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转播的新纪录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国庆 转播 新纪录
  • 发布时间:2010-04-28 14:43
  “155个日日夜夜,3720个小时的辛苦和努力,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么一个大的背景下,所有的辛苦和努力都是值得的,都是应该的,都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只是做了一个中国电视人应该做,而且必须做的事情。”

  这样的获奖感言听上去似乎有些“官方”,但也确实反映了主创团队的心声。作为中央电视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典电视直播(以下简称“60”年直播)导演组的总协调人,央视文艺节目中心文艺部导演王浩在离庆典还有两个多月的时候入驻梅地亚电视中心,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与他有类似经历的是几百个并肩作战的转播团队同仁。用他的话说,这个队伍里的人都有一个“国庆”情节:“50年”时王浩是摄像,在演播室拍倪萍;张晓海(央视文艺节目中心主任、“60年”直播总导演)是“50年”焰火晚会的总导演;还有一些同事“50年”时是大学生方队中的一员……“赶上这个事太难得了,60年是一个甲子,我们中的每个人都很难再赶上第二个甲子……”

  规模最大 影响最广 效果最震撼

  为了顺利完成此次国庆直播,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全面部署,动用了全台资源。10月1日上午和晚上,中央电视台第一、三、七、十、十二套节目,中文国际、英语、法语、西语、阿语、俄语国际频道,新闻、高清综合等13个频道,以及央视网和手机、网络、车载电视全程直播了庆祝大会和联欢晚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6种联合国工作语言和高清电视信号全程直播的国庆盛典,也是迄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最具震撼效果的一次国庆大典直播。

  与“50年”直播时央视新闻中心负责庆祝大会转播、文艺中心负责联欢晚会转播不同,“60年”直播白天、晚上的活动均由文艺中心承担。“60”年直播导演组成员中,除了王浩和张晓海,其余都是“80后”,他们是文艺中心最年轻最优秀的直播人员,曾经历过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的锤炼。

  2009年4月30日,“60”年直播开始建组,随后转播团队开始了反复开会、观摩、研究、培训、修改方案、模拟演练。最后,10月1日当天,央视有760多人到达直播前方,加上台内后方工作人员,参与“60”年直播的团队达到千余人,这也是央视首次在国庆庆典活动中投入这么大规模的直播力量。

  据CSM媒介研究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10月1日当天,国内35个卫星频道、176个地面频道并机转播了庆祝大会和联欢晚会,中央电视台的市场份额高达53.83%,超过大年三十的“春晚”(2009年1月25日,市场份额52.9%),比2008年10月1日当天增长12.26个百分点,增幅达29.5%。其中CCTV-1、CCTV-新闻和CCTV-4三个频道收视增长明显,彰显了有大事看中央电视台,有大事看CCTV-1、CCTV-新闻频道的特点。

  CTR市场研究对全国2087个城乡观众家庭的实时电话调查显示,央视网当天的页面浏览量达到5.03亿页次,视频累计观看人次达2796万,创访问量新高。10月1日上午,在全国收看电视的城市家庭中,有93.1%的家庭收看了央视直播的国庆阅兵式,这些受访者中,98.42%的受访者对阅兵式现场报道感到“满意”。其中,有97.18%的受访者对报道内容感到“满意”,95.12%的受访者对拍摄画面感到“满意”,94.22%的受访者对现场解说感到“满意”。

  在实现安全播出的同时,央视还向国内外传媒机构提供电视公用信号。当天上午,全球125个国家和地区的330家电视机构转播了中央电视台各国际频道的直播信号。当天晚上,125个国家和地区的317家电视机构转播了联欢晚会直播信号。与1999年50周年相比,转播60周年庆祝活动的境外媒体总数增加了290家(1999年为40家),直播信号落地覆盖的国家数,增加了49个(1999年为76个国家)。

  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主任朱虹表示,2009年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地展现了国庆庆典的宏大场面、精彩细节和震撼效果,以清晰流畅、色彩饱满的画面和六种语言向全球播放,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中央领导认为中央电视台在传播能力建设方面上了一个大台阶。

