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曾充当过货币

  • 来源:文史博览
  • 关键字:陶瓷币
  • 发布时间:2014-02-20 09:52

  硬币一般为金属币,从贵金属到普通金属铜、铁、铝以至较为廉价的锡、锌、锑。但在特殊条件下,却产生了非金属币——陶瓷币。

  《据旧五代史》记载:五代时,北方缺乏铜料,幽州军阀刘仁恭便用陶泥制作钱币,在内部使用。1980年8月,在浙江余杭县,发现陶质五铢钱范十余块。钱范,即古代铸造金属钱币使用的范模。近年,陕西西安也发现一批汉代铸造金属货币的夹砂红陶质钱范,进一步证明,陶瓷与钱币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

  近现代也出现过陶瓷币。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伪满当局财政枯竭经济困窘,只好从日本引进技术,用陶土冲压成货币,投放市场。此时二战已近尾声,陶币只在东北一些地区流通了—年多的时间,“满洲帝国”就灭亡了。陶币是日本侵华的历史见证。

  十七、十八世纪,拉美一些国家,竟把中国瓷器当作钱币使用。有人在向政府交纳税金时即用中国瓷器。1599年,巴拉圭总督冈萨贝斯的瓷器清单上,标着五个中国瓷碟值1000元。甚至还有办理一个人的丧事用去6件中国瓷器的记载。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资源缺乏,也曾于1921-1923年发行过陶瓷货币。由于易碎性质,流传至今的为数极少,颜色有褐、白、绿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