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南海有点难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南海,渔业,海底文物,旅游
  • 发布时间:2012-07-20 14:15

  关于南海,我们还要等待多久?

  “南海争端”在今天愈演愈烈,发生在2012年四五月间的中菲“黄岩岛对峙”一度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中国南海的现状是什么?周边的“凶猛”邻国究竟在哪些方面捷足先登,抢占了先机?

  首先是渔业。2012年5月,本刊特约作者汤志斌深入南海,探访西沙赵述岛归来。赵述岛属于西沙群岛,一些海南渔民常住这里以捕鱼为生。几天时间里,作者与渔民们同吃同住,对岛上生活的心酸艰辛有了切身感受,当问及渔民们为何不离开西沙、离开赵述岛,向更为富庶的南海中沙、南沙进发时,渔民的回答竟然是“怕”和“不敢”--他们怕什么?是南海里的惊涛骇浪吗?答案显然不对,区区风浪怎么会吓倒这群“海上鲁滨逊”,他们真正担心的不是大自然,而是那些闯进南海并肆无忌惮的外国军警、渔船。“他们都合起来对付中国渔民”,渔民们对眼前状况满是无奈。而他们的生存状况也折射出今天中国南海渔业的现实--南海深处有财富,可暂时还拿不回来。

  其次是海底文物。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航道,历史上在南海“内沟”、“外沟”航线上沉没的商船不计其数,船上的遗物留存至今,早已价值连城。从上世纪80年代起,南海周边国家纷纷伸出“黑手”,打起沉船遗宝的主意来。他们一面盗捞,获取经济利益;一面蓄意破坏中国南海水下文化遗存,以销毁中国关于南海主权的历史证据--面对这一情况,中国南海水下文物保护同样充满了无奈与力不从心,上百万平方公里的沉船遗址区,需要文保、边防、海军、渔政多部门齐抓共管,然而目前我们的保护仍属“九牛一毛”,聊甚于无--周边国家的盗捞、破坏依然猖獗,2012年的中菲“黄岩岛争端”,事件诱因就有菲律宾擅自越界“考古”。

  第三就是南海旅游开发。南海自然风光绝美,很多地方只要稍加开发,中国民众就能够在本土享受到类似泰国普吉岛、菲律宾巴拉望岛之类的热带海洋风情。不过对于南海旅游开发,官方始终顾虑重重,几番欲行又止。而缺乏官方的认可、支持,不管民间的开发愿景有多强烈,到头来也只能是望洋兴叹。与此同时,反观南海周边的邻国,如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濒临南海的许多地区已成为世界旅游热点--他们早已捷足先登,可我们仍在等待。

  策划 本刊编辑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