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流通业的自我救赎
- 来源:汽车观察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汽配流通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4-22 15:40
行业内曾经出现过的一些大型企业,都已经归于平庸甚至灰飞烟灭,新的企业很难长大,而规范的企业或者外资企业一旦进入这个行业,也面临生存危机,怪圈如何突破?
李秀文从事汽配流通领域已经12年时间了。这些年,他看到中国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从山东到上海的这一迁徙中,他也感受到汽车配件售后市场被带动后的繁荣。
在他的印象中,12年前,像他这样从事汽配流通的从业人员并不多,可当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汽配城、汽配街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很多业外人士向汽配行业投资,从业人员剧增,他突然觉得汽配行业规模在不到十年的时间迅速膨胀。
“怪圈”
12年前,李秀文所在山东粤泰公司是当地的一家汽配连锁企业,这在当时并不多见。入行至今,他看到行业中发生了不少事情,自然而然也思考了很多问题。
在他看来,中国的汽配业“大而杂、多而乱”,市场还处在一种无序竞争中。市场集中度低,龙头企业不多,经销商还没有出现规模化经营,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很少,这样的状况下造成了汽配流通业散、乱、差和恶性竞争的局面,同时造成了现在价格战盛行,毛利普遍在20%以内甚至10%以内。
此前还是卖方市场时,李秀文觉得生意很好做,因为那时钱不是万能的,对于汽配商来说,有货就能赚钱,所以很多经销商出身于维修工,素质参差不齐。
随着这个行业的扩容,我国已有大大小小各类汽配经销商6余万家,供求双方完全被颠覆,要卖出产品质量还必须要过关。
但是夫妻店、小门店依然不少,不开票、偷漏税成为行规;给员工依法缴纳保险四金的企业凤毛麟角;甚至假冒伪劣、走私等底线都被轻易突破。正是这种状况让整个行业显得乌烟瘴气。
让李秀文触动很大的有一件事情就是安吉-捷飞络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关门。这家汽配连锁公司是由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全资控股,目前其在美国和加拿大拥有超过2200家连锁店。
2005年4月,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有限公司与壳牌(中国)共同投资2300万美元,成立了安吉-捷飞络,可在坚持了5年后,它终于逃不过关门的宿命。
这件事情在汽配行业中还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各方猜测:不了解中国国情,经营理念不适合中国市场,需求低迷,成本控制不好,用的人不对等等。
这样一个在世界上都很有名的汽车快保中心的倒闭究其原因到底为何?
原优配副总裁胡雄的看法是, “不平等竞争”。这是一个不规范的行业,其实这也对行业本身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由于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到位,造成了守法者吃亏甚至难以生存的局面,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其实这与整个行政管理的弊病是一致的,不是“低标准、严要求”,而是“高标准、宽要求”,法律和政策的弹性过大,给执法者和违法者都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李秀文很认同上述观点,他告诉《汽车观察》记者,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中国操作很多事情太不规范了。”行业内曾经出现过的一些大型企业,都已经归于平庸甚至灰飞烟灭,新的企业很难长大,而规范的企业或者外资企业一旦进入这个行业,也面临生存危机,如何突破这个怪圈?
