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IT民工的自白
- 来源:计算机应用文摘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9-03-06 18:12
也许没有多少人爱听别人的故事,就如同我们自以为伟大的爱情在路人眼里只是一个自编自演自陶醉的故事。但是,当这位从打字员成长起来的网络工程师的经历摆在我们眼前时,它折射出的是中关村里那群自称“IT民工”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成长道路。也许这个真实故事可以给即将走入工作岗位或者准备投入IT行业、甚至已在IT界混了几年的人们一点帮助,但愿故事中主人公所走的弯路也能给其他人一点警示。
前面的人倒了,后面的人才能踩着过去。
少壮不努力,老大干IT
十年前,我从某非著名学校毕业,在中学老师和公安局信息录入员的多种职业中经历了一番失败的折腾之后,2000年,我终于决定自己出去混混日子。
春节过后还是寒冷的冬天,我卖掉了自己的三个手机中的两个,带着五百块钱、铺盖卷和对未来的渴望,终于来到北京——这个传说中能够实现梦想的繁华都市。我花了四块大洋从丽泽桥到传说中的中关村海龙大厦下车之后,便开始寻找那个能给我未来和金钱的公司!很明显,我迷路了!转了无数圈之后,我才找到了那个让我走向IT征程的第一家公司!
公司在中关园内,具体地址是中关村北二条。当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做电脑组装、综合布线及一些小型的局域网,属于中关村典型的家族式企业。我被分配到公司的网络部,月薪五百大洋!
北风那个吹啊,雪花没有飘啊,而我的梦想却已飘扬。
没有人知道,北京将给我们这些“北漂一族”带来什么。直到现在我还在想,是否大多数“北漂族”都和我一样?在走投无路的时候走向祖国的心脏,希望自己能够随着祖国的跳动顺便飘扬一下。
从菜鸟到网络布线工程师
上班了,公司给了我这只如假包换的菜鸟一个“网络工程师”的头衔。于是,网络部经理顺理成章地指使我:“你把几个刚送到的主板测一下,明天要用。”还没等我理直气壮地说“不会”的时候他已经转身上楼了。豁出去了!天下事敢干者居之。一个小小的主板还能难住我这个会打游戏的网络工程师?
我假装工作很忙,将任务转手交给某同事,再装作不经意其实是一丝不苟地看着他把电源线连接到主板上,把内存条和显卡装好,然后把显示器的电源和VGA线接在显卡接口上,显示器开始显示我熟悉的开机画面。看到这里,我全明白了。于是,我假装好心地说:“你休息吧,剩下的事交给我!”其他两块主板终于在我灵巧的双手下顺利点亮!原来点主板是这么简单的事啊!
技术这玩意儿,还真是没什么神秘。想想那时候,会组装台电脑就是高手!我会配置CMOS、会测主板,难道我不是高手?虽然我还不知道Windows98怎么安装。但那是超高级工程师才会的东西,与我无关!没想到,一个月后,我就成了超高级工程师!什么FDISK分区,什么系统安装,什么持续的警报声表示内存条可能坏了……。多谢公司当时采购的烂机器,三天两头就坏,也让我在短时间内成为排名公司前三名的电脑修理高手!
这里要提醒一下刚参加工作的兄弟们,想要熟悉一个产品,必须自己一遍一遍地操作。看似简单的事,你亲手做的时候会发现比你想像的复杂很多。看别人的操作过程你可能会忽略掉很多细节,只有自己亲自动手才行。
再过了一个月,我又学会了组建局域网。其实跟一次项目就会了。我倒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跟了很多次项目还不会呢?这绝对不是我智力超群,而是他们犯了一个错误:不求甚解,不问为什么。
网络布线工程师的确是个高级工种,你要熟练大电锤、中电锤、小电锤、螺丝刀、水电钻、剪刀、胶布、网线钳、打线器、测试仪等极为复杂的工具;还得具备需要电工的时候你就是电工、需要搬运工的时候你就是搬运工、需要什么工你就是什么工的多工种角度互换能力;同时你还要掌握如何把一面墙用电锤打一个小腿粗细的窟窿、如何把打眼时遇到的钢筋快速弄断……,复杂又琐碎,多问多请教才是王道。否则,我这种菜鸟怎么能成为工程师?
