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感知的社会期望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 关键字:社会期望,社会行为,组织
  • 发布时间:2012-08-15 15:24

  一个人的内在品格往往不是决定其社会行为的最重要因素。相反,现实环境加之被感知的社会期望会产生重大影响。社会期望可能以多种方式影响组织的行动者。

  在俄罗斯,大多数人不相信法院的公正性。大约99.3%被带到俄罗斯最高法院的刑事被告人被认定有罪。法官表现得好像他们是执法的延伸而非伸张正义的人。法官的行为是意料之中的,否则将危害他们的职业生涯。很多时候来自政客的压力不必太过明确,因为法官意识到他/她被期待顺势而为,一个法官只需向着强大的一方即可。普通人也不指望法官有所作为。

  背景环境在塑造人类行为方面至为重要。一个人的内在品格往往不是决定其社会行为的最重要因素。相反,现实环境加之被感知的社会期望会产生重大影响。

  社会期望可能以多种方式影响组织的行动者。其中之一是强制性的(法律)制裁。例如在美国,多数情况下政府官员深知公民和利益团体可以在法庭上质疑他们的决定。被起诉的风险是促使美国政府官员严守规则的关键因素。然而,严格照章办事的一个潜在缺点是灵活性缺乏和官僚繁文缛节的增加。

  另一方式是通过专业协会的影响力。美国的市政执行官通常不指望在同一城市工作许多年。相反,晋升的关键是在同侪之间赢得声望,这样,他们就会有机会转到其他地方,通常是更大的城市任职,从而获得更高的报酬和承担更具挑战性的任务。

  反过来,专业协会在促进成员的职业操守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美国,市政执行官的职业道德准则之一是他们应该避免被卷入党派政治。有许多市政执行官加入的国际市/县管理协会为地方政府官员就如何避免被卷入党派政治提供了详细的指引。

  民间社团为普通公民提供了重要的活动场所,在这里人们学习着如何合力解决集体问题,以及如何创建和维护遵循规则的社会期望。在美国,民建社团为大众提供不同服务。其中包括社区业主协会,由学区居民运行的教育基金会,教师家长联合会,体育联赛协会等。这些民间社团是自治型组织的实例,在这种组织中,人们自己设立并执行规则。我的经验是,尽管人们大多基于自愿参加,但这些民间社团仍然以专业化的方式运行,成员和负责人都想要设立明确和公正的规则;规则一旦设立,明确的期望也随之形成,即这些规则将得到尊重。

  一直以来,甚至早在1776年美国建国之前,民间社团都在支持美国作为一个规则主导型社会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然而,一些学者抨击了近几十年来这些民间社团在美国社会逐渐消失的现象,尤其是在贫民区和一些新开发的社区。他们提出了关于如何复苏美国民间社团传统的问题。

  在中国,现代学术研究证明早在19世纪西方列强到来之前,清代社会已经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宗族、宗教和慈善团体。这些研究显示了近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兴起;然而这一新兴市民社会的主要局限性在于这些社团没有很好地与更广泛的社会体制相整合,以致未能发挥对社会有益的功能。有些社团反而发展成城市黑帮组织。

  当代中国已经出现了新生的民间社团。但是对民间社团设立和运行有诸多限制。

  例如,现有法律规定,民间组织必须获得一家政府单位的保荐才能在民政局注册登记;在一个司法管辖区内,从事某类活动的民间组织只允许有一个。由于这些限制,许多民间组织在没有适当注册的状态下运行,但是对注册要求的执法已经变得松散和不一致。这种状况不仅造成了对法律的普遍不尊重,也使得政府难以开发出一种有序的方式来利用民间社团帮助提供公共服务,同时民间社团很难在建立合作和遵纪守法的社会期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邓穗欣

  转型期,哪些努力能强化中国成为一个规则社会。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