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对外贸易逆差,中超制造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中超,鲁能,恒大,富力
  • 发布时间:2014-04-09 15:53

  近日,FIFA(国际足联)的国际转会匹配系统(TMS)统计了2014冬窗跨足协的转会交易,中超令人意外地荣登了球员国际贸易逆差的榜首。这个冠军头衔一方面证实了现在中超的国际购买力的确惊人,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中超的出口能力实在是聊胜于无。

  中超进口金额世界第二

  FIFA的转会匹配系统(TMS)是近年才完善的在线转会查询系统,以美元作为货币结算方式。相比以欧元结算的德国转会市场,TMS的数据被认为是FIFA官方备案,因而更加权威。不过,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事实上很多跨足协转会即便在FIFA备案登记,具体金额仍旧不会公开。因此,和德国的转会市场一样,TMS系统仅供参考。

  依照TMS系统提供的数据,2014年迄今中国足协旗下联赛的贸易逆差高达6703万美元,雄踞世界第一。排名第二的是逆差4587万美元的德国,英格兰以3952万美元排名第三。参考德国转会市场的数据,中国职业联赛的这个贸易逆差冠军的确实至名归。中甲不计,2014年初的冬市,中超从国外进口球员花费了4964万欧元,而出口球员只得到了40.5万欧元的回报,逆差高达4923.5万欧元。值得一提的是,英超在冬市的进口总额高达8430万欧元,远超过中超,不过因为出口总额高达5395万欧元,雄踞世界第二,算起来贸易逆差只有3035万欧元,不得不在贸易逆差榜上屈居中超之后。

  中超的进口球员金额高居世界第二,领先了法甲(4430万),几乎是德甲和意甲冬市进口的总和,保证了球员贸易逆差的冠军基础,也是中超在世界足球版图上前所未有的成就。而过去一直有旺盛购买力的西亚联赛,今年彻底被中超逾越。至于一贯奉行低入高出原则的日韩联赛,在球员进口方面几乎只是中超的零头,两大联赛一共才进口了47.5万欧元。

  2014年中超的进口激增,几乎是2013年(1447.5万)的3.4倍。鲁能(1432.5万)一家就相当于去年的总和,加上恒大(790万)、富力(765万)和国安(470万)贡献了几乎七成的金额。今年中超的进口火爆,很大程度是恒大亚冠称雄的效应,也是西欧经济危机冬市引援大减的原因。除了德甲和西甲小幅提升外,英超、意甲和法甲都有下降,其中意甲从6490万欧元锐减6成到今年的2139万,而去年还领先中超的乌克兰和俄罗斯,今年也跌破底线。俄超去年以8535万欧元的进口额雄踞第二,今年跌了85%到1155万,这才成全了中超一路飙升,从原本落后英、俄、法、德、意、乌、土的第7位上升到第二。全球购买力的此消彼长,导致了中超能够在进口总额上压倒传统的欧洲强国。

  中超收益微不足道

  2013年的冬市,中超的球员出口达35人,创造的出口收益呢?是尴尬的零。今年,中超好歹还有现金出口的回报,出口31人获利40.5万欧元,不过,只有雷纳托加盟布尔萨,李·阿迪加盟萨格勒布迪纳摩,给恒大和阿尔滨带来了不错的收益。令人遗憾的是,已经紧缩银根的阿尔滨,凯塔、瓦罗、罗申巴克和穆伦的离队,都让阿尔滨不得不掏出数量可观的违约金。在中超的投资以雄踞世界第二的大背景下,中超的球员出口收益却是非常尴尬,在远东不如日韩,甚至澳大利亚都有54万欧元的贸易出口收入,在西亚不如阿联酋(110万),今年全球贸易额排名前20位的联赛里,中超的出口是倒数第四,只比出口额为零的沙特、卡塔尔和北美大联盟强。显然,看似风光的投资进口背后,是不那么风光的创造利润匮乏。

  在今年的贸易顺差榜上,葡超以7745万欧元雄踞榜首,超过了巴西的3013万欧元。FIFA的转会匹配系统并未将波尔图卖给新加坡华人私募基金万利通的罗德里格和戈麦斯计入国际转会,但这两桩跨国交易的确为波尔图赢得了4500万欧元的暴利。传统的球员进口大国中,中国已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巴西最大的球员出口国:巴西向中国出口球员总值1943万欧元,超过巴西今年球员出口总额的一半。同时,巴西也成为中国球员进口的最大货源,巴西联赛占据中超球员进口的四成。

  虽然远东地区尤其是韩国在今年突然成为中超的进口主要来源地,进口额高达675万欧元,几乎占韩国出口球员的90%,但这恰恰反映了韩国足球的成功。韩国足球在反思中超挖走了像德扬、河大成、朴钟佑等K联赛最好的球员,可韩国球队在亚冠的成绩并未因此下降很多,反而依然保持着对中超的优势。显然,中超的球员贸易逆差世界冠军,反而应该为我们带来更多对青训体系的反思。

  记者 寒冰 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