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李勇的育儿经

  2014年3月14日,江苏卫视热播的《最强大脑》,迎来首场国际PK赛。巅峰对决中,中国队选手李云龙与意大利队选手安德烈挑战“新郎新娘配”,即两人需要记住51对新郎新娘随机组合的位置,并用人偶摆出正确的顺序。就在众人无限期待之时,12岁的李云龙突然失声痛哭,引得现场观众和嘉宾一片哗然。

  此后,李云龙还是成功摆好木偶,获得中国队的成功。原来,他并没有摆错顺序,只是压力太大,太过紧张的缘故。节目一经播出,引起网友疯狂热议。他的脆弱和痛苦让网友将矛头指向其父——在《最强大脑》挑战“辨蛋”项目的“蛋叔”李勇……

  发现孩子的天赋,严父也曾随心放养

  “爸爸,我不想学下棋了,别人都能玩,我却不能!”2005年3月的一天晚上,3岁半的李云龙向爸爸李勇如此抱怨。

  李勇的心情顿时有些失落……

  1963年,李勇出生在开封县曲兴镇,从小就想当科学家。进入开封县四中后,李勇一直是学校的尖子生。当时,他每天要带饭上学,而从家去往学校的路程中,总有个女生跟他同路,那就是比自己小3岁的同村姑娘朱艳萍。

  1980年1月,正值备战高考时期,李勇患上顽固性头疼,被迫休学在家。同年,李勇在新疆当了一名通信兵,并考上了部队军校。1989年,李勇跟朱艳萍结婚,并把妻子接到新疆,安排在后勤工作。1992年,两人的大女儿出生,取名李茜南。1998年,李勇从部队复员,一家三口回到开封。2001年8月,儿子李云龙出生。李勇于同年开了一家数码电子产品店。

  因为没能实现大学梦,李勇心中一直存有遗憾。2004年8月,李云龙特意请了培训班的老师教儿子下棋。3个月之后,老师对李勇说:“你儿子很有天赋,应该好好培养!”

  正当李勇喜滋滋地为儿子畅想未来时,没想到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在跟李云龙沟通后,李勇发现枯燥单调的训练确实让孩子失去了兴趣。李勇不想束缚儿子的天性,便同意不再让他下棋。

  2005月9月的一天,李勇从幼儿园接儿子回家,一条“珠心算”的广告吸引了李云龙的注意。原来,开封一个精通珠心算的8岁孩子被中国国防大学少年班录取,当地为此做起了宣传活动。李勇带着儿子走进活动现场,李云龙拿起一个算盘,好奇地对李勇说:“爸爸,这是珠心算吗?我也要学!”

  李云龙主动提出学习珠心算,李勇很高兴。第二天,他就带着儿子去辅导班报了名。平时训练一个小时,周末两到三个小时。珠心算要一手夹着铅笔,一手打算盘,学起来也很辛苦。半年后,李云龙再次提出抗议:“爸爸,不学了!”他还以手指划破为借口,再也不肯去辅导班。李勇虽然再度失望,但并没有强迫他。就这样,李云龙再次回到放养的童年生活。

  2008年10月的一天,李勇带7岁的李云龙到超市购物,在玩具类的货架上,刘云龙看到了一个魔方,他拿起来左拧右拧,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看到儿子喜欢,李勇便把魔方买回家。回家后,李云龙坐在书桌前玩起来,一玩就是五个多小时。可是,因为不得要领,李云龙没有把魔方复原好。他灰心丧气地把魔方一丢,嚷嚷道:“不玩了不玩了,一点都不好玩!”丢开之后,他再也不肯多看一眼。

  李勇把儿子的言行举止看在眼里,他想:从围棋、珠心算到魔方,这已是儿子第三次浅尝辄止。如果说前两次是因为不够喜欢,这次完全是因为遇到挫折。虽然这只是一个爱好,但人生总会遇到很多尝试很多挫折。如果儿子总是这样轻言放弃,那对他以后的成长负面影响该多大啊?李勇拿起魔方,想到一个办法:自学魔方,教儿子!

  “中国式”爸爸的苦心,“魔方神童”从此崛起

  自学魔方,哪有那么容易?但主意已定,李勇便开始查找资料。当天晚上,全家人都休息后,李勇打开电脑,一边从网上下载魔方入门教程,一边研究网上的相关资料。已是凌晨3点,他却没有睡意,坚持把所有教程看完。

  第二天一早,李云龙上学去了,李勇让妻子看管店铺,自己在家研究魔方。对着教程,他一步不差地拧着,两个多小时,他领悟了还原原理。不到两天,李勇就掌握了还原原理,并能将凌乱的魔方成功复原6面。当晚,李勇把还原好的魔方放在儿子书桌的醒目位置。早上儿子上学后,李勇检查书桌,魔方纹丝未动。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魔方都没有动过。一个星期过后,李勇再一次去儿子房间,“激将”法终于奏效,魔方凌乱了!显然,李云龙已经耐不住好奇心重新拧了起来。李勇按捺住惊喜,拿起魔方把它完整复原,放回儿子桌上。等儿子拧乱,他再复原。就这样反复了五六次,终于有一天,李云龙拿着已经复原好一面的魔方跑到李勇面前:“爸爸,你看,我拼好一面了!”看着儿子的兴奋劲,李勇连忙夸赞:“儿子,你真棒!你想不想跟爸爸学,把剩下的全部复原啊?”李云龙点点头。就这样,冷却的热情“复活”了。

