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 探京剧名伶孟小冬故居

  • 来源:时尚北京
  • 关键字:京剧名伶,孟小冬,故居
  • 发布时间:2012-08-22 15:20

  提到孟小冬,对于京剧没什么了解的人来说,这个名字恐怕很陌生,但提到梅兰芳和杜月笙这两个名字,不能不说是如雷贯耳,一个是京剧名家,一个是上海皇帝。这两位原本没什么交集的男人却因为这一个女人联系在了一起,这让两个原本就有着传奇经历的男人痴迷的女人,到底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一生呢?

  舞台上,她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大丈夫。生活中,她则是有沉鱼落雁之貌,闭月羞花之容的民国美女。看着存世不多的图片资料,少女的纯真、妇人的风韵,直到晚年带点木然的安详,一个传奇女子的一生光影就这样翻过了。当暮年的孟小冬一个人在香港守着那份宁静时,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特立独行的京剧名伶。然而,纵然时光流逝,总有些记忆与情谊难以抹去,只是慢慢淡了。

  这一期咱们走进中国第一女老生--孟小冬的故居里探寻这位“梨园冬皇”不平凡的一生。

  从轿子胡同东口进去的几十米处横亘了一条稍宽的小胡同,右拐往北走。胡同里午休时静悄悄,只听见柏油路面放大了我不规则的脚步声,不远处到头再左转,路北有一个大宅的红门,门旁写着: 轿子胡同8号,轿黄府。

  红门的上端门楣上,有三幅牛皮纸底深色工笔画,左右画的分别是古人琴棋与书画,中间是一幅民国时期几个小孩嬉戏,画面活泼有趣。叩响铜环,门开了,感受四合院最经典的一个瞬间,就是推开这厚厚的大红门,听那一声低沉的吱哑声,好象分秒之间让你历经一个年轮的蹉跎。

  现在房子的主人是德籍华人花映红女士,2005年初她买下了这两个小院,卖房子的周老伯告诉她这是他母亲徐友筠在1950年从孟小冬的胞弟孟学科手上买的,房产是孟小冬的。但为何这座宅子称为“轿黄府”呢?原来旧时皇帝的“皇”有规定不能随便用,所以为表示轿子胡同的“冬皇府”,就用龙袍的颜色“黄”谐音替代,于是就叫成了“轿黄府”。

  孟小冬1907年出生于上海,作为梨园世家的后代,自幼冰雪聪明又刻苦用功,少年即成名。轿子胡同8号的孟小冬私宅,是其在1940年至1950年的期间所置房产,这也是她一生中唯一的自购私产。

  穿过古朴典雅的门道,迎面是一块汉白玉“龙凤呈祥”影壁,图案中一对游龙戏凤在祥云环绕的青天嬉舞,影壁右边几枝翠竹摇曳生风,竹影婆娑,令人感受来自江南的一丝韵味。影壁左边是一道绿色描金木门,推开门,豁然敞亮,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眼前是一个方正的内院,满目红柱绿窗,彩绘青瓦,雕梁画栋,这儿分明不是戏台,好似置身于民国的京剧浓墨重彩的背景意境中。北房五间,在屋檐的国色天香的牡丹彩画之下是“仁德堂”--孟小冬原先的客厅。进入门内,正中挂着一幅孟小冬旗装打扮的照片,美目粉唇,秀丽端庄。画旁有对联一副:冬皇芳名余红香,兰辉菊坛映绿椿。花女士说这对联里藏着“一对情人两棵树”,一对情人指“孟小冬与梅兰芳”,那“两棵树”呢?

  “冬香与兰椿”,她指着院内的两棵美丽的香椿树说。我一眼望去,哑然了。在护国寺梅兰芳纪念馆一进门的前院,也有一棵巨大的香椿树,一根主干上分出三根大树叉,满枝绿叶直擎蓝天,因为特殊的时代背景,梅兰芳曾兼祧两房,处于“三妻并世” 的境况。

  透过窗棂,我凝视着那对情人树,“冬香”与“兰椿”,感慨万千。

  一段奇缘 一声叹息

  18岁那年,孟小冬由上海至京津演出。对京剧艺人而言,若得不到北方观众的认可,即便名气再大,也仍有“野路子”之嫌。当时,有这样一句话在京剧艺人间广为流传:“情愿在北数十吊一天,不愿沪上数千元一月。盖上海人三百口同声说好,固不及北边识者之一字也。”

  1925年,孟小冬在京城登台,一炮而红。据说,当年撰写剧评的“燕京散人”曾对孟腔有过细致的描摹:“孟小冬生得一副好嗓子,最难得的是没有雌音,这在千千万万人里是难得一见的,在女须生地界,不敢说后无来者,至少可说是前无古人。”

  同年8月,孟小冬演出《上天台》,与同日登台演出《霸王别姬》的梅兰芳初次相遇。据说,在一次堂会戏上,孟小冬与梅兰芳合演《四郎探母》,大为成功。此后,梅兰芳每唱堂会遇有《四郎探母》,总邀孟小冬合演。也因此,二人渐生情愫。

  几经酝酿,梅兰芳和孟小冬将良辰吉日定在1927年农历正月,洞房花烛就设在东城东四牌楼九条冯公馆内。二人均是有着新潮观念之人,头脑里没有封建意识,诸如生辰八字等等,一切全免。但此时的梅兰芳已有两房家室,也许,正是这一开始的简单草率,注定了这段姻缘最终走向崩溃。多年后,孟小冬曾经回忆道,当初的兴之所至,只是一种不太成熟的思想冲动而已。