赌注!升迁项目经理
如此数月后,我私下合计,决定鼓足勇气毛遂自荐。
我敲开了经理办公室的门:“经理,我跟了这么多工程,我觉得以我的能力可以带队了!而且我修电脑、组装局域网都没问题。布完线的后续工程我都能干,如果是外地项目,可以节约再派技术人员出差的成本,同时我也可以带一些人,让他们掌握相关的技能!”
在那个IT人员紧缺的年代,我的这段话打动了经理,于是我成了项目经理。其实,现在回头看,项目经理也就比普通人员多出以下技能而已。
1.自已的屁股自已擦。项目出现意外,就需要尽自己的努力将事情重新做好,至少也需要做到损失最小化;如果遇到问题就想别人帮你解决,你永远无法进步。
2.向领导汇报时,必须告诉领导一个补救问题的方法。就算这个方法没有任何可执行性,但你应该让领导知道,这件事我已尝试寻找解决方法。
3.博取同情。比如说客户如何百般刁难,工程多难实施。让领导对你的工作有了个初步了解,告诉他们,我现在做的事并不容易。
4.事情陈述完之后,转移话题。比如和领导一起骂李Sir,引起领导共鸣之后,就能达到好了伤疤忘了挨扎的效果。
5.最重要的一点:有错误及时承认,不为自己找任何借口。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变身售前工程师
在一个公司待久了,有点皮痒了,那就跳槽吧!反正对于北漂的IT人来说,跳槽是常态。
新公司根本就不管我原来是什么项目经理,直接就安排我去做网络布线的售前方案。那时候我不知道什么叫售前,也不知道什么叫方案,可是业务需要啊,不得不赶鸭子上架。毕竟我工作的大部分时间是和螺丝刀、电锤、梯子等工具打交道。我看着其他售前工程师做出的莫名其妙的方案,才知道原来网络布线还分工作区、水平、干线、管理、设备间几个子系统,学问大了去了!由于我有布线基础,他们会把一些计算不同类型线槽、需要多少箱网线等高级工作交给我做,涉及到交换和路由部分的方案他们完成。
胡乱做了几个布线方案之后,我越来越发现自己能力不足。于是,我买了思科网络学院教程,从IOS开始看。看了一遍,不懂。再看,还不懂,继续看!我买了四本书,才真正搞明白这个玩意儿。
售前界有句名言,千古方案一大抄!我左抄右抄上抄下抄,总算能够自己搞出一个抄来的方案。接下的日子里,我学会了简单的Word操作,还知道有个名词叫“拓扑”,画拓扑的软件是PowerPoint和Visio。
干售前的好处是接触面很广,很快我就熟悉了如何为一些设备配置相应的板卡、引擎及对应的光纤跳线,理论知识也有了相应的基础。
公司在那个时候迎来了北京校园网最典型的项目——某学校新校区的网络建设。整个方案由我们几个售前工程师共同完成。
我看着头儿与用户在每一个环节进行沟通,诸如IP地址的规划、VLAN的划分、交换机的命名规则……。那些原来印在书本上难以理解的VLAN、VTP、STP、TRUNK、SMART、channel……,在配置的实践过程中变得清晰,而我也在此过程中真正明白了网络布线。
做个合格的售后工程师
有人说,生命在于折腾。于是,等到网络知识都恶补得差不多了,我又从售前的工种折腾到售后的位置上去了。这次的工种不仅轻松多了,时间一长,我还摸索出一套合理或者接近合理的方法。那么一个合格的工程师应该具备哪些条件?且听我没有代表性的一家之言。
首先,要对工程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了解的过程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获得:销售和售前。他们都是工程的先行官,有了销售和售前的完美配合才能完成一份让客户认可的方案。而前期的方案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一些技术实现的细节需要与客户进行讨论。
作为一名售后工程师,有责任先了解用户想要实现的功能,并对用户“想象”出来的一些功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如果没有沟通,工程验收时一些功能未能实现,那时你再和用户解释,用户会觉得是因为你自身的技术实力不足,你所做的解释完全是狡辩!
