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电影与脱口秀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每日秀,脱口秀,跨界电影
  • 发布时间:2014-09-25 08:20

  《每日秀》主持人乔恩.斯图尔特专访

  截至一月份,乔恩·斯图尔特已在喜剧中心的王牌节目《每日秀》主持了16年。这档晚间脱口秀以尖锐的讽刺言论著称,尤其擅长对社会及政治热点事件针砭时弊,取材广泛灵活,从美国人对快餐的着迷,到烟民索求金钱赔偿,以至于分析美国前总统布什的演说措辞等,都可能成为其报道的题材,节目深受美国大学生的喜爱。如今,被中国粉丝爱称为“囧司徒”或“囧叔”的乔恩·斯图尔特,有了新的舆论阵地:电影。

  由斯图尔特兼任编剧和导演的处女作传记电影《香水玫瑰》在今年的美国特柳赖德电影节(Telluride Film Festival)上首秀,并于9月8日在加拿大多伦多电影节上进行了展映。这部涉及中东政局的影片正式登陆北美院线要到11月9日,而上映前的密集亮相,为新片炒热气氛的同时,也给斯图尔特招来不少麻烦——有伊朗媒体公开谴责他“反伊朗”,是极端犹太复国主义的鼓吹者。斯图尔特对此早有预料,他说自己已经做好准备聆听各方的声音,不管电影票房和口碑如何,都能坦然接受。

  不过,外界最为关注的仍是斯图尔特未来的去向。一系列高调的电影宣传是否预示着斯图尔特准备离开主持界转战电影圈?《每日秀》及其衍生节目近期频繁的人员变阵,也不禁让人猜测斯图尔特也许要与《每日秀》分道扬镳。

  面对频繁的出走传闻,斯图尔特夸张地露出一脸惊讶的表情, “什么?你听到了什么传闻?难道有小道消息我的老板准备炒我鱿鱼了?”提起主持了16年的《每日秀》,他耸了耸肩,“任何一件事做久了好像就变得理所当然了,当然也会伴随一些煎熬,但起码现在,我还很享受。”

  结缘《玫瑰香水》

  斯图尔特从未打算担当编剧并亲自执导《玫瑰香水》,进入电影圈,有偶然,也有必然。

  《玫瑰香水》改编自英国BBC的伊朗裔记者马济尔·巴哈里(Maziar Bahari)所撰写的回忆录《他们冲我而来:一个家庭关于爱、禁锢和生存的故事》(Then They Came for Me: A Family‘s Story of Love, Captivity,and Survival)。

  斯图尔特和巴哈里的命运交点就发生在《每日秀》。2009年,马里尔·巴哈里前往德黑兰报道当地大选,期间与伊斯兰共和国革命卫队发生冲突。随后,巴哈里作为嘉宾出镜《每日秀》接受连线采访,不久后他被冠以“间谍”的罪名在伊朗监狱关押了118天。巴哈里在囚禁期间遭受了严格的审问,因为一直被蒙住双眼,巴哈里不知道审讯者的样貌,但深深地记住了他身上的玫瑰香水味道。

  2009年10月17日,巴哈里在多方努力下得到释放,8天后他的女儿降生,如今他和妻女一起生活在伦敦。他认为接受《每日秀》的采访跟自己的被捕无关,但毫无疑问,他们的人生因此产生了交集,“乔恩·斯图尔特的名字数次回荡在伊朗那间黑暗的审讯室,他就这么卷入了我的故事。”

  斯图尔特也对这段异国经历显示出了好奇,他阅读了巴哈里回忆录中对监狱审讯的描写,当巴哈里提出想将这段经历翻拍成电影时,斯图尔特产生了兴趣,并请来多位知名编剧探讨翻拍的可能性。

  “这个剧本的故事并不是传统的好莱坞架构,从起初立项到后来开拍,再到完成制作,片子被一拖再拖,始终充满了质疑和争议。”巴哈里说,“但是斯图尔特坚持了下来。”

  电影的拍摄过程并不轻松,长达6个月的拍摄周期以让这位习惯坐在电视演播室中的主持人颇为纠结,几乎将他的耐心消磨殆尽。“原本我可没打算改写剧本,我对电影知之甚少,而且这么长的拍摄周期真把我吓到了。但最终我还是决定要试一试。我有种能驾驭好整个拍摄的直觉,来自巴哈里的信任也给了我坚持下去的信心。”斯图尔特说。

