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寻找小于大宝们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青岛,体育课
  • 发布时间:2013-12-02 14:37

  11月29日下午3点,喧闹的操场开始变得寂静起来,上体育课的孩子开始返回教室背着书包放学回家。但在短暂的寂静后,一群身着红色套装的孩子们来到了操场,他们还将上一堂课——足球课。

  这是青岛市南区太平路小学。当孩子们逐渐出现在操场上的时候,三个年轻的教练也来到了操场,他们是青岛鲲鹏俱乐部的三位教练:孙彬、牛占磊和钟伟健。学校的体育老师邹云峰没有离开,他开始协助鲲鹏的教练搬运器材,招呼孩子们集中。

  孙彬曾是鲁能队的一员,2005年全运会,他作为主力后卫和周海滨、王永珀等人一起夺冠,但因为伤病,他后来离开了鲁能并在不久后退役。出现在操场上的孙彬,右腿上帮着一副护具,原来,作为鲲鹏队队员兼校园足球教练的他,在刚刚过去的全国业余联赛总决赛上受伤,他带伤出现在了学校操场。

  将近50名孩子被分成了两个队,7岁和8岁的孩子是小队,牛占磊带着训练,9到11岁的孩子则是大队,孙彬带着训练,钟伟健则协助两位教练。慢跑、绕杆、传接训练、射门训练、单个球门的攻防训练,一项一项的训练下来,一个半小时过去了。

  操场的一面写着清晰的8个大字:“健康足球,快乐你我”,而在操场的四周,体育雕像全都是和足球相关的:顶球、颠球、射门等等,这或许才是青岛称为足球城的关键。

  业余俱乐部搞校园足球

  和记者一起来到操场的还有鲲鹏俱乐部总经理吴建滨以及青训负责人赵彬。“这是我们鲲鹏俱乐部下属6个校园足球布点中的一个,也是我们最早开展校园足球的学校。我们这个球队,刚刚代表学校参加区长杯,已经小组第一出线。”吴建滨告诉记者,“此外,我们还有5个学校,分别是镇江路小学、福林小学、银海小学、宁夏路第二小学以及市南区实验小学,目前组建了12支队伍,其中11支男队和1支女队,另外担负着为这些学校普通学员进行足球培训的义务。”

  鲲鹏俱乐部,是青岛先楚国际公司下属的一支俱乐部,成立于2005年,2008年参加城市联赛,两次获得青岛城市联赛冠军,2012年参加全国业余联赛总决赛获得亚军,成为2013年度足协杯参赛球队,并在首轮击败了梅县客家队进入第二轮,梅县客家在本赛季乙级联赛南区排名第四。2011年,鲲鹏俱乐部开始涉足校园足球。

  吴建滨也向记者介绍了相关的情况:“我们现在校园足球教练拥有14位,除了孙彬之外,还有前鲁能球员张树栋、前海利丰门将孙明卿,前中能球员冷冰等,牛占磊曾经在宏远、南城等队踢球,另一位教练负责人吕恩光以前是绿城助教。之所以选择这些极为专业的教练和球员,为的就是保证训练的质量。”

  “在培训模式上,我们是和学校合作,所有培训全部免费,而且俱乐部会为孩子们提供冬季套装和夏季比赛服各一套。目前,鲲鹏俱乐部一年的投入在400万左右,其中大约100万左右的资金被分配到青训这一块,除了服装、教练员工资补贴外,俱乐部还提供外出比赛的机会,我们连续两年参加了侨心杯比赛,一次在四川新北川小学,一次在盐城,两次都获得亚军;今年,我们还参加了鲁能杯的比赛,在8月2日到7日,我们还前往韩国参加了一次青少年比赛,成绩是1胜1平1负。”

