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朱家湾村: 污水净化超国标

  • 来源:环境与生活
  • 关键字:污水,净化
  • 发布时间:2013-09-26 13:41

  2013年6月,国家环保部发布《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指标(试行)》的通知,规定了竞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的基本条件,其中包括达到国家生态县建设标准并通过考核验收,所辖乡镇可获得国家级“美丽乡镇”命名。2008年,密云县和延庆县已经携手跻身国家生态县,目前,它们正朝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努力。近日,《环境与生活》记者来到密云县和延庆县的乡村,近距离感受国家生态县的环境。

  由于“怀抱”几千万北京居民的生命之源——密云水库,密云县的环保工作一直备受关注。2008年,密云县成为国家生态县。密云县所辖17个镇已经全部通过环境优美乡镇验收,311个村全部通过北京市文明生态村验收。

  其中,北庄镇朱家湾村是密云县下辖村庄中的翘楚,“因为这个村庄先天条件比较好”,北庄镇副镇长纪学军的意思是,有两条河流绕朱家湾而过,其中一条就是密云水库的支流清水河。事实上,保护清水河也带动了村里环境的改变。

  小河沟变成鱼鸟嬉戏的湿地

  朱家湾村距密云县城30多公里,汽车穿过层峦叠嶂的山峰,最后经过一座百余米的桥才到了村里。县环保局生态法制科的张福昌科长指着桥下的河道说,“这就是清水河。”清澈的河水缓缓地从东往西流动,最终汇入密云水库。放眼望去,清水河隔一段会有一座低矮的坝,浅浅的水从坝上漫过。张福昌解释,建这些滚水坝的目的是减缓水流,“不让水一下子全部流走”。水流的缓慢让清水河形成了一片湿地。小鱼儿在水中游泳,野鸭、鸳鸯、白鹭窜进芦苇荡中“乘凉”,时而游出来,时而飞翔。河边有专门的观景台,村民闲暇时可以在这“看看鸟、吹吹凉”。此处,湿地不但自成一景,还起到了自然净化水质、改善微气候的作用。

  北庄镇生态环境保护中心主任李海存介绍说,如今宽阔的河道,几年前不过是一道小水沟,稍不注意,就有人往里边扔垃圾。2009年,北庄镇正式改造清水河,打造以清水河为主线的生态旅游乡镇,李海存亲历了清水河的改造工程。他告诉记者,拓宽河道的首要目的是防洪,河道两边要求保持原生态,不能砌,不能垒。为此,“我们当时从密云水库拉来泥土堆在岸边,有20厘米厚,在上面种花种草。”如今,人工种植的花草与野生的花草“混居”在一块,不分你我了。没人去拔这些野花野草,更不会有人去给它们打除草剂类的农药。

  不过,对河道周围的垃圾,李海存可不会像对野花野草那么客气,在清水河北庄镇这一段,每天都有13个保洁员捡垃圾,特别是白色垃圾。同时,李海存还会派人定期监督,检查是不是有人往河道里倒垃圾。“整个镇子人口不多,但是保洁员、护河员等就有88人,每人每个月发1400元的工资。”李海存说,这些人还负责村子里的清洁卫生。

  污水处理站采用膜生物工艺

  为响应密云县水利局实施的污水治理工程,2009年北庄镇建了3个污水处理站,在其下辖的11个行政村中,只有朱家湾村是单独设一个站,并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膜生物工艺。“这个村离镇比较远,所以单独建一个。”副镇长纪学军说。

  朱家湾村占地84平方公里,算上流动人口共9000人左右,记者看到,村子里的污水处理站标示:日处理污水20吨,服务130户,524人,出水标准达到一级A限值。“一般达到一级就可以了,这里的出水标准超过了国家标准。”生态法制科的张福昌科长说,由于污水处理涉及专业技术,村里将处理站的维护都交由专业的公司去做,只需要每年付给公司管理费就可以了。

  那么,朱家湾村的另一部分村民的生活污水流向哪里了呢?纪学军带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镇上的另一个污水处理站,与之前的污水处理站位于地下不同,这个污水处理站在一个院子里,有管理人员看管,且设备都位于地上,记者能听见机器运转的轰鸣声,看见浑浊污水通过处理后变得清澈了,“正常情况下能处理五六百吨,现在每天处理三四百吨,因为该换膜了。”管理人员解释。纪学军说,这个污水站除了处理镇上居民和学校的生活污水外,还处理一部分村子里的污水。

  尽管经过处理的污水达到一级A标准,但整个北庄镇的出水并不是直接排向河道,纪学军站在镇上污水处理站的楼顶,指着眼前的一片湿地告诉记者,“出水先排入这片湿地,经过一道自然净化程序之后,再用来浇灌。”而朱家湾村的出水,直接通过地下管道流到仅一路之隔的荷花池。李海存说,这些水并不是直接流向荷花池,“地下有蓄水池,水在池子里沉淀,上面溢出来的水才进入荷花池。”8月初,荷花池里的白莲已经羞答答地绽开,池子中间修有木栈道,村民可以在栈道上近距离观赏荷花。荷花池岸边还有人工种植的鲜花,被野生的狗尾巴草簇拥着。同清水河湿地一样,荷花池不但是一个景点,也是一个天然的净化池,也就是说,村里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先沉淀,再经过荷花池的净化后,才排入天然的河道。

  村子为环保投入不少钱

  纪学军和李存海坦言,朱家湾村能有今天的环境,各方面投入不少,“前些天河北承德市政府有同志来考察学习,他们表示投入太大了,学不来。”纪学军说,仅镇上的污水处理站,一年设备维修和换膜的费用要花费25万多元,电费20万元,“压力是很大,但是必须这样做,我们不敢直接往河道里排。”

  李海存直接负责的工作就包括垃圾处理。2008年,镇上下定决心,要彻底解决垃圾清运问题。朱家湾村有600个垃圾桶,他努力换了450个新的,方便村民分类丢弃垃圾,但是也没能保证村民都按要求扔,好在“纸类、易拉罐这类东西特别少,村民都自己拿去卖钱了”。

  即使这样,除建筑垃圾外,将北庄镇的垃圾清运到密云县卫生填埋,仅运输费一年就要90万元,这些投入靠政府补贴一部分,其余的只能自筹。同时,整个北庄镇由于地处密云水库上游,目前仅有服装厂和香厂等企业,政府创收的渠道有限。自1986年《北京市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及京密引水渠水源保护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并实施,密云县很多创收的项目都被“砍”掉了,“现在我们的GDP在北京各县区倒数第四。”纪学军说。

  对此,上世纪80年代初就进入环保领域的“老环保人”张福昌建议:“可不可以给制造美好环境和干净空气的农民发工资?”他呼吁政府,整个密云水库上游的农民,不应再以农民的身份出现,而要以生态保护者的形象出现,“产生好空气和产生好产品的价值应该等值的,都应该受到尊重。工人去工厂上班赚3000元,你给农民少一些就行,要求空气达到什么标准,都可以定。”

  本刊记者 朱艳/文 刘亚威/摄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