  他开始利用周末时间以及《每日秀》的录制间隙写剧本,在办公室的备忘板上贴满了剧本的索引卡。斯图尔特也是位作家,出版过的几本书都有不俗的表现。1998年,他出版了第一本书《名人裸照》,收录了系列短篇故事和他的随笔,此书荣登当年《纽约时报》最畅销书籍排行榜。2004年,斯图尔特和《每日秀》的团队人员共同创作了一本讽刺高中历史课本的读物《美国:公民的非民主指南》,当年的销量超百万,名列美国前15位畅销书榜。2010年,斯图尔特和他的团队又创作了《美国:公民的非民主指南》的姐妹篇《地球:游客的人权指南》。

  然而,写书是一回事,撰写电影剧本是另一回事。“巴哈里的回忆录很棒,但书中的记述总在不同的时空中转化,故事情节也在巴哈里的囹圄之困与众人的营救行动之间反复跳转。对于编剧来说,最大的难题就是缺少一个充满戏剧性的故事框架。”斯图尔特说。为此他特意将巴哈里塑造成了一个个性有些懦弱的记者,以便成就他最后的英雄式结尾。显然,这继承了好莱坞套路。

  首次担任编剧的斯图尔特请来了重量级的顾问替他出谋划策,这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编剧、导演J.J.艾布拉姆斯(J.J. Abrams)和朗·霍华德(Ron Howard)。斯图尔特将初稿完成后,拿给他的智囊团“把关”。

  “我简直不敢相信他给我的只是初稿,剧本故事流畅、节奏紧凑无可挑剔。”朗·霍华德说。接下来,对斯图尔特而言,一旦开始写剧本了,接手导演工作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如同创作的另外一种形式的延伸。

  执导电影

  脱口秀做久了的人,都十分习惯于对素材和创作环境的把控。而拍电影则需要颠覆这种惯性,应对突如其来的不确定性。

  2013年夏,乔恩·斯图尔特和剧组远赴约旦安曼开始了他的电影之旅。选择电影产业成熟度较低的约旦作为拍摄地,也是无奈之举——尽管以色列的电影生产工业较为发达,用于拍摄的基础设施完善,但出生于犹太家庭的斯图尔特从一开始就不得不放弃在以色列拍摄的打算,“犹太裔的导演拍摄政治题材的电影,已经被伊朗媒体视为莫大的冒犯,他们已经认定了我是美国中情局的特工,所以我还是别再火上浇油了。”

  影片由Odd Lot 娱乐公司投资拍摄,《龙纹身的女孩》《社交网络》的制片人斯科特·鲁丁(Scott Rudin)担任监制。全片预算仅有可怜的500万美元,为了拍摄一场场面较大的暴乱戏,斯图尔特甚至利用社交媒体上传了一个“筹款”视频,愿出卖拥抱换取经费。

  另一个压力来自演员选角,其中男主角的选择尤为重要,在《玫瑰香水》中饰演巴哈里的是墨西哥裔演员盖尔·加西亚·贝纳尔(Gael GarciaBernal),贝纳尔本人也曾执导过一部传记片和几部电影短片。

  在电影开拍前,斯图尔特就准备好面对各种非议,其中就有对男主角的质疑——为什么让一个墨西哥演员饰演伊朗人?“这个角色的选择非常困难,演员要演绎的是一个生动的人,他对未知恐惧,但又不失信念和希望;他有人性的弱点,但最终选择了坚强。盖尔·贝纳尔是我心中饰演巴哈里的不二人选。”斯图尔特解释道。

  拍摄期间,斯图尔特保持着每周6天、每天14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节奏,还要努力适应当地的文化差异——电影开拍时恰逢穆斯林的斋月,剧组于是也跟着斋戒一个月。“头一个星期我的工作就是不停地向工作人员道歉。”斯图尔特说,为了一场戏,剧组顶着40度高温走进位于沙漠中的一所约旦监狱取景,由于剧务协调不当,当天有一半的工作人员没饭吃。“可想而知每天的拍摄多么辛苦。”

  “我不熟悉电影语言,我所擅长的是电视语言。”斯图尔特说,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他要做的就是信任剧组,并接受工作人员的质疑。“有人向我提出异议,我会考虑接受,然后立马制定新的方案。对此,我很在行。电视相较于电影的最大优势即在于自由度和灵活度更高,任何事都有后备计划。一条路走不通,就尝试另一条。电影则不同,虽不僵化,但总归要按照一定的程式执行。”

  拍摄到第十天时,斯图尔特才渐渐找到拍电影的感觉。当时正好要拍一场非常关键的戏,剧中巴哈里的审讯者十分愤怒,他命令巴哈里给他怀孕的妻子打电话,劝说她放弃一切营救行动。那一刻是巴哈里最为绝望和孤独的时刻,审讯者对他拳打脚踢,然后将电话拿给他说:“你可以打911求救啊。”这颇具讽刺的一幕,是典型的“囧司徒”式幽默。

