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手机变成“手雷”

  “手机充电时,千万不要打电话。”这是近段时间在微博上被重复最多的告诫。因为最近,一名23岁年轻漂亮的南航空姐,使用正在充电的手机打电话,结果触电身亡。咦……?这年头,连打手机都不安全了,这是什么个情况?可能很多人在看到这则消息之后,都不由自主地看了下正在充电的手机,害怕同样的惨剧发生在自己身上。但是,手机最为生活中最常用的设备之一,我们总不能因为这一件事情就不使用手机了啊!所以,我们还是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了为好。

  一部手机发飙了,一个空姐遇难了

  前不久,一条微博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空姐网”官方微博称:“马爱伦,南航空姐,一个马上要结婚的新娘,8月8日就是她的婚礼!16日就是她的生日,2013年7月11日晚,用买不到一年的正品iPhone5(编者注:实为iPhone4)充电时通了个电话,突然被一股强烈的电流电倒……。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离开了她的新郎!年仅23岁!为她默哀,大家慎用苹果及充电宝。”

  这条微博瞬间被转发3000多条,各大媒体的官微也转载了这条微博。一时间,充电中的手机电死人的说法也引起热议,很多网友表示,自己也有在充电时打电话的习惯,今后要注意了。还有部分网友在微博反映,自己也曾在手机充电时打电话,有“手机漏电”或者“被电到”的感觉,还好没有发生意外,大呼庆幸。

  之后,网友“@M小静1128”发微博称,自己是马爱伦的姐姐,“妹妹的离开是事实,我发微博是希望提醒大家充电不要打电话!目前,已经将材料交给警方,手机是去年12月买的,没过保修期,事发时手机用的是“直充”

  看来,这位空姐确实是因为使用充电中的手机而被电死的。而我们在默哀的同时也应该庆幸,庆幸我们也经常这样使用手机而没有遇难……。不过……,等等!为什么有的人在使用充电中的手机时会有触电的感觉,而有的人又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呢?这是人们的体质不一样?还是个别手机的质量问题呢?

  手机电人,问题根源在哪?

  呐……,要了解手机电人问题的根源,我们还得了解一些基本知识。

  首先相比于电视、空调和冰箱那些大件的家用电器,使用质量合格的的电源适配器发生触电事故的机会是很小的,因为手机的电源适配器提供了变压的作用。在电源插座的那一头,连接着电压比较高的220V交流电,而在手机插口这一头,输出5V以下直流低压电,供给手机里的那块电池使用。可以说“电源适配器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安全的低压电在这头,让人触电的220V电在那头”。

  一般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即使充电的时候手机外壳漏电,区区不到5V的电压也仅仅是打酱油的强度。但这5V的电压却能给人带来不一样的后果。

  曾经有个段子—一理工科男刚跟一个金界的哥们吃饭,他说到:“我刚送了女友一个2 000欧元的包,她很喜欢,现在女人真是不好养啊!”理工男非常郁闷:“唉,难怪我没有女友,我也就能送个2 000欧的电阻……。”2 000欧姆左右是人体正常的电阻,但身体在不同情况下的电阻也会相差很大,比如干燥、健康的皮肤电阻平均值是薄而潮湿皮肤的40倍,接触同样强度的电压,一个人可能安然无恙,另外一个人可能直接被电死。这也解释了在某些时候,有的人会有被手机电到手的原因。

  但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包括像洗完澡之后的情况),5V的电压实在是太小了。人体在接触到不同电压的电流时,会有不同程度的反应,按照强度由小到大,先是没有感觉→然后有感觉→轻度的身体反应→重度的身体反应→受伤→死亡。对于不同人,5V的电压一般至多只是稍微有感觉和完全没感觉的区别,达不到把人电击的受伤死亡的程度。通常来说,触电死亡事故一般都是百V以上,有几十V情况的,但是没有发现有人在5V之下就被电死的例子。

  既然手机电源适配器的电压只有5V,那为什么会出现电死人的情况呢?这个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想到一种情况—电源适配器彻底抽疯了,内部发生短路,让手机和电源插座直接“吻”一下。

