买还是不买的信息;若已有住户协会的,则时间为30天。不参加的住户,则视其自动放弃权利。
在住户协会表示要买之后,即通过其代表和业主讨价还价,时间可长达120天。若120天后双方不能达成协议,则还可再延长120天;若达成协议,则进入具体解决贷款阶段,时间也可长达120天或更长。若不买,则业主全权处理。
在住户要买的前提下,对出售行为,租住户具有第一否决权(Right of first refusal)。也就是说:如果业主既和住户代表谈判,又和第三方买家洽谈,如果后者出价较好业主欲卖的话,则住户方具有第一决定权,一但否决,则业主还是只能回过头来和住户方好好协商,从而最终得出个有利于穷弱者的方案。
读者对比不难看出,上述当今美国的TOPA和北宋的“亲邻法”何其相似,它们都把一处房产有价出让的决定权,从业主身上剥离开来了,和“廉租房”本身一样,起到了至少在某一个地区,抑制房地产炒卖的作用,从而照顾了自己的弱势国民。而正是由于此类住房照顾,才使得1000年前领先于世界的大宋,和1000年后领先于世界的美国,在立国200多年以后都还没出现尖锐的国内矛盾。更绝妙者,被一些人称为“积弱积贫”的南北大宋,竟前后立国达300余年之久,其政治、经济、文化成果影响深远,创中国近古之冠军,这难道不值得后人深思吗?请想一想,一个连武大郎这样的弱者、石秀这样的破产户都能吃住不愁的社会里,就算有好汉聚义,那中间又会有几个真心坚决反皇帝的呢?
有人可能要说:“大宋的住房照顾政策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是的,我们当然要商品经济大发展了,但不赞成一切都商品化,特别是房地产,因为它牵涉到一个国家国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牵涉面广,因而绝对不能泛商业化。如果相反,则其结果必然是少数精英笑而多数民众愁的局面;必然是绝大多数国民在漫长的萧条时期里,为少数人在泡沫旺的时候炒下的烂账买单还债的局面。这一局面,我们在20多年前的日本和现在的美国都已看到了。现在的美国,因2008年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房市净值缩水平均达20%左右,一些地方房价退回到2002年的水平,虽经联邦政府两次救市,至今却难见明显起色,这就是把房子当做普通商品炒卖的恶果!
幸好,美国社会还存在着比较好的住房照顾制度,守住了商品经济的底线,因而在喧嚣的抱怨中,没有出现更大的社会动荡,就如同大宋的“店宅务”官房抑制了农民起义一般。
有读者可能要问:“现在不是有人在占领华尔街吗?”是的,是有的。事实上,笔者天天都能在公司附近看到这场运动,它的发生,也真巧,还真和国内热播《新水浒》的时间差不多。不过,正如“水浒聚义”是被文学作品夸大的一般,这场“占领”也被一些媒体夸大了。笔者注意到,它的参与者主要是一些失业的低技能蓝领工人,如同石秀那种破产人士。还没有、也不大可能出现如同柴进、卢俊义那样的高精人才参与其中;它也没有比较明确、具可操作性的诉求。因而,笔者认为,这场“占领”将主要是怨气排泄,甚或成为年轻人的嬉皮士运动,不会真有作为。
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如果一个国家的房地产发展失去了以“廉租房”为代表的照顾底线,则文学上的“水浒聚义”就很可能演化成现实中的烽烟。(续完)
张险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