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相济让“电母”婆婆变“萌人”

  柔:轻轻耳语让“电母”熄火

  我是爸妈的乖乖女,自小有三怕:一怕数理化,二怕人打架,三怕“电母”胡同里骂。“电母”与我住同一条胡同,是我发小兼同班同学筱青的寡母,长得明眸皓齿、娉婷婀娜,脾气却是异常火爆,动不动就跳着脚骂大街,因此,人们私下里叫她“雷公”的老婆——“电母”。但做梦都没想到,成年后,她儿子筱青恰恰和我谈上了朋友。

  筱青的人品和才华都没得说,只是他母亲的火爆脾气让我心生胆怯,迟迟不敢与他确定关系。记得第一次到筱青家,筱青因当月工资中有300余元对不上账(其实也就是请我和我的几个闺密吃顿饭的花销)而招致母亲不满。准婆婆斜了我一眼,毫不留情地说:“现在你们还没成家,就这么胡吃海喝,等你们结了婚还了得!”筱青稍稍辩解了几句,她的大嗓门顿时没了遮拦:“你还有理了?”眼看一场家庭大战就要爆发。

  出于对长辈的尊重,我强装笑脸倒了一杯水,恭恭敬敬递到她手里。“不喝!”她“咣”一声把茶杯放到茶几上,水柱子溅得老高。我的心都要跳到嗓子眼了,但我还是极力压抑情绪,尽量以委婉的语气附在她耳旁轻轻地说:“伯母,我知道您这都是为筱青好,可筱青请人吃饭,有那么多体面朋友在场,咱们总不能因为太抠门招人笑话吧?再说啦,有时候请客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最主要的是,还要让别人‘看’——看咱们的为人处世,看咱们对朋友的一片诚心。您说是吧,伯母?”

  准婆婆听完这些,扭头想了一会儿,说:“想想也是那么个理儿,可筱青这傻小子咋不对我讲明这些呢?”婆婆嘴上不服软,脸上已是阴转晴了。我们一起吃过晚饭,她从箱子底拿出一沓子钱递给筱青,依然大着嗓门说话:“你对秀子可要好生呵护,该花的就花,否则我可不依你!”那一刻,我感动得差点流出泪来。

  通过这件事,我才猛然发现“耳语”竟有如此神通,同时也让我改变了对她的看法:她是有点蛮横,但只要对她讲明道理,她还是会听的。最关键的是,要选对传达道理的方式。就冲着这一点,我才最终答应与筱青领证结婚。谁知,我和筱青蜜月未满,婆婆的“电母”脾气又发作了。

  我是市文化局的创作员,通宵笔耕,日出而息,已是我多年养成的习惯。而不知情的婆婆,见我总是“太阳晒着屁股了还在睡”,忍耐了几天后终于火山爆发。她把过双休的筱青凶巴巴地叫到自己卧室,门却故意敞开着,对筱青吼道:“你咋找了这么个懒媳妇,度蜜月也不能天天这么睡呀!你看看咱胡同里的人家,哪个不是起早贪黑地忙生意挣钱,你媳妇居然10点多了还在睡懒觉,难道想把屁股蛋儿睡成大煎饼不成?”“妈,您别说那么难听行不行?”筱青这句话竟如同火上浇油,婆婆的嗓门更大了:“你真是娶了媳妇忘了娘,你老婆都快懒成猪了,你还把她当成国宝吉祥物!”婆婆越说越激动,筱青顿时“哑”了——他哪能不知道母亲的脾气呢,你越解释,她的火气就会越暴烈。

  我哪里还睡得下去!我赶紧起床跑到洗手间,准备简单洗漱之后给婆婆好好解释一下。筱青怕我生气,想与我沟通一下,但由于过分紧张,竟把茶几上的鱼缸撞落在地上。婆婆以为筱青和我合伙儿向她示威,就用自己的头往筱青身上撞去:“好家伙,你小子长大了、出息了是不是?来,你把你妈打死……”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种时候,我护着丈夫不是,阻拦婆婆也不是,我只好先保持沉默,静观其变。

  好在我学过一点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理论,知道人的怪脾气一旦发作,是有“惯性”的,强行阻拦一定会撞出火花。等婆婆发泄得差不多时,我发现婆婆虽然口中依然骂骂咧咧,眼睛却很机警地瞟了我一下——看来她是想找台阶收场了。我微笑着牵过婆婆的胳膊,并招呼丈夫“给妈端杯茶来”,尽量用委婉和低缓的语气对婆婆耳语道:“妈,都是我的错。我应该早对您解释来着。”接下来,我把我的工作特点详详细细说了一遍,还把我最近收到的几张稿酬汇单拿给她看。婆婆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说:“天哪,你一篇稿子就拿这么多钱?这夜熬得值,你这懒觉睡得也值啊!”