  以这6所小学为基础,鲲鹏也组建了两支俱乐部梯队,俱乐部身份的外出参赛不再以学校为单位而是以梯队为单位,“其实我们成绩并不是很好,比如和鲁能同年龄队打,我们就输得很惨,但现在我们是校园足球,不能过分注重成绩,前提是培养他们的爱好和热情,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提高。”

  太平路小学共有队员60人,但在这一天,有十来个孩子没有参加训练。“有些孩子可能有事请假,也可能会因为其他原因不来训练,我们没法强制他们,唯一的措施就是出勤率和上场时间挂钩。”吴建滨说。

  困难并不是没有,在韩国比赛期间吴建滨就颇有感触:“我们的孩子意志品质还是不行,有的孩子遇到困难竟然就哭了,韩国的孩子不一样,为了救球,他们滑铲把球抢回来,结果腿上擦出长长的血印,但孩子还是坚持去打比赛。不过,两年来,孩子们的意志品质还是逐渐提升了不少,有时候很难想象,那些不愿意运动的孩子,意志品质究竟是怎么样的。”

  青岛的校园足球布局

  太平路小学出过两个很知名的球员——高明和孙新波,其中孙新波目前担任中能教练组组长。

  其实,研究一下青岛的足球版图颇有意思:从郝海东、宿茂臻到郑龙、于大宝,青岛各个市区都涌现了众多的球星,市南区除了高明和孙新波,刘健、姜宁、郑龙三名现役国家队队员都来自市南区的南京路小学,鲁能当家球星、现役国家队队员王永珀也来自南京路小学。现役国家队队员于大宝以及李小鹏、舒畅、周薪则出身市北区(含原台东),目前合并到市北的四方区,则有刘金东、高尧、纪玉杰等,宿茂臻和范学伟,则来自李沧区。

  目前,三家俱乐部占据了青岛足球青训的重要地位:中能俱乐部以李沧区为中心,在城阳、市南和市北都有布点,业余俱乐部崇鼎以四方区为中心,在其他区也有布点,鲲鹏俱乐部目前专注于市南区的布点。

  崇鼎其实是青岛足球界第一支涉足校园足球的业余俱乐部,2006年,钟永胜,钟永利兄弟受英国“社区足球”启发,开始以业余俱乐部的身份进行校园足球,老帅刘国江担任总教练,他们在23所小学进行了校园足球的布点。青岛鲲鹏俱乐部总经理吴建滨也对记者表示:“我们开展校园足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了崇鼎的启发。”

  此外,青岛交运俱乐部和青岛胶州风发俱乐部也投资校园足球培训,交运俱乐部、风发俱乐部和鲲鹏俱乐部,也是青岛超级联赛的三强。胶州风发俱乐部的足球试点学校在胶州市。

  拥有30多个美丽的足球公园、堪称中国体育设施建设典范的青岛城阳区,除了和中能合作,他们更大的重心是政府主导校园足球,2012年市长杯,作为郊区的城阳区竟然拿到了7个冠军奖杯中的5座,2013年,在各个区加强了重视的情况下,城阳仍旧拿到了7个冠军中的四个,这让市南、市北和李沧等老城区很受刺激。

  “城市在高速建设中,如果现在不建球场,以后孩子们和老百姓们就再也找不到踢球的地方了,这是百年大计。”城阳区书记孙立杰说。在他的推动下,城阳校园足球发展很快。

  发展遇上瓶颈

  当孩子们开始训练的时候,操场旁边的家长越来越多,有孩子的妈妈、爷爷和奶奶,还有4位孩子的爸爸,他们自然而然地聚在一起,聚精会神地看着各自的儿子训练,偶尔嘴里忍不住喊道:“好啊,真的有模有样了。”

  知道了记者的身份之后,几位孩子的爸爸七嘴八舌地开始诉说自己的想法,一位姓陈的家长告诉记者:“让孩子踢球,一方面是为了健身,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强孩子的意志品质,当然如果展现了天赋,我绝对支持孩子走上职业球员之路。”这几位家长,平常也都踢青岛的业余足球联赛,他们对足球的热情自然而然地影响到了孩子。其中,有两位家长的孩子并不在太平路小学上学,他们来自江苏路小学,但这所全青岛教育质量最好的小学没有操场。