汽配连锁的明天
李秀文目前在优配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做营运总监,2007年,优配网罗了10多家汽配连锁,这些在当地都还是较大的连锁公司,但最终达成协议的有三家,李秀文所在的山东粤泰公司是其中之一,而后他们找到花旗集团投资,现在已经在全国很具规模。
李秀文自豪的是,当初所在的一家民营企业,几年后变成中国汽车售后市场第一家获得国际资本支持的汽车配件销售企业。
李秀文非常看好未来汽配行业连锁店的模式,因为这一模式已经在其他行业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此前买家电人们会去百货公司,而当国美、苏宁做了后期整合后,规模效应迅速上升,人们的购买习惯也发生了改变;同样,家居市场,现在时尚人士选购家具会直奔红星美凯龙、宜家这些地方, “汽配行业也一定会重新洗牌,这必定是一个趋势。”李秀文说。
李秀文所在的优配有着很宏伟的目标,它们要成为中国汽车售后市场领先的全国性汽配销售网络,其宗旨是建立“倍受信赖的品牌汽配之家”。
实际上,2007年前,李秀文还随同优配高层做了大量的调研,他们最先排除了日本模式,因为日韩后市场有很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90%还是以4S体系为主,对外来车辆都很排斥。
欧洲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4S体系一统江湖,即“单一品牌特约销售店”和“单一品牌特约修理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却以非常快的速度转型为“多品牌特约销售店”和“多品牌特约修理厂”,因为只卖一种车、只修一种车,已经很难生存。
而相似的是美国市场,它们和中国一样具有市场包容性。学习的重点集中在美国模式中出现的巨无霸级连锁企业。
优配当然想向汽配连锁销售巨头AUTOZONE一样,拥有4056家门店,因为它们是美国汽配连锁店中排行很靠前的企业之一,2009年销售收入创出历史新高,达到169.99亿美元,而它的市值达到90多亿美元。
AUTOZONE的具体情况,亚新科公司马玉波经理曾跟随商务部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组委会一行实地考察。
这家连锁遍布全美4000多个网点,9个分销中心,每个分销中心为辖区内几百个服务网点配送。这个分销中心有30多万个零件号的零部件,每个零部件都用条形码管理。从订单、储存到出货,每周360个批次,物流配送范围达350英里,成熟的管理软件和内部管理流程保障了每个批次的零件准时、准确地送到目的地。AUTOZONE的网站设计为用户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用户只需在网页上选择自己汽车的年代、品牌、车型、发动机型号等几个步骤,就可以看到零部件照片,确认是否自己所需。
李秀文说,中国汽车的年销量已经迈入了“千万时代”,保有量突破7500万辆,同时伴随着车龄和私家车比例的增长,中国的汽车后市场正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只有走出中国汽车流通市场自己的道路,也才有可能走得更为长久一些。
备注:本文由《汽车观察》杂志社联合“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2009~2010“慧聪汽配中华行”走进上海站台著。
中国汽车的年销量已经迈入了“千万时代”,保有量突破7500万辆,同时伴随着车龄和私家车比例的增长,中国的汽车后市场正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只有走出中国汽车流通市场自己的道路,也才有可能走得更为长久一些。
……
李秀文从事汽配流通领域已经12年时间了。这些年,他看到中国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从山东到上海的这一迁徙中,他也感受到汽车配件售后市场被带动后的繁荣。
在他的印象中,12年前,像他这样从事汽配流通的从业人员并不多,可当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汽配城、汽配街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很多业外人士向汽配行业投资,从业人员剧增,他突然觉得汽配行业规模在不到十年的时间迅速膨胀。
“怪圈”
12年前,李秀文所在山东粤泰公司是当地的一家汽配连锁企业,这在当时并不多见。入行至今,他看到行业中发生了不少事情,自然而然也思考了很多问题。
在他看来,中国的汽配业“大而杂、多而乱”,市场还处在一种无序竞争中。市场集中度低,龙头企业不多,经销商还没有出现规模化经营,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很少,这样的状况下造成了汽配流通业散、乱、差和恶性竞争的局面,同时造成了现在价格战盛行,毛利普遍在20%以内甚至10%以内。
此前还是卖方市场时,李秀文觉得生意很好做,因为那时钱不是万能的,对于汽配商来说,有货就能赚钱,所以很多经销商出身于维修工,素质参差不齐。
随着这个行业的扩容,我国已有大大小小各类汽配经销商6余万家,供求双方完全被颠覆,要卖出产品质量还必须要过关。
但是夫妻店、小门店依然不少,不开票、偷漏税成为行规;给员工依法缴纳保险四金的企业凤毛麟角;甚至假冒伪劣、走私等底线都被轻易突破。正是这种状况让整个行业显得乌烟瘴气。
让李秀文触动很大的有一件事情就是安吉-捷飞络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关门。这家汽配连锁公司是由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全资控股,目前其在美国和加拿大拥有超过2200家连锁店。
2005年4月,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有限公司与壳牌(中国)共同投资2300万美元,成立了安吉-捷飞络,可在坚持了5年后,它终于逃不过关门的宿命。
这件事情在汽配行业中还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各方猜测:不了解中国国情,经营理念不适合中国市场,需求低迷,成本控制不好,用的人不对等等。
这样一个在世界上都很有名的汽车快保中心的倒闭究其原因到底为何?