做一个工程可能会涉及到多方面内容,所以在出发前你应该准备一些配置资料,甚至提前写出配置脚本。你还需要提前准备好厂家支持的资源,有问题可以通过电话支持来解决。
现在,经常有朋友调侃我是售前、售后和布线的全能变态精英。对此,我只能呵呵一笑。十年的漂泊、艰辛与奋斗,精英还算不上,最多是勉强挤进了“骨灰级”IT民工的行列吧!在继续向未来摸索的路途中,偶尔停下来看看当初起步的坎坷,唏嘘一番是免不了的。不过,折腾不息,跳槽不止!北漂,仍是现在进行时……
文:诸相非相
……
前面的人倒了,后面的人才能踩着过去。
少壮不努力,老大干IT
十年前,我从某非著名学校毕业,在中学老师和公安局信息录入员的多种职业中经历了一番失败的折腾之后,2000年,我终于决定自己出去混混日子。
春节过后还是寒冷的冬天,我卖掉了自己的三个手机中的两个,带着五百块钱、铺盖卷和对未来的渴望,终于来到北京——这个传说中能够实现梦想的繁华都市。我花了四块大洋从丽泽桥到传说中的中关村海龙大厦下车之后,便开始寻找那个能给我未来和金钱的公司!很明显,我迷路了!转了无数圈之后,我才找到了那个让我走向IT征程的第一家公司!
公司在中关园内,具体地址是中关村北二条。当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做电脑组装、综合布线及一些小型的局域网,属于中关村典型的家族式企业。我被分配到公司的网络部,月薪五百大洋!
北风那个吹啊,雪花没有飘啊,而我的梦想却已飘扬。
没有人知道,北京将给我们这些“北漂一族”带来什么。直到现在我还在想,是否大多数“北漂族”都和我一样?在走投无路的时候走向祖国的心脏,希望自己能够随着祖国的跳动顺便飘扬一下。
从菜鸟到网络布线工程师
上班了,公司给了我这只如假包换的菜鸟一个“网络工程师”的头衔。于是,网络部经理顺理成章地指使我:“你把几个刚送到的主板测一下,明天要用。”还没等我理直气壮地说“不会”的时候他已经转身上楼了。豁出去了!天下事敢干者居之。一个小小的主板还能难住我这个会打游戏的网络工程师?
我假装工作很忙,将任务转手交给某同事,再装作不经意其实是一丝不苟地看着他把电源线连接到主板上,把内存条和显卡装好,然后把显示器的电源和VGA线接在显卡接口上,显示器开始显示我熟悉的开机画面。看到这里,我全明白了。于是,我假装好心地说:“你休息吧,剩下的事交给我!”其他两块主板终于在我灵巧的双手下顺利点亮!原来点主板是这么简单的事啊!
技术这玩意儿,还真是没什么神秘。想想那时候,会组装台电脑就是高手!我会配置CMOS、会测主板,难道我不是高手?虽然我还不知道Windows98怎么安装。但那是超高级工程师才会的东西,与我无关!没想到,一个月后,我就成了超高级工程师!什么FDISK分区,什么系统安装,什么持续的警报声表示内存条可能坏了……。多谢公司当时采购的烂机器,三天两头就坏,也让我在短时间内成为排名公司前三名的电脑修理高手!
这里要提醒一下刚参加工作的兄弟们,想要熟悉一个产品,必须自己一遍一遍地操作。看似简单的事,你亲手做的时候会发现比你想像的复杂很多。看别人的操作过程你可能会忽略掉很多细节,只有自己亲自动手才行。
再过了一个月,我又学会了组建局域网。其实跟一次项目就会了。我倒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跟了很多次项目还不会呢?这绝对不是我智力超群,而是他们犯了一个错误:不求甚解,不问为什么。
网络布线工程师的确是个高级工种,你要熟练大电锤、中电锤、小电锤、螺丝刀、水电钻、剪刀、胶布、网线钳、打线器、测试仪等极为复杂的工具;还得具备需要电工的时候你就是电工、需要搬运工的时候你就是搬运工、需要什么工你就是什么工的多工种角度互换能力;同时你还要掌握如何把一面墙用电锤打一个小腿粗细的窟窿、如何把打眼时遇到的钢筋快速弄断……,复杂又琐碎,多问多请教才是王道。否则,我这种菜鸟怎么能成为工程师?
赌注!升迁项目经理
如此数月后,我私下合计,决定鼓足勇气毛遂自荐。
我敲开了经理办公室的门:“经理,我跟了这么多工程,我觉得以我的能力可以带队了!而且我修电脑、组装局域网都没问题。布完线的后续工程我都能干,如果是外地项目,可以节约再派技术人员出差的成本,同时我也可以带一些人,让他们掌握相关的技能!”