  技术创新带来视效升级

  据了解,此次转播在前方搭建了6大系统,白天57个机位,晚上50个机位,立体化地呈现天安门广场及其周边的盛况。其中A系统位于长安街以北至金水桥沿线,拍摄阅兵式、群众游行及联欢晚会;B系统在天安门城楼,拍摄国家领导人及观礼嘉宾的活动;C系统在天安门广场礼炮阵地,拍摄国庆升旗仪式以及组字背景表演;D系统位于东长安街沿线,拍摄阅兵方队;E系统是制高点,包括人民大会堂顶端、飞猫、直升机航拍等;F系统是景观机位,分布在国贸三期、复兴门中华大厦楼顶、永定门城楼、景山公园,分别从北京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取景拍摄。

  王浩说,景观机位的设计在此次国庆转播中是首次使用,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推镜头会带给观众一种“汇聚”的感觉。比如一开始的直升机1号镜头推过来,抬头到广场,寓意五千年文明和今天新中国成立60年的延承。晚上的焰火转播也因为有了景观机位画面非常漂亮,故宫的房檐琉璃瓦拍出来很有文化的味道。“每一个镜头都是经过详细设计的,比如晚上国家大剧院水边的摇臂机位,通过水里的倒影拍摄晚上的焰火,寓意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高科技手段的使用对这次成功转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此次国庆转播央视首次引入了两套“飞猫”系统(学名叫索道摄像承载系统,所谓的“猫”就是高空中四条索道上的载体小滑车——陀螺仪平台,其外形像一只小猫)。其中一套在北京饭店门口,沿长安街东西向滑动,另一套位于天安门西侧中山公园,低空南北纵跨长安街至人民大会堂,两套“飞猫”均可以移动多角度拍摄,使盛典呈现多角度、全方位的最佳景象。

  本次国庆庆典直播,中央电视台首次启用了直升机进行航拍。悬挂在机舱外的陀螺仪摄像机在飞行过程中可以实现360度旋转,摄像师在机舱内就能操控它,进行推拉摇移地稳定拍摄。航拍画面的最大特点是可以通过一个比较高的角度体现整个庆典恢弘、大气的一面,国庆庆典中天安门广场中历年都是组字方阵,方阵的图案千变万化,没有航拍镜头时方阵的镜头表现存在一定缺憾。此次通过航拍这一缺憾得以弥补,其中对空中编队的高空俯拍让飞行画面比以往好看很多。

  中央电视台播送中心主任张宝安曾向《综艺》表示,从某种意义而言,这一次不仅是人民军队的一次大阅兵,也是我国高清直播能力的一次大阅兵。据了解,本次阅兵央视启用了50多台高清摄像机、两辆高清转播车,1套箱载式高清转播车以及高清光缆和20多套高清微波传输设备,CFP转播组的各工种都进行了高清改造和升级。拍摄中为了保证高清画质,比如远距离拍摄领导人阅兵,相关机位配备了100倍高清防震摄像机。直播还使用了电动滑轨摄像机、微型遥控摄像机等先进设备。

  此外,为了保证现场效果,承担此次直播的各部门在正式阅兵前进行了数次演练,把阅兵的所有环节都做了3D模拟演练,除了飞机航拍机位的机动镜头,绝大部分的分镜头脚本都精确到了秒。王浩说,为了完成直播任务,转播团队去了无数次阅兵村与个各个系统进行对接,细到“天安门广场东西华表之间是96米128步”等等,以此来设计镜头。一些看似微小的环节,转播组也做到精心处理,比如为了表现国旗护卫队响亮的脚步声,专门在红地毯下设置了传音设备。再比如,在东西观礼台安排现场导演,由他们对观众进行一些有序组织,让画面看上去更整齐,更易打动人。

  由于此次直播增加了机位,输入后方的信号也增加了很多。中央电视台技术制作中心主任李宏虹曾表示,“50年”直播时后方大约只有10路信号,“60年”直播即便前方的转播车处理了一部分信号,传送到后方演播室的信号也多达30多路,可供选择的画面和信息更加丰富全面。“当时央视领导给转播团队提出的要求是‘世界一流,历史最好’,现在从结果看我们做到了这一点。”王浩说,与国外一些国家的阅兵转播相比,此次央视“60”年直播的设置、镜头的使用都更加严谨,在转播的整体气势上有一种恢弘感。

  不过, 由于直播前的演练都是在夜间进行,与白天的阅兵现场有较大偏差,首次全高清带来的技术难度增大,直播团队规模扩大带来的协调难度增加;加之此次庆典的安保要求非常严格等等诸多原因,转播团队一些原先设计的方案没能得以实现——“电视本身就是遗憾的艺术。”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