原优配副总裁胡雄的看法是, “不平等竞争”。这是一个不规范的行业,其实这也对行业本身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由于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到位,造成了守法者吃亏甚至难以生存的局面,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其实这与整个行政管理的弊病是一致的,不是“低标准、严要求”,而是“高标准、宽要求”,法律和政策的弹性过大,给执法者和违法者都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李秀文很认同上述观点,他告诉《汽车观察》记者,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中国操作很多事情太不规范了。”行业内曾经出现过的一些大型企业,都已经归于平庸甚至灰飞烟灭,新的企业很难长大,而规范的企业或者外资企业一旦进入这个行业,也面临生存危机,如何突破这个怪圈?
汽配连锁的明天
李秀文目前在优配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做营运总监,2007年,优配网罗了10多家汽配连锁,这些在当地都还是较大的连锁公司,但最终达成协议的有三家,李秀文所在的山东粤泰公司是其中之一,而后他们找到花旗集团投资,现在已经在全国很具规模。
李秀文自豪的是,当初所在的一家民营企业,几年后变成中国汽车售后市场第一家获得国际资本支持的汽车配件销售企业。
李秀文非常看好未来汽配行业连锁店的模式,因为这一模式已经在其他行业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此前买家电人们会去百货公司,而当国美、苏宁做了后期整合后,规模效应迅速上升,人们的购买习惯也发生了改变;同样,家居市场,现在时尚人士选购家具会直奔红星美凯龙、宜家这些地方, “汽配行业也一定会重新洗牌,这必定是一个趋势。”李秀文说。
李秀文所在的优配有着很宏伟的目标,它们要成为中国汽车售后市场领先的全国性汽配销售网络,其宗旨是建立“倍受信赖的品牌汽配之家”。
实际上,2007年前,李秀文还随同优配高层做了大量的调研,他们最先排除了日本模式,因为日韩后市场有很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90%还是以4S体系为主,对外来车辆都很排斥。
欧洲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4S体系一统江湖,即“单一品牌特约销售店”和“单一品牌特约修理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却以非常快的速度转型为“多品牌特约销售店”和“多品牌特约修理厂”,因为只卖一种车、只修一种车,已经很难生存。
而相似的是美国市场,它们和中国一样具有市场包容性。学习的重点集中在美国模式中出现的巨无霸级连锁企业。
优配当然想向汽配连锁销售巨头AUTOZONE一样,拥有4056家门店,因为它们是美国汽配连锁店中排行很靠前的企业之一,2009年销售收入创出历史新高,达到169.99亿美元,而它的市值达到90多亿美元。
AUTOZONE的具体情况,亚新科公司马玉波经理曾跟随商务部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组委会一行实地考察。
这家连锁遍布全美4000多个网点,9个分销中心,每个分销中心为辖区内几百个服务网点配送。这个分销中心有30多万个零件号的零部件,每个零部件都用条形码管理。从订单、储存到出货,每周360个批次,物流配送范围达350英里,成熟的管理软件和内部管理流程保障了每个批次的零件准时、准确地送到目的地。AUTOZONE的网站设计为用户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用户只需在网页上选择自己汽车的年代、品牌、车型、发动机型号等几个步骤,就可以看到零部件照片,确认是否自己所需。
李秀文说,中国汽车的年销量已经迈入了“千万时代”,保有量突破7500万辆,同时伴随着车龄和私家车比例的增长,中国的汽车后市场正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只有走出中国汽车流通市场自己的道路,也才有可能走得更为长久一些。
备注:本文由《汽车观察》杂志社联合“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2009~2010“慧聪汽配中华行”走进上海站台著。
中国汽车的年销量已经迈入了“千万时代”,保有量突破7500万辆,同时伴随着车龄和私家车比例的增长,中国的汽车后市场正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只有走出中国汽车流通市场自己的道路,也才有可能走得更为长久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