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云亦云的流行
- 来源:小资CHIC!ELEGANCE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流行,江南Style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11-29 16:53
近期可谓是亚洲文艺青年的天下,莫言夺得诺贝尔文学奖轰动文坛,鸟叔领衔的《江南Style》更是以其风骚的骑马舞风靡全球。一种文化的流行,究竟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人们对于流行事物的追求,又会收到多少从众心理的影响?元芳,你怎么看?
出场嘉宾:
主持人
小K,男,29岁,市场策划
小T,男,27岁,实习医生
Hye,女,25岁,服装店老板
木木,女,18岁,大学生
Li,女,23岁,自由职业
深藏功与名,男,21岁,失业
米姆,女,30岁,厨师
苏图,男,28岁,漫画家
Ted,男,38岁,渔民
天生励志,男,30岁,蓝领
现场摘要:
最近红得不成样的当属鸟叔和莫言,一曲骑马舞让鸟叔赚足了人气和财气,各种模仿版本横行,有人爱有人烦,源起何处谁都说不清,在众人羡慕嫉妒恨的眼光里它依然红飘飘地响彻大街小巷;而莫言,一份从天而降的幸运让他瞬间掉入惶惶不安的生活中,作品卖断货,诺贝尔大奖对于他究竟是好还是坏?鸟叔的流行文化和莫言的纯文化,看众人如何在二者间理解辩论。
《江南Style》凭什么红起来
主持人:最近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让国人大为鼓舞,央视记者采访莫言问他幸福吗,他回答,不知道。他说:“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重重,能幸福么?我要说不幸福,那也太装了吧。刚得诺贝尔奖能说不幸福吗?”然后鸟叔的《江南Style》也是红遍全球,但同时也有很多人对这首歌存在异议,认为它不该这么红,在座的诸位有什么看法吗?
小K:其实不光是这首歌本身让它红起来的,这首歌本身有一定的节奏性,存在很多可拓展的因素,大家觉得挺好玩,便开始模仿,各种模仿多起来的同时也将它炒得越来越火。
Hye:先来说下这首歌的歌名《江南Style》,江南是韩国的一个富人区,这里的人都是暴富起来的。歌里的歌词有点讽刺这里的人,所以在韩国引起了一定的共鸣。
Ted:但是唱这首歌的鸟叔自己更讽刺,他老爸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他爷爷也是一个有名的富人,他自己应该算是“富三代”了。
Hye:很多网友评论这首歌曲比较符合欧美人的胃口,节奏性很强,动作也很滑稽。再一个一开始是因为这首歌在国外著名的音乐榜上点击率很高,吸引了大批人前去围观,但是有说法表示高点击率是花钱买出来的。
木木:在国外红火是因为贾斯丁·比伯的经纪人签下了他,给他策划了小甜甜模仿《江南Style》骑马舞的段子,此外,还策划了一系列的秀场节目,如此才红起来的。
米姆:这首歌红起来并不是因为一种文化的趋势,而是因为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宣传,让你不去关注它也难。
深藏功与名:我感觉这首歌的流行像一种病,会蔓延的病,如果一个人传唱这首歌很可能会发展为十个人甚至成百上千人去模仿这首歌,就像当年很简单的一句话“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也是被网友传开的,一下子红起来了。时下流行的“元芳,你怎么看?”也是同理。
《江南Style》是首好歌吗
小T:我们国内凤凰传奇的歌非常有民族风味,虽然红极一时,也没有红到国外去。《》这首歌上了公告牌和英国的UK榜,而且排名很靠前,说明这首歌还是有实力的,容易被老外接受。主要还是因为它的舞蹈够雷人,能吸引众人去模仿,我觉得后面模仿的MV反而比原版更有意思,比如美国海军的模仿,我个人感觉鸟叔还是有点实力的,怎么说也是和王力宏同一所大学毕业的,主修也是音乐。
Ted:鸟叔凭借这首歌赚得盆满钵满,一把赚了几个亿,从来没有一首歌能够赚这么多。他不可能再有第二首这样的神曲了,他已经把这一辈子的钱都赚够了。
天生励志:我之前在网上看过一段人家对这个MV的分析,并不像他们说的是在讽刺江南富人区,鸟叔在里面扮演的是一个爱幻想的屌丝一样的人,在地铁上幻想碰到美女,在快艇上幻想自己身处美女环绕的游艇,整首歌可以说是屌丝的幻想,表明屌丝想翻身的意思。说起来这首歌挺有内涵的,有的人能看懂,有的人看不懂。
木木:这应该不是看懂看不懂的问题,而是每个人对歌的不同理解。
苏图:我觉得《江南Style》必然会火,因为它满足了几个流行因素,首先它创造了骑马舞,这个东西是以前没人去做的。然后它会红起来很大一部分因素是运气,不管内涵不内涵,至少看起来是即兴拍出来弄着玩的,这一点满足了当代人玩世不恭的心态,感觉挺有意思的,MV里的动作我也能做,离我们不远。我喜欢他,但要我具体说喜欢哪一点,我说不出来。
Ted:《江南Style》不是鸟叔的第一首歌,他之前也出过一些歌,可能在韩国有一些知名度,但是没有现在这么红。这首歌之所以红成这样,肯定是幕后团队策划出来的。不管怎样,这样一首破歌也红得太夸张了一点吧?!
