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社交服务综合实力排行榜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移动社交,4G
  • 发布时间:2014-07-24 16:25

  移动互联网的到来,为传统社交网络带来了颠覆性的转变,从PC端社交平移到移动端社交,移动社交综合了移动网络、移动终端以及社交服务的优点和特点,主要以App形式呈现,由于受到终端屏幕的限制,用户所感受到的页面空间较小,注意力也更加集中并且可以随时随地创造并分享内容。而渡过了社交产品爆发高潮期的社交产品服务商们将面对的是如何在愈发饱和的市场中站稳脚跟,保持领先的难题。

  4G:为多元社交带来机遇

  智能手机本身具有不同于PC端的特性:可以随时调用LBS、重力感应以及摄像头、话筒等功能。而凭借着这些特点,将其与社交应用有机结合,让社交有了更多可能。随着4G牌照的发放,在4G时代,移动社交或将拥有更多玩法。

  援引艾瑞移动端用户行为监测工具mUserTracker的数据,2013年社交网络App覆盖用户占比达到60.2%,仅次于即时通信、浏览器和系统工具类应用。社交网络覆盖用户数已经过半,成为移动端巨大的流量入口,覆盖率居于各应用小类别前列。社交在拥有明显的入口功能的同时,也具有广阔的包容性,与其它类别功能产品对接也不显生硬。移动网络速度的提升,为移动端在线视频、游戏等提供了更好的体验环境,也更进一步地为社交应用与在线视频、游戏的有机结合开放了怀抱。

  虽然目前大部分移动社交产品都具有视频通话或者发送视频信息功能,但这些行为大多发生在Wi-Fi环境下,这有悖于移动产品随时随地进行内容创作和分享的特性。目前,国内已经有几家UGC短视频社交应用,如微视、秒拍等,但这类应用最大的问题在于仅仅是将本来在3G时代的文字、图片、语音等为主的分享内容升级为视频,而不是将视频作为主要的社交渠道。

  企业级市场:工作与生活能否兼得?

  今年7月,微信正式开启企业号,涉足企业办公市场。这无疑在一直不温不火的企业级移动市场荡起了不小的涟漪。据了解,企业账号完成认证后,可以将企业所有员工微信导入,今后像微信打卡、微信报销、微信会议等企业功能都将可以在微信上完成。

  微信本身具有强大的to C基因,拥有数亿to C用户,在这众多用户中,企业级用户也包含其中,这也为微信开拓to B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QQ、微博、微信等社交应用培养了员工的使用习惯,企业社交网络不同于这一类的社交应用,也不同于Office一类的工具软件,其既需要社交网络的基本特性,同时还要兼具简单、实用、灵活、免维护、低成本等优点。虽然微信企业号能够为企业移动化的迈进助力不少,但似乎也有部分员工更倾向于将生活和工作彻底分开,但若脱离了微信的巨大影响力,这类应用又能够走多远呢?

  一直以来,国内企业移动社交虽然存在,但却未能构成企业刚需。一方面缘于企业移动化办公程度还不够深,另一方面国内企业缺乏扁平化,大部分员工对这种与上级点对点的即时沟通方式还仍存在畏惧心理,宁愿选择邮件交流。所以简单粗暴的将to C市场的社交产品或者国外企业移动社交产品照搬进国内并不现实。

  另类社交:“保鲜”成忧

  移动社交市场竞争激烈,各类新社交应用也层出不穷,想要在移动社交领域异军突起并不容易。

  今年年初,国外移动私密社交应用软件Secret 和 Whisper开始在美国的学生群体中流行,虽然Secret 和 Whisper备受质疑,但却颇具成效:Secret于3月拿到了860万美金的天使投资,其整体估值已超过4000万美金。Whisper则表示,其网站每月的网页浏览量高达35亿。如此的成功不由引得国内厂商纷纷效仿,目前,市场上匿名社交App总数已经超过20款。

  除此之外,近期还有不少“另类”的社交App出现。

  Facebook下的Slingshot,可以进行聊天信息交换,并以此解锁对方的聊天信息内容,只要没有一方能抵挡住好奇心诱惑,聊天就不会停止;只能发一个字的聊天应用Yo则更为奇特,聊天的双方只能发布一个单词“Yo”来进行沟通;近期又有一款只能发emoji表情的“Love emoji”即将上线,这是一款只能用表情符号emoji聊天的社交应用,甚至连用户名注册也只能使用表情来进行。

  但此类以陌生人交友、用户兴趣为特点的社交应用产品大多采用了社交平台的服务模式,同时强调与现有服务特征的差异化以求得生存,此类社交产品用户的长期黏性不容易保证,一旦某一类应用成功极易造成跟风现象,同质化严重,较难在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用户转移成本也较低,产品生命周期和活力都令人担忧,未来的发展如何还未可知。

  未来移动社交将向着更多元的方向发展,或轻或重。但归根结底,社交网络的驱动力是当人们获得了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后,更进一步的对于情感的需求,是对情感互动的一种需求。无论社交网络将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需求都不会改变。

  本刊记者 刘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