  手机发飙的真相

  一般电源适配器包括高压电路部分和低压电路部分,两个部分之间通过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连接,之间有一段距离,而且是相互绝缘的,只是依靠相互感应的磁场传递能量,两者之间一般不会导通。

  手机电源适配器虽然只是一件小小的电器,根据相关的国际和国家安全标准,合格的电源适配器产品要进行几十项甚至上百项的测试,各种意外的情况都会被考虑到。比如电源适配器的外壳和充电线会不会漏电?电源适配器的线圈之间电阻是不是足够大?会不会在漏电的时候被击穿?故意模拟手机外壳坏了短路的情况,看看电源适配器输出的电流会不会过大?模仿电源出现异常,产生比平时高几倍的电压,看看电源适配器会不会损坏?把不配套的手机和电源适配器连在一起,看看它们能不能自如应对?先把电源适配器放到冷冻箱里,然后再放到高温的炉子里,然后再放到又潮又湿的箱子,看看这些情况下电源适配器会不会“发疯”?除此之外,还要经受放在振动台上一边晃一边充电,以及狠狠摔在地上之后捡起来再充电……

  原装USB插口的四个角为圆角,高仿的则是直角。原装金属片为三角形,高仿的是弧形

  只有经过这一系列“满清十大酷刑”和“严刑拷打”蹂躏之后的电源适配器才算是合格产品。所以,一个合格的电源适配器是几乎不会发飙的。但是,某些没有经过上述考验的不合格产品就很难说了。

  在“空姐事件”之后,国外有一位名为Ken Shirriff的硬件工程师专门购买了劣质的山寨版iPhone电源适配器并进行了拆解。最后他证明,如果利用这类电源适配器充电并进行通话的情况下,完全有可能造成惨剧的发生。

  Ken Shirriff在eBay上用2.79美元买了一个仿冒的iPhone电源适配器,从外形上看,他和正规的iPhone电源适配器并无太大区别。Ken Shirriff描述到:“这个电源适配器除去欧式的插头外,长度在1英寸左右,上面标有‘ForiPhone4,输入 110-240V、50/60 Hz ,输出 5.2V、1000mA,中国制造’的字样,除此以外,并没有制造商、序列号或安全认证等标识”。Ken Shirriff拆开了这个电源适配器,令他惊讶的是,在这个不足3厘米的电源适配器内部,竟然还留有很大的空间。根据Ken Shirriff的判断,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其电子电路是为美式插头设计的,却被用在了欧式插头的外壳下。

  这个劣质电源适配器整个电子电路的大小不超过1立方英寸。其左侧是一个USB接口,右侧黄黑包裹的是一个变压器,将又它来把高压转换为5V的电压输出。其前方带圆孔的是一个晶体管开关,下方是电容,输入和输出。

  通常情况下,为了安全性考虑,交流电源和输入、输出之间必须有严格的距离限制,所以整个电子回路会被分为两侧,一侧与交流电源( 插座)相连,另一侧与输出相连,二者之间必须是变压器或绝缘体。这是为了防止用户在接触输出(连接到USB接口)时不会触电。但在这个电子回路中,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电路和元器件之间的距离都十分接近,远远达不到安全标准的3~4mm间距以上,有的地方甚至连1mm都不足。这导致一旦USB端电源直接连通,就有可能直接让 220V的电压产生高电流直接输送到手机端,如果此时正好有人在使用手机的话,使用者就有可能会被电击。

  好了,看到这里,大家可能心里都有数了。虽然到目前为止,南航空姐死亡原因的细节都还没有公布(警方只证实是全身过电而死),但通过KenShirriff的实验,我们几乎能推断出,导致这位空姐死亡的原因,很有可能是使用了非原装的其他电源适配器。

  现在,还在担心自己会不会被手机电死的人可以放心了。只要你的电源适配器是原装且合格的,那么被强大电流击中的可能性就非常小,甚至几乎没有。而一直使用仿冒手机电源适配器朋友们,你们则应该庆幸,庆幸自己没有像那位年轻的空姐一样,成为劣质产品的牺牲者。最后奉劝大家一下,不要贪图便宜和方便,一定要使用正规厂商生产的手机电源适配器啊!

  ■阿斯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