  不用说,婆婆这一次比上一次“败”得更惨。最显著的标志是,那天吃午饭时,她居然趁儿子盛饭的空儿,把两根鸡腿全放到了我的碗里。当天晚上,婆婆把自己的传家宝——筱青姥姥给她的陪嫁银镯子,戴在了我的手腕上。

  刚:“舍命”相拼避免杀人案

  发自内心的敬爱,再加上小小的耳语“伎俩”,让我们这个三口之家迎来了持久和平,幸福温馨的氛围也日趋浓郁。

  2011年春节长假刚过的一天上午,我正在市图书馆查资料,突然接到丈夫的电话,大概意思是:我们居住的那条胡同里有个平素作风不检点的中年人刘某,借酒发疯,拦住从街上买菜回来的婆婆,说了些老不正经的话。婆婆没好意思当着过往熟人的面指责他,还善意地对他笑了笑,不识趣的刘某竟尾随婆婆来到家中,并不听规劝地动手动脚。婆婆先假装顺从,要刘某脱衣服。刘某刚把衣服脱了一半,婆婆“噌”地从厨房摸出一把菜刀。在刘某的救命声中,邻居们闻讯赶来劝驾,婆婆却堵在防盗门口,就是不放刘某走。

  我飞快来到家门口,却进不了门,就隔着防盗门对婆婆轻声说:“妈,我来帮您了,您说怎么办我就怎么办!”婆婆见我愿当她的同盟军,口气就缓和了。我趁势假装神秘地说:“妈,您听我说句话。”婆婆把防盗门开了一条缝。这时,我用声音很低但又十分中肯的口气说:“妈,您要知道,真要把人家给砍伤了可是犯法的,这样一来,咱们有理可就变没理了。再说啦,你已经吓唬过他了,何不给他个面子,也给邻居们一个面子?还有,事情闹大了,弄得全市人民都知道,我和筱青……”婆婆想了想,脸色渐渐缓和下来,也压低了声音对我说:“我咋没想到这个理儿呢?不是你劝我,今天的事儿还真让我弄得不可收拾呢!”我趁机推开防盗门,那男人立马挤了出去,狼狈而逃。

  一场“血光”之灾,就这样被我几句耳语化解了。事后连我也感到有些惊讶:天不怕地不怕的“悍”婆婆,怎能被几句耳语驯服?其实,道理说起来也简单:其一,人在骨子里是希望被尊重的,选择温软轻柔的语气与之对话,自然会令其感到亲切而受用;其二,耳语明显带有推心置腹与恳求的意味,对方无论如何都会有所反应,甚至接纳你的好意。

  不过,“耳语”这个治家法宝也有失灵的时候。

  2011年7月,我的正常升职“无端”搁浅,针对我的风言风语却不断传出。有人说我恃才自傲,有人说我不会巴结领导,是个“社交盲”。这些我都忍了。但其后不久,竟有人说我与主管副局长关系暧昧而让局长吃醋才致使我得不到正常提升。婆婆听到这些,脸色铁青,两眼血红,破口大骂:“秀儿是我看着长大的,有人竟敢拿屎盆子往我家秀儿头上扣!”说完,她换了一身新衣服,还特意把自己打扮了一番,然后气冲冲走出门去。我原以为婆婆上街买东西,谁知她竟然打的朝文化局的方向而去。

  “不好!”我连忙打的去追。

  等我赶到文化局大门口,婆婆正向门卫林师傅详细打听局长的下班时间。我连忙把婆婆拉到大门外,问她要干什么。婆婆说:“也没什么?我就是想问问这个局长为什么欺负我媳妇。他不当面道歉我就一头撞死在他车上,让他这个官儿当不成!”天哪,不就几句闲言碎语嘛,哪能闹到出人命的地步!

  我故技重施,极力屏住砰砰心跳,附在婆婆耳旁苦苦相劝。婆婆没等听完,竟对着我暴跳如雷:“如果这事儿你都憋气不吭声,你还算个人吗?”

  我们站在文化局门外的人行道上,不时有人驻足观望。我急得哭起来,但依旧强迫自己用最大的耐心劝阻婆婆。可事实一再证明,我此时此刻的表现,在婆婆眼中已成为“软弱”的佐证,我说得越多,相当于往她的怒火中加的油更多。

  我急忙看了下手机上的时间显示,是11点10分。按惯例,局长在11点30分会准时下楼,而后准时于11点35分左右自驾车辆驶出局大院。而婆婆此时已不再听我说什么,紧紧盯着大门口,做好了随时准备拦车的架势。

  或许是慌不择路,我突然想出了一个不是招儿的“招”。

  11点28分,一辆飞驶的黑色轿车“吱——”的一声急停在我和婆婆站立的人行道外侧。筱青从车上下来,手里提着一只汽油桶(里面装的其实是自来水)。婆婆疑惑地问“你这是干什么”,筱青看了我一眼,用低沉的声音一字一顿地说:“局长欺负秀儿的事情我刚听说……你们都给我回去,我去把这个局长连办公室全烧掉!”说着,还使劲推着我,要我开车把妈送回家去。

  婆婆先是一阵发愣,而后就对着儿子小声吼起来:“好你个混球,杀人可是要偿命的。你这么做,等于把妈也杀了,还有秀儿和肚子里的孩子……”筱青依旧不依不饶地往大门口走:“一样啊,您死了,我和秀儿也一样不好过……您为了儿子免受欺负,年纪轻轻守寡到如今,儿子还没机会报答您啊!”戏假情真,筱青和我的眼睛都红了。