  为了更好地训练儿子,李勇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了国际魔方和专用计时器。从此,每天陪儿子吃完晚饭,李勇就开始“授课”了。两人对着电脑,学习正规国际魔方协会的教程。从公式到手法,从代码记忆到形态转变,李勇对儿子循循善诱,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讲解……在父亲感同身受的引领下,李云龙完全走进魔方的神奇世界,并从中体会到挑战和探索的巨大快乐。

  三个月过去了,李云龙已经能够在30秒内将魔方全部复原,这个成绩让他在开封魔方领域已经没有对手。李勇开始带着李云龙参加国内外的魔方比赛。同时,他也请教很多高手和专家,开始对儿子进行更专业正规的训练。比如:每天两个小时,一个小时50组,在不断摸索中完善自己的手法和记忆模式。每天晚上,书房里都是父子俩专心研究的身影,每天魔方被转1万多次,周末增加到3万多次,两人双手都磨破了皮。每次当李云龙取得一点进步,李勇就不甘示弱,用自己的成绩跟儿子竞赛,李云龙的好胜心和意志力就这样一点点被激发出来。

  但当训练的激情过去,李云龙开始不配合父亲。“爸爸,我今天太累,不想学了。”每当这时,朱艳萍就闻声进屋,对李勇说:“让儿子玩一下吧,哪在乎一天两天的。”李勇把妻子推出门去,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你可以选择不学,我也可以选择不教。这样我们都轻松。可是,我们为什么坚持呢?很多人都有天赋,你也有天赋,但只有把这种天赋放大,变成你的优势,你才会从中获得无限的快乐。”这番话并没有让李云龙动容。看着儿子仍然闷闷不乐,李勇说:“爸爸同意你去玩。但你玩一个小时,我们学习就延迟一个小时。不管你怎么玩,我们每天的任务都要完成。”虽然李云龙还想辩解什么,但看着父亲恳切的眼神,他点了点头。

  在父亲无声的支持下,李云龙的成绩显著提升。2010年,WCA全国魔方赛,李云龙用11秒的成绩取得少儿组冠军,并创造了9岁儿童的世界纪录。在连续参加的6次WCA全国魔方赛中,李云龙获得四次冠军,两次亚军,成为魔方界无人不晓的“魔方神童”。一次次进步中,他离顶尖级选手的水平越来越近。

  成功带来的喜悦,让李云龙学会了坚持,也找回了自信。他把这种坚持和自信带到学校。在期末考试中,他语数外三科全部100分,在整个开封第二师范小学排名年级第一名。儿子的点滴改变,李勇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但他知道,现在所取得的成绩,还远远不够。而朱艳萍也渐渐理解了丈夫的良苦用心,在教育上跟他坚定地站在了同一立场。

  向梦想挺进,少年天才成长记

  拧魔方的人都有一个终极挑战目标——盲拧。玩魔方久了,李云龙也想挑战盲拧。世界魔方盲拧冠军庄海燕告诉他:“想学盲拧,要先学记忆。”这句话,开启了父子俩的记忆力训练之路。

  为了让儿子进入这个领域,李勇又开始大量查阅资料。秉着先学再教的教学原则,他一头扎进“记忆”的浩瀚海洋:如何建立记忆系统?如何记忆代码、定装定位……李勇边学习边摸索,光学习心得就写了好几万字。他还研究了一些记忆大师的专著,并从中选出适合自己的教材系统学习。勤学苦练,让他的记忆力火速提升。

  学记忆,从扑克练起。从2011年1月起,颇有心得的李勇开始对儿子进行正式训练。他写下详细训练方案,每天练多少代码,都有严格标准;周一到周五两个小时,周末五六个小时,每天总结得失……那段时间,因为是寒假,每天看着同龄孩子在外面玩,李云龙心里直痒痒。李勇看出他的心思,特意在白天不做训练的时候,带他去郊外野餐,出去散步、打球,或者让他玩自己喜欢的游戏。那时天很冷,一般一节课后,两人都要起来活动下身体。他们在屋里跳绳,或者去阳台看看风景。虽然跟训练的时间比起来,游戏的时间很少,但高强度的训练,磨炼着李云龙的性格,他也渐渐理解了父亲持之以恒的苦心。

  2011年7月,李云龙应邀参加武汉举办的“中国记忆精英赛”。这是个由中国三位“世界记忆大师”(王峰、袁文魁、刘苏)主办的赛事,对参赛选手的要求很高。当时,李云龙在所有选手中年龄最小。那次活动一共评选出30人,李云龙排名第8。三位老师都是世界脑力锦标赛的冠亚军,王峰更是世界综合排名第一的记忆大师。当他们听说李云龙的特长全是父亲所教,都对李勇跷起了大拇指。

