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绿影间的天然氧吧--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 来源:旅游纵览
  • 关键字: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天然氧吧
  • 发布时间:2013-07-10 14:26

  “喜鹊湖的美不因时序的更迭而褪色,不因黑夜的降临而黯淡。晴空下的波光云影令人意畅神迷。细雨霏霏,明月朗照,秋风瑟瑟里‘芦花天气’总会翻出销魂况味!” 当代诗人刘镇笔下那无论晴雨都令人神往的“喜鹊湖”,便是溱湖。

  溱湖一带的自然环境吸引了无数喜鹊在此筑巢定居,而喜鹊自古以来都是吉祥鸟,所以当地人称溱湖叫做“喜鹊湖”。如今,这个位于泰州市溱潼镇的湿地,已经成了全国首家经过试点验收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它就是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溱湖水韵,水孕溱湖

  水,给了大自然生命和无穷无尽的美。进入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游客需要坐上班船,当班船在溱湖上启动的那一秒,一段奇妙的身心之旅就算是开始了。

  溱湖是天然形成的湖泊,东西长1.4公里,南北长1.5公里,面积约2.1平方公里。班船在湖中航行的速度不快,但略带潮湿的风与清新的空气仍一阵阵扑面而来。目之所及,伴着那荡漾着的湖水,就是“苍苍”的“蒹葭”。密密麻麻的芦苇包围着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湖中岛屿,芦苇随风摇摆,随浪轻舞,芦叶间窸窸窣窣的声音传递着人类听不懂却能感到美的自然物语。如果是冬天去溱湖,说不定还能看到“白露为霜”呢!

  有芦苇的地方,自然少不了野鸭的身影。在芦苇荡里,你可以很容易见到畅游着的野鸭和家鸭。同行的游客问:野鸭和家鸭有什么区别?有人告诉他,除了体型不同外,最大的区别是野鸭会飞,家鸭不会飞。他刚说完这句话,一只体型硕大的家鸭也在水面上飞了起来。不知是谁家的家鸭一不小心闯进了这片神奇的水面,竟也萌发了野性,挥动着翅膀,与水鸟共舞。

  溱湖地区还有一个传统的民俗--会船。如果你在清明节第2天去溱湖湿地公园,那你一定可以在十里溱湖的水面上看到百舸争流的壮观场面:四五百只各种各样的船只,数万船民,在鼓乐声中飞篙走桨,弄潮击浪。溱潼会船的习俗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相传是为了纪念在溱湖一带协助岳飞抗金而牺牲的友军。而这个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水上庙会”之称溱潼会船节,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植物世界,天然氧吧

  班船在一个湖心小岛上靠岸,这个占地约20亩的岛屿是湿地公园的核心游览区。从现在开始,每个人都需要步行近8公里来领略这座湿地公园的自然之美。步行8公里,放在平时,似乎是一个让人闻而却步的事情,而在这里,眼前的景色会让人忘记一切,你不会把这8公里步行当做一件难熬的事情。这里的湖水是如此清澈、平静,各色的睡莲和荷花上凝结着粒粒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天宫中的的瑶池美景。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溱湖这2.1平方公里的湖水养育了溱潼人,也养育着溱湖湿地千千万万的飞禽走兽。

  在弯弯曲曲的浮桥上,有个观鸟的小木屋,名为“悦鸟小轩”。在“悦鸟小轩”里,四面都能看到水上的黑水鸡、芦苇边的白鹭,还有偶尔进入湿地体验园的不知名的鸟类。在这个木屋里,人类只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观赏者,人与鸟互不打扰,和谐共存。

  湿地中的观光走廊全都由木板铺成,走在上面“咚咚”作响。行走在湿地间,翠绿之色充斥眼际,湿地有芦苇、竹子、水杉、睡莲等100多种植物,这些植物是这片土地上真正的主人,除了头顶上的湛蓝天空,几乎看不到任何与动植物无关的东西,哪怕是一个小卖部。湿地中除了垃圾箱、卫生间等基础设施之外,很少有现代化的东西。游客穿梭于水生丛林中,就是进入了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欣赏着鸟语花香,享受着纯净的空气。这里没有嘈杂鼎沸的人声,恐怕再浮躁的心也会被神奇的大自然影响,变得平静安详。

  麋鹿之乡,动物天堂

  在溱湖湿地中还能看到扬子鳄、麋鹿、天鹅等野生动物。在鳄鱼馆的观赏区,五六条扬子鳄半睁着眼趴在池子边上晒太阳。扬子鳄是世界濒危的爬行动物,也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它的冬眠时间较长--从10月至来年的4月,有半年之久,所以它们醒着的夏天是观赏的最佳时节。

  在溱湖湿地,最值得一看的动物就是麋鹿,这里也被称作是“麋鹿之乡”。麋鹿的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身似驴,所以俗称叫“四不像”,迄今已有300万年的生命历史,是世界级珍稀保护动物。研究麋鹿的专家在考察溱湖湿地后认为,溱湖地区独特的湿地环境非常适合麋鹿的生长和繁衍,而根据考证,溱湖地区也是野生麋鹿从地球上消失的最后地点,所以说这里是麋鹿的故乡。现在通过人工养殖,溱湖地区约有50头麋鹿,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下,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因为麋鹿的珍稀,所以湿地公园中的麋鹿园成为了游客们必去的地方。

  不知不觉中,8公里的路程已经走到尽头,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实际上却如此轻松而舒适,或许怀着一颗豁然开朗的心就会给身体注入活力和力量。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只是全世界众多湿地中的一隅,但它除了带给人们身心的享受之外,也在用越来越清澈的湖水、越来越碧绿的枝叶和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告诉世界:如果可以,请让加工的东西少一些,自然的东西多一些,保护环境,保护湿地,其实也很简单。

  撰文/梅志刚 摄影/夏晨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