  婆婆急了,紧紧揪住筱青的胳膊往后拖:“你少给我啰嗦!来,秀儿,帮我把这个混球弄上车,先回家再说!”婆婆和我好不容易把筱青推进车里,我一脚油门加到底,火速撤离。

  结婚后,我没少搜集健康类资讯,按医学理论归类,婆婆无疑属于胆汁质型。此类人性格外向,易怒,暴躁而难以自制,并且在脾气爆发的半个小时里,破坏性巨大,过了这个时间段之后,才会渐渐恢复理智。这次的事儿也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当她脾气发作的高潮阶段,讲任何大道理都是没用的——她理性思考的阀门已关闭,而激愤的火焰烧得正旺。自然,此时此刻她更看不到自身制造的危险。

  筱青那天的举动是我“唆使”的,“以暴制暴”、唬住婆婆而已,其用意就是让筱青用更加极端的行为,转移婆婆不能自拔的激愤,并让她以一个“局外人”的眼光去看待“极端行为”的危害,继而也使自己不知不觉地度过极端情绪的危险时段。

  再说婆婆,一回到家就数落起儿子来,说自己看着长大、平时温文尔雅的儿子,今天怎么突然变得如此莽撞。这时候,我还在大口小口地喘着气,看一眼同样紧张的筱青,有气无力地说:“这还不是被妈逼的……”婆婆不由长出了一口气:“嗨,要知道事情这样,我忍一忍不就得了……”

  时隔一周多,市委组织部长找我谈话。原来,上级要把我破格提拔为文化局副局长,而鼎力举荐者中就包括文化局的一号领导。婆婆得知消息,又惊喜又尴尬,喃喃自语道:“幸亏我家秀儿会说话,幸亏我儿子那天‘不要命’阻拦了我,否则我这头发疯的老虎可真把这个好局长给伤着了!”

  时至今日,我和筱青始终没向婆婆坦白合谋糊弄她的事情,并且还希望以后利用这个“非招之招”平息家中的“突发事件”。事实已经告诉我,亲情和爱虽是一个家庭幸福的基础,如何让这个幸福长久,则还是需要用一定的智慧(或称之为手段)来经营的。

  喜:“电母”能量转换变“萌人”

  经历这件事情后,我发现婆婆变了很多。令我惊喜的是,只有初中文化的婆婆向我提出:“秀儿,你能不能给我找一些适合我看的书?有空儿我想翻上一翻。”我连说:“好呀,好呀!”对于这种“投资”我真是求之不得!婆婆的变化很快引起邻居们的注意,不少人好奇地问她:“你这是咋的了,都50多岁的人了,还考文凭呀?”婆婆不好意思地笑笑:“皇帝的厨子三品官,我儿媳妇是作家,咱至少也得沾点边儿吧?”当时我只是想,随着婆婆知识面的增多,她老人家的“电母”脾气是会沾些文雅之气的。

  但想不到的是,2012年年初,婆婆居然同时参加了市中老年合唱团和舞蹈学习班。随着时间推移,我发现婆婆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衣着得体,体态端庄,言语也比以前文雅许多,与邻居聊天,还时不时地冒出些流行用语。

  5月3日晚,是市总工会主办的晚会专场,现代民族舞蹈《岭上开遍映山红》引爆全场,领舞的竟是婆婆。晚会中段,婆婆又独唱了一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声音浑厚如德德玛,形象上又是那样朝气而靓丽。如潮的掌声中,我和筱青情不自禁紧紧拥抱。

  这以后,为婆婆找老伴的热心人多起来。其中有位年龄相仿、才貌双全的市政府干部对婆婆情有独钟,我和筱青也觉得两人十分般配。婆婆却私下里问我:“就冲我这脾气,哪个男人会真心喜欢我?”我真诚地说:“您脾气是怪了点,可这也不能完全怪您。您年纪轻轻就守寡,浑身长刺儿,无非是想让自己和孩子少受伤害。何况现在,您不是把刺儿都收起来,变得魅力逼人了嘛!”婆婆竟突然红了脸,打了我一下,做了个老虎吼叫的鬼脸,去了自己卧室。那神态,借用当下流行的说法——真萌!

  2012年8月,婆婆终于答应那位政府干部的真心追求,但要等到年底她拿到剪纸艺术结业证之后才谈婚论嫁。婆婆有着很好的剪纸基础,她想学成之后开家小店,自己当老板。

  我感慨:我“刚柔并举”的伎俩虽不失为治家之策,但毕竟是权宜之计,而人的内在改变才是最为重要的。万分庆幸的是,婆婆在经历过这么多事情之后十分注重反省,自我成长与完善的欲望也非常强烈。闪电霹雳是一种可怕的能量,而当其巨大的破坏性一旦转换为建设性的,那种喜悦又岂是一般语言可以形容的……

  (责编/邓琳琳)

  E-mail:dllabc@sina.com

  文/路秀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