  比赛之后,因为还要进行专业培训,李勇就陪着儿子在武汉住了下来。每天训练完,李勇就带着儿子走街串巷去吃武汉小吃。

  回到开封后,李云龙更积极主动地投入记忆和盲拧的训练。李勇发现,通过不断测试,儿子的二进制记忆,最好成绩已超过世界纪录保持者。

  2012年9月,李云龙的姐姐李茜南考上青岛大学。少了姐姐在身边,李云龙一下子长大很多。他似乎明白,自己是个男子汉,肩负着照顾家人的使命。有一次吃饭时,朱艳萍做了李云龙最爱吃的可乐鸡翅。李云龙没有先吃,而是给爸爸妈妈的碗里各夹了一块鸡翅,他说道:“爸爸妈妈辛苦了,你们也要多吃。”还有一次,训练中途休息时,李云龙洗好三个苹果,除了自己的,另两个分别递给爸爸妈妈。他的孝心让李勇和妻子欣喜,也让远在青岛的姐姐对他大加表扬。

  2013年8月,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进入筹备阶段。导演组很快注意到李云龙,并向父子俩发出邀约。一个月后,两个导演来到开封,对李云龙进行现场测试,他的魔方和记忆水平令导演瞠目结舌,节目组的专家决定第一期便录制李云龙的节目。

  可是,李云龙那期“盲过天桥”,因为灯光舞美等外部原因,节目审核没有通过。直到2014年2月,导演打电话给李勇说:“听说你也很厉害,不如你也来参加节目吧。”李勇应允下来。他想:自己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没能成为科学家。他希望通过自己参赛,帮助儿子实现梦想。

  为了节目录制,李勇代儿子向学校请了一个月的假。辛苦训练,使得两人的手都肿了,指甲也干裂了。虽然这种急训枯燥乏味,但每当心烦气躁,想到父亲的良苦用心,李云龙就按捺住自己,并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赢,让父亲引以为傲!

  3月12日,站在舞台上,51岁的李勇作为最年长的选手走上了《最强大脑》的舞台。他被安排挑战“微观辨蛋”项目,即在不触碰鸡蛋的前提下,从300枚鸡蛋中找出观察员所选的那个鸡蛋。这300枚鸡蛋经过精心挑选,在外形、花纹以及重量上都极为相似。挑战过程扣人心弦,而早已对记忆模式烂熟于心的李勇却有条不紊,成竹在胸,最终顺利闯关,成功晋级。

  李云龙先是凭借过人脑力,记忆红蓝格子天梯,智破天桥疑云,轻松入围《最强大脑》中国战队。在之后的《最强大脑》脑力巅峰对决中,李云龙代表中国战队迎战意大利战队的安德烈,这对小选手同时挑战“新郎新娘配”。而就在大家翘首期待之时,李云龙因为紧张,突然失声痛哭起来。长达5分钟的哭泣让在场所有的嘉宾和观众动容、心酸,安德烈看李云龙如此难受,也默默流下眼泪。

  在采访中,安德烈说他每周有着丰富多彩的周末,平时基本没有作业,经常可以有半天的时间去享受足球,而李云龙没有。虽然最终李云龙逆袭取得胜利,但节目一经播出,立即引发网友热议。

  不少网友对李云龙的现场表现以及李勇的教育方式等问题产生了种种疑问,他们指出:“为了这样的胜利,李云龙丢掉了童年,丢了快乐,到底值不值呢?”

  有专家指出,这种教育方式给人巨大压力,让孩子们丢失了幸福的童年。尽管西方初级教育(小学和初中)比起中国来,学习内容少、节奏缓,给孩子们很多玩乐时间,可他们一样很优秀,而且普遍敬业精神强。中国的教育方式太残酷,真该好好反省。与这种声音相对的,还有一部分网友力挺这对“上阵父子兵”,他们认为正是李勇的苦心经营和残酷训练,才有了李云龙“少年天才”的今天。

  在接受采访时,李勇说,比赛结束后,他也深受启发,带孩子去了趟长沙世界之窗。在那里,他们玩过山车、旋转木马、海盗船、铁索桥……李云龙的脸上绽放着久违的放松和快乐。回到开封,李云龙备战小升初的考试,并考出数学100分,语文、英语各96分的好成绩。开封市最好的中学都盛情邀请李云龙加入。李勇还说,“明年三月,我的《成功也是一种快乐》的新书将出版,书中我会详细讲述与孩子一起学习的过程。”他还是很自信自己的教育方式没有问题。

  但网友随即反问,成功的确是一种快乐,但孩子如果付出很多,还是没成功呢?他们永远逝去的快乐童年又由谁来赔偿呢?

  “李勇的教育方式到底有没有问题,值不值得借鉴?”真诚希望您能登录本刊论坛或给我们写信,参与讨论。

  (责编/朱茂星)

  文/艾西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