  据说,当时梅兰芳的发妻王明华素来不喜欢二房福芝芳,所以决然让丈夫续孟小冬为继室。而福芝芳对梅孟结合并不满意,但最终,她还是选择默默地接受了这一切。

  1930年,梅兰芳将要赴美演出引出了一场风波:到底谁跟着梅兰芳访问美国,在全世界面前以“梅夫人”的身份亮相?在一些人看来,梅兰芳是有意带孟小冬同行的。然而,为了能够随梅兰芳出访,怀有身孕的福芝芳请医生为她堕胎。最后,为平息风波,梅兰芳决定只身赴美。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30年8月,访美回国的梅兰芳一到天津即获大伯母去世的消息。按照规矩,梅兰芳的妻房应该披麻戴孝在孝堂接待四方吊唁的宾客。哪知孟小冬奔到梅宅,却被下人口称“孟小姐”拦在了门外。此时,与孟小冬合得来的原配夫人王氏已故,所以孟小冬被二房福芝芳百般刁难,梅兰芳却并不出手相护,孟小冬被梅兰芳的这一举动彻底伤透了心。

  对于梅孟分手的原因,除了众所周知的赴美风波与吊孝风波,还有说法认为,在美国的所见所闻对梅兰芳的多妻制思想产生了剧烈的冲击。至于梅兰芳为什么选择了福芝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时福芝芳已经先后为他生下了7个孩子,而孟小冬无后。

  在与梅兰芳的婚姻走到尽头后,流言蜚语接踵而至,孟小冬悲愤之下,一度告别舞台,潜心念佛。五年后,她到上海参加一次剪彩活动,再遇当初帮她出面向梅兰芳要个说法、拿到两万块钱“分手费”的上海滩大亨杜月笙,从此,开始了她人生的另一段传奇……

  这对孟宅的香椿树,有十多米高,树干约50公分粗,一棵在东房屋前,一棵在南屋门前,这几十年来,鬼斧神工般地,东房前的那棵躯干笔直挺拔,直指晴空,似一伟岸男子;而那南屋前的,树形似凤尾张开,如一婀娜女子,它们是否便是当年风华正茂梅孟的化身?

  另一段传奇 托付终身

  1937年5月1日,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黄金大戏院举行开幕典礼,由大亨杜月笙揭幕并致开幕词。开幕行剪彩礼的是3位年轻貌美的女士:孟小冬、陆素娟、章遏云。杜月笙早已对孟小冬有意,这次到上海剪彩,是受她结拜金兰的姐姐、杜月笙的四姨太姚玉兰的邀请。

  1938年10月,在杜月笙的安排下,孟小冬在北平正式拜余叔岩为师。入门以后,小冬悉心侍奉师父,并且严格按照师父的要求,在这五年的深造期间,基本停止了演出。期间余叔岩几次手术,孟小冬更是不离左右,情逾骨肉,最后她终成余氏衣钵的唯一杰出传人。1943年余叔岩去世,孟小冬心灰意冷,无心唱戏,当时北平正处敌伪政权时期,孟小冬以“为师心丧三年”为由,谢绝歌场,隐居不出。

  晚年孟小冬追随杜月笙去了香港。到香港后,杜月笙的身体越来越差,孟小冬又像当年侍奉师父余叔岩一样,整天为杜月笙的病体操持,煎汤熬药,不离左右。

  1950年,杜月笙不顾家人的阻挠,坚持要与孟小冬补行一次婚礼。婚礼当晚,63岁的新郎杜月笙下了他那几乎离不开的病榻,穿起了长袍马褂,头戴礼帽,坐在手推轮椅上被推到客厅,42岁的新娘孟小冬着一件崭新的滚边旗袍依偎而立。

  杜月笙将在港的儿子、媳妇和女儿、女婿全部叫来,命他们给孟小冬行跪拜礼,以后都要称呼“妈咪”。自此,孟小冬,一生苦苦追求的“名分”,终于如愿以偿,正式做了大亨杜月笙的第五房夫人。

  陈凯歌在电影《梅兰芳》里对于梅兰芳和孟小冬的这段感情纠结用墨甚多,但对于孟小冬后来嫁给杜月笙却只字未提。孟小冬对梅兰芳是全身心投入的热爱,锦衣玉食,金屋藏娇,都无法稳住孟小冬那颗动荡的心,她所求的只是一个名分。经过了乱世离散,孟小冬对杜月笙已经是无所求了,哪怕是五房六房,只要有个安稳的生活,早已波澜不惊。

  我想,四十年代的孟小冬在这院子里独自居住时的心境之悲悯,丈夫梅兰芳已无奈离异而迁居上海,最疼爱她的父亲孟鸿群带着对女儿失败婚姻的遗憾已撒手人寰,眼见着恩师余叔岩英年早逝使自己的艺术失去指路人,桩桩件件是心痛之事。更悲哀苍凉的是,眼见北平城沦陷在日本敌寇的铁蹄下,民不聊生……

  花女士引我走进“若兰闺”,“若兰”是孟小冬的本名,“小冬”是她的艺名。孟小冬原来的卧室内除一铁架床外,其他均是古典家具,处处洋溢的雅致与细密。外间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烟榻般的雕花木围子床,中间放一带老虎爪的小矮方桌,花梨木桌面上刻有棋盘。

  走出轿黄府,木门吱哑的声响在身后渐渐远去,彷佛一段尘事如烟般在身后消散,恍惚间有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周围喧闹的环境把我从刚才那段氤氲的往事中拉了回来,就如同孟小冬说的:“一切都过去了罢!”

  栏目主持、文:陆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