在那个IT人员紧缺的年代,我的这段话打动了经理,于是我成了项目经理。其实,现在回头看,项目经理也就比普通人员多出以下技能而已。
1.自已的屁股自已擦。项目出现意外,就需要尽自己的努力将事情重新做好,至少也需要做到损失最小化;如果遇到问题就想别人帮你解决,你永远无法进步。
2.向领导汇报时,必须告诉领导一个补救问题的方法。就算这个方法没有任何可执行性,但你应该让领导知道,这件事我已尝试寻找解决方法。
3.博取同情。比如说客户如何百般刁难,工程多难实施。让领导对你的工作有了个初步了解,告诉他们,我现在做的事并不容易。
4.事情陈述完之后,转移话题。比如和领导一起骂李Sir,引起领导共鸣之后,就能达到好了伤疤忘了挨扎的效果。
5.最重要的一点:有错误及时承认,不为自己找任何借口。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变身售前工程师
在一个公司待久了,有点皮痒了,那就跳槽吧!反正对于北漂的IT人来说,跳槽是常态。
新公司根本就不管我原来是什么项目经理,直接就安排我去做网络布线的售前方案。那时候我不知道什么叫售前,也不知道什么叫方案,可是业务需要啊,不得不赶鸭子上架。毕竟我工作的大部分时间是和螺丝刀、电锤、梯子等工具打交道。我看着其他售前工程师做出的莫名其妙的方案,才知道原来网络布线还分工作区、水平、干线、管理、设备间几个子系统,学问大了去了!由于我有布线基础,他们会把一些计算不同类型线槽、需要多少箱网线等高级工作交给我做,涉及到交换和路由部分的方案他们完成。
胡乱做了几个布线方案之后,我越来越发现自己能力不足。于是,我买了思科网络学院教程,从IOS开始看。看了一遍,不懂。再看,还不懂,继续看!我买了四本书,才真正搞明白这个玩意儿。
售前界有句名言,千古方案一大抄!我左抄右抄上抄下抄,总算能够自己搞出一个抄来的方案。接下的日子里,我学会了简单的Word操作,还知道有个名词叫“拓扑”,画拓扑的软件是PowerPoint和Visio。
干售前的好处是接触面很广,很快我就熟悉了如何为一些设备配置相应的板卡、引擎及对应的光纤跳线,理论知识也有了相应的基础。
公司在那个时候迎来了北京校园网最典型的项目——某学校新校区的网络建设。整个方案由我们几个售前工程师共同完成。
我看着头儿与用户在每一个环节进行沟通,诸如IP地址的规划、VLAN的划分、交换机的命名规则……。那些原来印在书本上难以理解的VLAN、VTP、STP、TRUNK、SMART、channel……,在配置的实践过程中变得清晰,而我也在此过程中真正明白了网络布线。
做个合格的售后工程师
有人说,生命在于折腾。于是,等到网络知识都恶补得差不多了,我又从售前的工种折腾到售后的位置上去了。这次的工种不仅轻松多了,时间一长,我还摸索出一套合理或者接近合理的方法。那么一个合格的工程师应该具备哪些条件?且听我没有代表性的一家之言。
首先,要对工程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了解的过程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获得:销售和售前。他们都是工程的先行官,有了销售和售前的完美配合才能完成一份让客户认可的方案。而前期的方案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一些技术实现的细节需要与客户进行讨论。
作为一名售后工程师,有责任先了解用户想要实现的功能,并对用户“想象”出来的一些功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如果没有沟通,工程验收时一些功能未能实现,那时你再和用户解释,用户会觉得是因为你自身的技术实力不足,你所做的解释完全是狡辩!
做一个工程可能会涉及到多方面内容,所以在出发前你应该准备一些配置资料,甚至提前写出配置脚本。你还需要提前准备好厂家支持的资源,有问题可以通过电话支持来解决。
现在,经常有朋友调侃我是售前、售后和布线的全能变态精英。对此,我只能呵呵一笑。十年的漂泊、艰辛与奋斗,精英还算不上,最多是勉强挤进了“骨灰级”IT民工的行列吧!在继续向未来摸索的路途中,偶尔停下来看看当初起步的坎坷,唏嘘一番是免不了的。不过,折腾不息,跳槽不止!北漂,仍是现在进行时……
文:诸相非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