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耀辉:你可以什么都不怕

  • 来源:精品生活
  • 关键字:周耀辉,假如我们什么都不怕
  • 发布时间:2014-03-11 12:53

  周耀辉,凭借给达明一派《意难平》专辑创作的《爱在瘟疫蔓延时》一鸣惊人,开始了他的填词生涯。周耀辉的词作设想独特、文化底气深厚,最是敢于挑战另类偏锋题材。词风华丽精致,游走于主流与非主流之间,在芸芸华语作词人中独树一帜。词评人梁伟诗曾这样表述“香港三大词人”:林夕多情、黄伟文摩登、周耀辉另类。

  在这个太容易害怕的年代,“香港三大词人”之一,另类的周耀辉却说:你可以什么都不怕。

  因为我们真的害怕太多东西了!没买房的害怕房价涨,买了房的害怕房价跌;没结婚的害怕嫁不出,结了婚的害怕婚姻不幸福;工作太忙害怕过劳死,工作不忙又怕失业;怕拖延,又怕患上强迫症;出了新书害怕没人关注,有人关注又怕被转发超过五百次……

  近日,周耀辉带着新书《假如我们什么都不怕》来到广东时代美术馆学而优书店,与读者分享他曾经害怕过什么样的事情,是如何克服的?伤害在所难免,我们应该怎样活?假如我们什么都不怕,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假如我们什么都不怕,你会做什么?

  第一次见周耀辉是在三年前。那天,伴着稀稀拉拉的小雨,我们聊的话题是:突然十年便过去。记得他说起十年自己的奔波,我们分享了很多有地标的小情绪,比如阿姆斯特丹。

  2006年,周耀辉写了一首《阿姆斯特丹》,老友黄耀明一贯地迷离低唱:“找我的一种旅行,自由地天昏地暗,往事正消失,未来亦消失,趁换了天空趁一个人换个灵魂。”于是好奇,周耀辉在阿姆斯特丹遇见了什么?

  他曾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住了很长时间。当时黄耀明特意飞到阿姆斯特丹来找他,“那几天我们从早到晚地聊天,纯粹是谈天说地。他说以后应该多一些一个人的旅行。后来为了纪念这事,我们就写了《阿姆斯特丹》这首歌。”——阿姆斯特丹真应该颁个荣誉市民奖给他们。

  再见周耀辉,他在香港停留了一段时间,最多做的就是教书。另类的他,好像是走进了一条约定俗成的路。然而,他享受的是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他好像有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就像他这次带来的《假如我们什么都不怕》,他凭借对社会现实的精准观察,用诙谐幽默的文笔,将人们内心不敢面对的东西轻松揭破。从A到Z的128种恐惧症,每个症状,每个“病人”,原来都与你我息息相通。如果“害怕”是种病,这本书就是最全病理分析手册。有句话叫“久病成医”,所以,周耀辉一再说:“读完这本书,(但愿)你可以什么都不怕。”

  Q=《精品生活购物指南》A=周耀辉

  Q:《假如我们什么都不怕》这本书稿最开始是以专栏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它给人的感觉更像一本荒诞小说,而且,有一个不同的你在里边,除了平时的温和斯文,还有属于你的一种小幽默在里面。

  A:这本书是我写作之中很有意义的一个计划。我故意去尝试一些新东西,因为我不想专栏是我歌词的延续,我想玩,也贪玩。既然已经害怕到一个境界了,不如就做吧,开心地做,大胆地放肆地做,写一些我从来没尝试过的风格。书里面是以恐惧症为出发点,由A写到Z,然后根据我周围朋友的蓝本,也在网上找一些资料,但所有东西都是我虚构出来的。我的确觉得世界上充满了那么多的恐惧,本身就是一件很荒谬的事,所以我就从这个方向试着写一些看起来很荒诞,但其实是源于我对现实的观察的作品。

  Q:你有没有一些很害怕,或者曾经害怕过的东西?

  A:其实我很多恐惧,比如:蟑螂、老鼠,等我们慢慢长大后就会害怕自己长得不漂亮,怕长胖,怕长皱纹,怕老。再大一些,就会害怕自己没有成就,怕自己不知道在干什么,怕剩下的时间不多,怕找不到终身的伴侣。我觉得我自己生活到现在,学得最好的就是怎么去爱我自己,这大致上可以克服很多害怕。就算全世界都说我是一个失败者,那又怎么样?——从爱自己的角度出发,我就无惧了。

  Q:《汕尾以南》里,有句“没有承受不了的纠缠,只有惊心动魄的喜欢”特别惊艳。你有没有遇到过令你有这样感受的人?

  A:有,当然有,不过现在没有。我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我对感情很认真我通常都不是先离场的那个。其中一次,是我自己提出来的,因为爱自己,不能再让自己这样受委屈。虽然我还是会害怕,离开了一段关系,走出去,天大地大,可能真的找不到你想找的人。但是必须要爱自己多过害怕失去,我宁愿得到自己。

  Q:那么走的时候很潇洒?

  A:不是,我不是一个很潇洒的人。我找了很多类似心灵鸡汤的东西,比如吃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哪怕吃鸡腿,吃方便面。或者买一件自己很想要的衣服。要学会对自己好,这样就少很多害怕。

  文_罗琳 图_小弦编辑_罗琳、吴婉滢(实习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