米姆:其实现在什么东西红我都不会觉得奇怪了,因为这就是一个审丑的时代。凤姐为什么红,鸟叔的红,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反正什么都有可能。
主持人:别说他应不应该红,单就听这首歌,你们觉得是首好歌吗?
Li:鸟叔这首歌的旋律、曲风有点偏欧美,他的节奏就是能让你听了之后还想听,我听到这种节奏我会想跳舞。
小K:现在就是喜欢恶搞,什么都喜欢拿出来恶搞一下,这说明每个人都有空虚的一面吧。
Hye:恶搞一下就是空虚吗?这是一种娱乐精神吧,自我娱乐一下。
小T:听说现在鸟叔在美国的待遇和贝克汉姆一样,获得了高规格人才签证,自由往返美国。
鸟叔、莫言有何相似处
主持人:现在这些流行的东西真的跟文化有关吗?
米姆:文化现在已经不是什么高深的词了,大多数一起传唱的就能叫做文化。
苏图:杜甫、包拯和元芳很无辜,好好的文人被大家恶搞的不成样子了。这样的恶搞很有可能影响以后小孩对古文化里的人物的看法。
深藏功与名:什么影响啊,这个就是现在的主流思想。不用替古人担忧。
木木:其实恶搞杜甫这种事我们小时候也都做过,只不过那时候网络没这么发达,也没人会拿个手机拍下来发微博。
天生励志:只能怪教材改革不完善,总是用那几张古人图,引起了几代人的共鸣。
Li:再说莫言,莫言在没有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之前,有几个人知道他?谁知道?你们当中没人看过他的原著。但是现在一夜之间他红到了这个程度,就是一种人云亦云的结果。
Ted:但是新闻里采访一些俄罗斯等外国人时,人家回答莫言在国外挺红的。他的作品是中国作家里翻译最多的。
天生励志:很多人说诺贝尔文学奖存在政治因素,莫言能够拿到这个奖也因为一些政治因素。
小K:但是中国这么多优秀的作家,为什么偏偏是莫言?
Hye:评委理由是莫言很会讲故事,故事讲得特别精彩。
深藏功与名:很多东西红或是不红,都是没有道理的,不要用传统的、常规的思维去考虑它未来的走势是什么样的,很可能他就是一匹黑马。新闻报道莫言的书都已经卖断货了。
小T:这也是件好事。
木木:买回去不看的,抱两本做摆设。
米姆:其实有时候红,也是带着很多争议的。越是有争议的东西,后面的走红趋势可能会更好。
苏图:我同意这个社会就是个审丑时代,网络红人基本都如此,也可以说是个脑残的时代。
深藏功与名:《江南Style》的红火和莫言获奖后的红火,这两样东西本身有一些特点,再加上周围的一些传播因素加在一起,导致了现在这种流行局面。
“人云亦云”的流行,你有何看法
小K:我个人对《江南Style》这首歌没有一点感想,因为周围总有人放这首歌,被迫引起了好奇,看了各种版本各种恶搞的翻拍MV,我感觉这就像“沉默的螺旋”理论那样,一部分人将这些信息扩散出去,意见领袖起到主导作用,吸引大批人关注这个东西。连电视新闻的背景音乐都是这首歌。我对恶搞版本兴趣更大一点,自我娱乐的精神挺有意思。
木木:《江南Style》不是我的菜,这个可能有点非主流了吧,或者说我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的主流了,一点感觉都没有。关于莫言,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件好事,这个奖代表了西方的审美,中国的文学能被肯定,炒火了也没关系,就当为他庆祝,为中国文学喝彩。
深藏功与名:现在一样东西要红,要么是在这个行业里被权威认可,要么就是被普罗大众看中了,符合大家的口味,大家把它捧起来。这两者都能红。
米姆:我觉得这几年流行的很多东西我都不能理解,但我觉得不管理解不理解,就去学着接受好了。可能我们已经在慢慢退出这个历史的舞台,所以也要渐渐习惯自己的身份。有些人会专门挑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去看,我有时候会跟风,也会看一些,不管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什么,它不是我心目中权威的奖项。我对奖项不关心,对主流也不关心,默默喜欢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大众的流行对我没有什么影响。
天生励志:鸟叔能火,因为同时期没有和他竞争的新颖MV出现,这个真空的时间段,他补充进来了,达到了流行的标准,也把娱乐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传播的人多了,人云亦云多了,自然就火了。
Hye:这首歌到底是一开始就这么火还是后面被炒火了,究竟是这种类型的恶搞带动了网络恶搞的兴起,还是因为网络盛行恶搞捧红了它,我们都说不清楚。
Ted:鸟叔的火绝对离不开媒体的传播,强度很大。再加上,现在有点意思的东西很少,那我觉得这首歌有点儿意思,我就会去分享。然后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我才知道有这么个人,我觉得我挺悲哀的。
Li:红的东西肯定有一个亮点,一出来就能把别人hold住。
小T:鸟叔和莫言都有一个共性,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中国没人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开了这个头,自然会受到关注。鸟叔也一样,能够在国际上引起这么大的轰动,实在难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