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谢:汝问门第,作嫁娶耶

  小谢若是红楼里伶牙俐齿的林黛玉,那么秋容该是那个妩媚端庄的薛宝钗,两人爱上同一个书生陶望三,免不了争风吃醋,并拼了气力,只为陶生可以将爱给自己多一点。不过陶生却是比那贾宝玉好命多了,不管两个女鬼如何争来抢去,终归都转世成了人,毫无波折地陪他度这一生的荣耀时光。

  十七八岁的小谢,比之于二十有余的秋容,显然是经历欠缺,所以在调戏为避暑而冒死搬到废弃鬼宅里的陶生时,在秋容的老练大胆中,便现出少女的羞涩与调皮。秋容看到假寐在床的陶生,抬腿便朝他的肚子踹了一脚;而小谢远不会这么狂放,只悄无声息地站在角落里,“掩口匿笑”,明显没有秋容那么熟练的调笑经验。见陶生依然不动声色,秋容更是放肆到左手拽了他的胡子,右手轻轻打他耳光。小谢只是笑得更厉害一些,但丝毫没有如秋容般造次。

  尽管第一次遭了陶生的呵斥,两人“骇奔而散”,但第二天半夜又来。小谢依然是秋容的“画外音”,在秋容用细丝伸入陶生的鼻孔中,让他“奇痒大嚏”时,她则在暗处“隐隐作笑声”。好不容易小谢也鼓足了勇气,拿了细细的纸条悄悄靠近时,却因为“暴起而诃之”的陶生,戏弄未遂,“飘窜而去”。

  第三晚,小谢终于放开了一些。当秋容毫不羞涩地在书桌对面托腮看陶生读书,又笑嘻嘻合上他的书本,不让其继续读时,小谢则偷偷潜到他的身后,俏皮地用双手蒙上了他的眼睛。这简直是恋爱中的少女才会有的小把戏。小谢在此时,将慧黠可爱的个性,展露无疑。也难怪陶生的骂声里都有了怜爱的味道,一句:小鬼头!捉得便都杀却!几乎带着点娇嗔和宠溺。

  这也算是陶生与小谢、秋容达成了和解,开始生出宽宥。而两人也在这时,拉开了明争暗斗的帘幕。先是为陶生煮饭,待那粥饭熟了,“争以匕、箸、陶碗置几上”,等陶生吃完了一碗“复盛”,两人又“争为奔走”。而等到三人熟稔,可以坐下相谈,回答起陶生的问题来,依然是秋容在前,小谢随后。不过秋容对陶生的问题中规中矩,小谢则带着点调情和戏谑。在陶生问及出身来历之时,小谢抢着答他:痴郎!尚不敢一呈身,谁要汝问门第,作嫁娶耶?这一句,明显带着点试探,想要窥视陶生心里,究竟有没有她们两人的位置。陶生倒是聪明,很快“正容”表态,一句“如不见爱,何必玷两佳人?如果见爱,何必死一狂生?”算是对两个女子作了一番深情的表白,也让她们“动容”生情,“自此不甚虐弄之”。

  不过,两人不再捉弄陶生,彼此之间的争斗却是愈发地热火朝天起来。小谢趁陶生外出之时,帮他伏案抄书,看到他来,即刻“掷笔睨笑”,等他来夸。这样的“雅好”,小谢是带着点讨好意味的。陶生也算解风情,“拥诸怀,把腕而教之画”。不料,却被推门进来的秋容看到,让其“色乍变”,当然是对陶生与小谢这样的亲昵无间生了嫉妒。不过生性“倜傥,好狎妓”的陶生,即刻便在秋容的沉默不语中,装作没有觉察她的吃醋,用同样的热情“抱而授以笔”,并给予秋容的几个字以“大好笔力”的夸赞,这才让美人破涕为笑。但在之后两人同时练习写字,小谢因为有一些功底,而被陶生偶尔称赞时,秋容又生了气,“粉黛淫淫,泪痕如线”,是陶生“百端慰解之”,这才消了她在小谢面前的惭愧。不过小谢并没有因为这样的一点优越感,而在秋容面前有高人一等的骄傲,照例是担心秋容抢了风光去,私下里叮嘱陶生“勿教秋容”。而秋容呢,也同样“阴嘱勿教小谢”。也只有陶生这样的聪明男人,才有艳福同享二美,左边答应了小谢,一扭头,也应下了秋容,只哄得两个小女子中了爱情的蛊似的,“坐为抓背,卧为按股”,对陶生是百般讨好、千般献媚。

  总是要有一些灾难,方才会让两个女子的小性子稍稍收敛,否则陶生即便是娶了她们,也怕是每日过不得安宁时日,千哄百哄,总有厌倦的那一天。陶生赶考不成,却因为一篇讥讽时事的诗词而被人诬陷,入了大牢。秋容这次抢在了小谢前面,跑来营救陶生,而且因为陶生,在归途中还被冥间城隍庙的判官强行掳了去,要纳为小妾。秋容不屈,便也被投入了大牢。幸亏又有小谢,“驰百里,奔波烦殆”,这才偕同弟弟三郎为陶生平了冤。而陶生出来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为秋容而大骂城隍庙的判官,而判官竟是生了惧,完好无损地放秋容回到陶生的身边。

  到此时,两个历经磨难的女子终于达成了和解,不再因为陶生更偏爱谁而心生醋意,觉得能与这个男人安稳地活着,并相亲相爱,就已经足够幸福,而再有其他念想,哪怕是会给陶生减寿的身体欢爱,都是奢侈。

  但并不是蒲松龄描述的那样:二女以遭难故,妒念全消。女人间的嫉妒,即便是亲如一人,也会犹如水中的气泡,不经意间就冒了出来。除非是死水一滩,否则这样的气泡永远都不可能彻底地消除。而一次可以投生的机会,则将小谢与秋容之间的嫉妒,演绎得更是生动曲折。

  道士给予小谢和秋容各一张符,吞下去,进入路过的棺材,便可化身为其中躺着的女子,并获得在阳世的生命。可惜,符有两张,棺材里的陌生女子,却只有一个。听到外面抬棺而过的哭声,两人拼了性命似的“争奔而去”。大约小谢在这等待棺材经过的一个多月里,天天想的就是如何才能够跑得过秋容,所以第一个进入棺材,却忘了,应该首先吞下道符,方能获得进入阳世的通行证。她那么着急,也果然落下了秋容,可是却没有想起及时地吞下道符,所以眼睁睁看着从后面赶上来的秋容“入棺而没”,而自己则只能“痛哭而返”。

  秋容投胎成了富家郝氏的女儿,并喜气洋洋地与陶生成了婚。但在成婚后,却因为角落里小谢始终不息的哭泣,而接连六七夜,都无法进行身体欢爱。是到这时,秋容才提醒陶生去恳求道士,让他给予小谢一次同样投生的机会。陶生好一阵哀求,才打动了道士。而小谢的身体,“跋履终日”且“奔驰百里外”,方与魂魄合二为一。这样的跋涉,将小谢内心对投生的焦虑与迫切,表露无遗。她定是害怕陶生将她忘记了,而且担心秋容抢了她在陶生心中的位置,所以一路奔波十几天,“惫极”,也要赶赴这一场身体与灵魂的约会。

  小谢这一次长途跋涉,尽管比秋容晚了一步,但紧赶慢赶,还是赶上了这份从一开始,就带着嫉妒和比拼的爱情。

  安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