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老板们的幸福逻辑

  大连人、馄饨连锁店老板——魏金磊的微信朋友圈在“双11”这天很忙:连续发出来11条和天津密切相关的图文消息,包括“西餐排着队上,这优雅的小情调”、“跟吉利公司孙副总裁喝着,聊聊小微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晒自己接受采访、酒店“豪华大气的房间”、各种合影,照片上的魏金磊笑容可掬,洋溢着被尊重和承认的幸福感。

  事实上不只是他。魏在10月份吉利GX7海岸之旅活动刚认识的几位新朋友——山东的卢兴勇、南京的刘涛、广州的黎庆东等人也忙着在朋友圈和QQ空间晒幸福。

  和魏金磊一样,这“幸福”似乎和旅途关系不大,更多关乎参与到一场“高端大气上档次”招待后的被尊重和承认感。

  焦虑和困惑

  魏金磊们秀出来的海岸之旅共有200名吉利GX7用户参与,途经数十个沿海城市,最终抵达海岸线最北端。他们中很多人是走在创业路上的小微企业主。

  魏金磊非常珍惜这样与吉利还有吉利车主的互动,原因是可以认识朋友,开阔视野,而能和李书福这些偶像同桌交流又有一种被尊重的荣誉感。卢兴勇强调自己之前一直开吉利的摩托,他很赞赏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觉得那种“汽车不就是一个沙发加四个轮子”的创业气魄对自己非常有感染力。

  当年白手起家,现在已将沃尔沃汽车收入麾下的李书福,确实值得小微企业主们敬佩。从1983年以一部照相机开始创业,李书福先后经历了开办照相馆、冰箱厂、摩托车厂直至造轿车,创业经历起伏跌宕。如今吉利汽车已成为连续两次进入《财富》500强名单的大型跨国企业。

  “李书福也是从小微企业起家,吉利的品牌基因里,有这种创业、草根、奋斗的精神内核。”吉利集团副总裁、销售公司总经理孙晓东说,吉利希望为这样一群被定义为“小微企业主”的创业者做些什么。

  “作为一项将汽车与自然、人文、历史等结合的‘汽车文化活动’,吉利GX7海岸之旅贯穿着‘观商’、‘观人’、‘观景’特色。其中,‘观人’就是关注小微企业主,关注吉利的这些车主,关注魏金磊们的现状与成长。”

  本次“海岸之旅”是吉利汽车在营销策略上的突破和尝试——将“紧紧跟随消费者的需求”的营销策略,转化到“根据用户的精神需求引领用户”。吉利GX7海岸之旅还启动了一项中国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唤起社会各方面对小微企业的关注,为新兴企业家们提供帮助。”孙晓东认为“这是吉利汽车的一项社会责任”。

  长期被忽视的“小微”们,突然发现,在这里,找到了被尊重的感觉。当然,“幸福”绝不单单因为被尊重,事业的成就也是小微们最能感受到幸福的地方。

  与动辄玩酷炫概念、张口闭口谈融资、穿梭在硅谷的高科技、互联网创业者们相比,虽然魏金磊们做着看上去保守得不能再保守的生意,甚至可能有点土。他们有在现实里摸爬滚打出来的经营之道,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商业逻辑,有自我独特的精明和算计。

  但他们也有“再好一点”的渴望,以及如何“再好一点”的焦虑和困惑。

  和而不同

  第一次见到魏金磊时,是在他位于大连西岗区先进街的吉祥馄饨店,两边围绕着有些老旧的家属楼,店面本身门脸不大,但看着干净卫生,只是门口几乎被长长的水果摊占据着——去馄饨店的路上,魏金磊就一路抱怨:“店门口有些卖水果的几乎都把路挡住了,还招苍蝇,很讨厌,但又没办法赶他们走。”

  刚进店里,魏金磊就钻进厨房忙活起来,他的母亲则在前台招呼客人。忙碌了会儿,魏金磊又开着车给附近的一家客户送馄饨,可能是觉得做老板还要送外卖,有点丢脸,魏金磊还特意和《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以下简称《21CBR》)记者解释了一下:“店里忙的时候,咱也得搭把手。为这再多雇个人不合算。”

  算上这家,魏金磊在大连有7家吉祥馄饨。在魏金磊的描述里,他是个绝对不安分为人打工的家伙:“我不爱受人管制,2006年当兵复员后回到大连就进了社会,但不管什么工作,干不到两个月绝对辞职。”至于创业,魏金磊并没有上美国敲钟的宏大理想,只是源于他媳妇说的一句话:“不爱给别人干,那就自己干吧。”

  于是,2007年,魏金磊被媳妇带着,吃了一次吉祥馄饨,感觉不错,就找到总部,谈加盟,找场地,开启事业。

  一个店面最低三个人,魏金磊有个节约成本的方式:“一般来说,有2个固定长期的,接下来的人员就雇佣小时工,能节约点成本。”这一家店一年挣个10来万元问题不大。

  生意还不错的魏金磊很快有了野心,之后两年又迅速把店面开到7家。

  尽管只是加盟馄饨店,魏金磊的身份却很快从创业者变成了管理者,而他的管理方式简单有效。

  比如如何“合伙”:“和我合伙必须我占六成股份,我有决定权,白纸黑字写清楚。”至于如何管理员工,魏金磊的做法更实际,比如冬天下雪时,一家店的员工不顾不准骑车出门的规定,骑电动车出去送外卖,结果摔伤了,魏金磊就当着员工的面罚了店长500元,他的逻辑并不复杂:“我管理店长,店长管他们,所以我就罚店长,让他们心里有所触动。”而之后,魏金磊又找个没人的时间,把500元塞回给店长。

