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平板酝酿变局

  • 来源:微型计算机
  • 关键字:苹果,三星,亚马逊
  • 发布时间:2014-05-21 08:24

  来自Digitimes Research和IDC的统计显示,仅2013年04月,全球平板发货量就超过了7500万台。其中,除了苹果、三星、亚马逊以外,其它单独品牌市场份额最高的也只有华硕的5 1%。但有总共超过30%的份额来自其它品牌和白牌,而中国深圳就是这些其它品牌的最大聚集地。

  经过近两年市场规模的飞速扩大,平板已经和智能手机一起成为PG之后的新一代市场宠儿。高端的平板市场一直是苹果与三星在把持,电子书的特定需求则是亚马逊的优势,数量最大的入门级市场却鱼龙混杂,是其它品牌争夺最激烈的战场。从产品采用的芯片方案来说,在手机领域很强大的高通并不受华南平板的欢迎。这是因为它的价格贵,同时对平板厂家的售后需求响应速度远不如同为ARM阵营的瑞芯微、全志、炬力和联发科,而华南平板厂家最看重的就是服务响应速度和整体解决方案的成本,所以对于ARM+Android平板市场来说,上述四家芯片厂家才是主力。

  在参加完今年英特尔在深圳举办的IDF14之后,我认为采用“x86+Windows”解决方案的深圳平板会在平板领域里异军突起。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英特尔CEO科再奇定下了平板出货量耍“增加3倍,达到4000万台”的目标,还在中国设立了与之配套的、规模达1亿美元的中国智能设备创新基金以及落户深圳的首个英特尔智能设备创新中心。这都是在为整个华南的平板厂商提供直接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与当年“超极本”推出时的力度何其相似!很显然,为了弥补此前{昔失平板市场的遗憾,英特尔已经将深圳—华南呻国平板厂商的战略地位提升到最高,下定决心要从这两亿台规模的平板市场里分出属于自己的4000万台来。

  再来看微软,和英特尔一样,微软在移动互联时代同样错过了很多。至今为止,Windows Phone并没有与iOS、Android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三国演义”格局,2013年只拿下了不到5%的市场份额。所以,切入平板市场成为微软扩大移动互联网领地的必然选择。但移动互联精神的精髓之一就是用免费换规模,传统的收费模式已经被证明行不通。深圳ID F14刚结束,微软就宣布对9英寸以下的平板和手机免费提供Windows授权。虽然迟了点,但微软总算有了动作。要知道,此前带正版操作系统的1 0 1英寸平板售价要2400元左右,而只提供试用操作系统的同配置产品则不到1 600元,两者的接受度显然会差别很大。

  就在IDF召开之莳,某ARM芯片厂商人士曾在朋友圈吐槽:“总有人问我英特尔来了怎么办?我看是英特尔该怎么想办法站稳脚跟吧?”确实,即使是“x86+Windows”拿出了这么多优惠条件,要想重创Android+ARM架构平板及芯片生态圈也不那么容易,毕竟ARM平板的价格现在已经太便宜了。但对于深圳及华南的品牌平板厂家来说,有两大“土豪”级玩家加入,平板圈的规则和玩法肯定就会有所创新。比如,对于“x86+Windows”的产品,很多品牌已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微软自家的Surface Pro/Pr02已经是一个产品层面的标杆,只是价格过高。但如果配置改为够用且续航能力更强的凌动,价格降至2000元级甚至更低呢?确实这个市场还是值得期待的。反而是之前我们颇感兴趣的“Windows+Android”双系统产品也许会被放弃,首先是目前双系统切换的操作体验并不好,其次是微软肯定也不愿意补贴落到能支持竞争对手操作系统的产品上。

  综合来看,我觉得“x86+Windows”的竞争重点会在1000元-2000元价位,主打功能应该仍然是“兼容PC与娱乐的创作工具”。对于大多数国产品牌来说,这也是从无利可图的代工299/399元平扳拉高自身品牌形象的重要机会。当然,走量的市场肯定不会被放弃,“ARM+x86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也许会是老板们的新要求!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