  小学充足的业余时间让校园足球推广的障碍并不大,但到了初中,很多事情便有了变化,刘国江曾经告诉记者:“我们崇鼎有个孩子,踢得非常好,但突然有一天他哭着告诉教练不踢了,因为他要上初中了,家长不让踢球了。”

  鲲鹏正在积极推动初中布点,不过随着一些孩子退出或被自然淘汰,目前300多名小学学员,到了初中恐怕至少缩减一半,组队变成了问题。另外,现行的教育体制规定初中必须对口,跨片区初中组队的困难自然而然地体现了出来。在中能和李沧区的合作中,李沧区表示会把优秀的足球苗子集中在最好的初中,这无疑给校园足球的延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目前鲲鹏俱乐部正在准备建立体育文化公司,并准备出台详细的校园足球发展战略。“球员的出路在哪里?如果转往专业足校和梯队,费用如何收取?”记者问吴建滨,吴建滨表示:“目前我们有一个小球员已经收到了鲁能等多个足校的邀请,对于输出的球员,俱乐部会象征性收取培训费,两三万吧。”那有没有强制措施呢?吴建滨表示没有:“以和家长的约定和协议为准。”

  就这一事情记者也和一位家长聊了起来,这个家长也很实在:“完全应该,他们一分钱不要,付出那么多,我们怎么会昧着良心偷偷把孩子送到别的地方?”

  记者陈永青岛报道

  刘国江:衔接与统一,前行的两大关口

  在青岛足球圈,有一个极受尊重的老人:73岁的刘国江。作为崇鼎俱乐部教练总监,刘国江几乎把精力全部放在了校园足球上。

  校园足球建设,刘国江可谓是顶级专家。对于校园足球,他更看重矛盾和冲突:“青岛的校园足球发展很好,普及面很广。但恰恰是因为发展好,很多矛盾都展现出来了,所以我想说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如何突破。首先在我看来,按照正常规律,校园足球至少要完成初中课程才可以转入专业足球,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球员的基本文化素养;但两个矛盾显现出来,一个矛盾是小学和初中的衔接问题,我也注意到青岛开始在试点,但真正的突破需要过程,全国推广更是个难题。另一个矛盾是教练员水平的不足,目前的校园足球如果完成初中课程,就会带来孩子足球专业基础差的问题,我们崇鼎就深深地感受到教练员的匮乏。青岛如此,全国又是什么样的呢?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体育局重视全运会、省运会和城运会,教育系统注重校园系统比赛,但两个竞赛体系差别极大,有必要统一竞赛体系,这样教育局和体育局才可以形成合力。”

  在校园足球和专业足球的衔接上,崇鼎曾经出现了一名球员被一家新成立的足校悄悄挖走的事情,为此还打起了官司。这也反映了业余俱乐部对校园足球的投入完全没有保障,刘国江建议足协全面调研后制定保障体系。“校园足球必须完善制度建设,从校园足球的普及、内部衔接、竞赛体制、校园足球和职业足球衔接等各方面。崇鼎有个学校,以前的校长很重视,后来换了个校长就不重视了,前后差别很大。我们不能光凭借人的热情,关键是制定规矩,制定制度。校园足球发展得越快,制度的后腿就会扯得越大”,刘国江告诉记者。

  值得深思的是:刘国江主导八一队1316工程,历经10年培养了郝海东、江洪等顶尖球员,但时任中国足协领导从未向刘国江询问过经验和教训;2005年开始,刘国江专注于校园足球,历经9年,可谓校园足球专家,但在中国校园足球设计和启动过程中,有关部门亦从未征询过刘国江的意见。

  记者陈永青岛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