  和魏金磊一直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相比,山东东营人卢兴勇看上去更幸福一些,因为他的生意是在学校里,而学校里的竞争多少要比社会上的少一些激烈程度。卢兴勇的生意:打印复印店、鱼馆和一个台球厅。

  卢兴勇吃过不懂技术和市场的亏。一开始购置的打复印机都是日本企业生产的,每分钟30张和40张为主,但这些几万元一台的机器远远跟不上业务量需求,于是随着业务的增大开始购买新的机器,但卢兴勇慢慢觉得上当了:“所谓新的机器一分钟也就打那么多,就是里面的零件变了。把简单东西弄得很复杂,我又摆弄不明白。所以就只能换,换了不好便再买,几次折腾赔进去不少钱,但这些机器又不舍得扔啊,真是闹心。”

  随着在复印业的耳濡目染,慢慢会摆弄机器了,他的生意才开始慢慢好起来。

  在理论上,卢兴勇和魏金磊本来可能一辈子都碰不到面,但海岸行这一件事把他们联系到了一起。当然,同去广西的还有魏金磊的朋友,做冬虫夏草生意的陈强、来自南京做保健品生意的刘涛、来自广州做新型食用油的黎庆东。他们来自天南地北、不同行业,但一见如故。

  最有趣的是,他们足够像,在他们身上,我们隐隐看到了李书福当年的影子。

  未来与纠结

  从他们那里很少听到概念和专业名词。

  比如,在吉利车队海岸行的过程里,一位吉利公司的中层试图帮卢兴勇分析其生意的利润结构,他的确问出了一些比较关键的问题,比如在卢兴勇谈到觉得自己时间不够用时,他问,为什么不把低利润的业务停掉,专注在那些高附加值的业务?卢兴勇说自己分析问题的方式不会这么复杂:“哪个业务利润高、哪个业务利润低不重要,重要是,每天早上我投入多少钱,每天晚上我拿回来多少钱,把这个账目算明白就可以了。”

  魏金磊和他的看法相同——这就是他们理解的商业。

  他们做生意的过程里表现出了足够的精明、实用主义和谨慎。而这三个方面其本质上都和钱有关:比如最重要原则是不向银行贷款,能贷也不贷。

  因为他们在扩张业务的时候足够谨慎,就如陈强描述的:“我们现在脑海中并没有一个特别好的项目,把公司做大了,这个贷款值,否则去贷款就不值了,实在缺钱,兄弟们倒倒就可以了。”

  兄弟、朋友之间的资金流动是他们在谈生意资金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但要继续往上走,就有烦恼了。

  魏金磊希望向一些高附加值的行业转型,比如汽车美容,为此,他专门去新西兰看过一家企业的自动化设备。他承认他要做汽车美容多少和成了GX7的车主有关——魏金磊目前是吉利大连车委会的主席,其实是有足够的客户资源。在此之前,他就给车委会制定了一个福利,去他的馄饨店吃饭免费。魏金磊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来看看吉利有没有可能对他的新事业提供一些帮助。

  卢兴勇烦恼的是另外一件事,他的台球厅和鱼馆分别承包给了妹妹和厨师,很省心,但两个人目前都闹着要分家把台球厅和鱼馆买下来,卢兴勇常会纠结卖还是不卖呢,到底是收一笔钱省心还是细水长流?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在困惑着他们,比如陈强考虑的是,在大连保健品市场不好做的前提下,能不能向外地扩张?但又觉得自己公司的品牌、人力、资金都不足以支持,而小公司是经不起投资失败的。

  资金短缺、理念不清晰、对政策理解不透彻等等一系列问题,牵绊着众多新兴企业家前进的脚步。

  吉利汽车此次海岸一路走来,在举办了多场“大有可为”主题沙龙。希望来自经济领域的知名经济专家学者,在与众多小微企业主互动中,能为他们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解决方案。

  以“草根”起家的李书福则出现在天津论坛,在一场现场版《冬吴相对论》吉利特别节目中,语言平实地向众多小微企业主讲述了自己30年创业艰难与喜悦,并送出了“追求理想、把握商机、坚持信念、不怕失败、用心决策、凝聚力量”二十四字“真言”。

  中国小微企业主面对着诸多困惑,但正像海洋中的“鲨鱼苗”,“不服输、勇往直前”,他们在经历坎坷和努力后,总有一部分人会成长为“大鲨”。

  “有吉利汽车这个活生生的例子摆在面前,我不敢说我以后能把生意做到这么大,但我确实对未来更有信心了。”来自广州的吉利GX7车主黎庆东说,信心也是一种幸福。

  文/本刊记者 罗东 制图/阿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