  “ 喜剧的精髓就来自于矛盾和荒谬的情景。”巴哈里的扮演者贝纳尔说,“这种表演方式经常出现在斯图尔特的电视脱口秀中。如今,他将这种黑色幽默放置在电影中,展现出最具冲突感的矛盾。”

  影片制作完成后,斯图尔特一度将工作重心从脱口秀转向电影。为了备战特柳赖德电影节的首次公映,斯图尔特错过了艾美奖。随即,他又转战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向国际市场推介《玫瑰香水》。据悉,这部影片将在部分中东国家上映,但因为美国和伊朗并未开放贸易合作,影片将不会在伊朗院线公映。

  而就在《玫瑰香水》辗转于各个电影节之际,一个恐怖事件给这部影片带来更大的争议——8月,极端组织ISIS公布了将美国记者詹姆斯·弗雷( James Foley)斩首的视频,不仅遭致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也让斯图尔特极为震惊,“这是一个商业角度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票房是次要考虑,无辜者失去生命,这是任何事情都难以弥补的。”

  脱口秀战场硝烟弥漫

  半年的电影拍摄完成,再回到喜剧中心,乔恩·斯图尔特的地位却发生了微妙变化。拍电影期间一直是斯图尔特的爱徒约翰·奥利弗(JohnOl i ver)担任主持,这段“代班”成就了这位英伦高才生自己的脱口秀事业。斯图尔特回归后,奥利弗不断接到其他电视台的工作邀约,最终他选择了创作自主度较高的HBO,在高端付费有线台开启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新篇章。今年四月,奥利弗的个人脱口秀《上周今晚》(Last WeekTonight)首播,奥利弗在采访中表达了对恩师的感激,“我的自信源自长久以来乔恩对我的绝对信任。”

  与此同时,美国深夜脱口秀界也发生了覆地翻天的变化。2014年,NBC最老牌的脱口秀之一《今夜秀》(The Tonight Show)改由年轻的吉米·法伦(Jimmy Fallon)执掌;《周六夜现场》另一位优秀“毕业生”赛斯·梅耶斯(Seth Meyers)则接班了法伦的《深夜秀》(The Late Late Show);CBS的老牌主持人大卫·莱特曼(David Letterman)正式宣布退休,由乔恩·斯图尔特一手捧红的斯蒂芬·科伯特(Stephen Colber t)接棒《深夜秀》,跻身公共电视网。

  斯蒂芬·科伯特其实早于乔恩·斯图尔特进入《每日秀》,但一直未受重用,斯图尔特接手主持后,慧眼识英雄,鼓励科伯特借由喜剧形式大胆抒发对时事的看法,两人一起创造了《科伯特报告》(The Colbert Report )这档《每日秀》的衍生节目,塑造了“扣扣熊”这个电视史上独具特色的讽刺角色。 “这些经典将成为喜剧中心的历史。” 科伯特说,他做出事业上的重大决定前都会和斯图尔特谈谈,斯图尔特对他来说既是老友,亦是伯乐。

  美国电视界最具盛名的喜剧明星训练营,除了NBC 的《周六夜现场》外,喜剧中心的《每日秀》也算相当高产的一个。1999年,囧司徒接手《每日秀》,大刀阔斧地对节目进行改造,将自己的理念注入节目中,以针砭时事、政治讽刺作为节目的特色与主打。当年,《每日秀》的收视率就爆涨了四倍之多。2002年之后,《每日秀》连续十年捧走艾美奖最佳综艺奖。

  在“囧司徒”将《每日秀》锻造成具有个人魅力的喜剧招牌的同时,也成就了许多艺人。除了前文提到的约翰·奥利弗、斯蒂芬·科伯特等,还有即将接档《科伯特报告》并开启新节目《少数派报告》(Minority Report)的前《每日秀》资深评论员拉瑞·威尔莫(Larry Wilmore),他成为脱口秀节目历史上首位黑人主持,打破了深夜脱口秀节目长期以来白人男性一统天下的格局,斯图尔特的造星能力可见一斑。

  如今,《每日秀》在年轻观众中依然保有高收视率,在年轻群体中的收视占比领先于深夜脱口秀收视之王吉米·法伦的《今夜秀》。据统计,每晚有超过220万人收看《每日秀》,这档节目在社交媒体上的热度也是不可小觑。《每日秀》甚至成为美国政客垂涎的舆论阵营——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曾6次作客《每日秀》, 在2012年竞选辩论中惨败后,他也选择了作客《每日秀》为自己争取民意。

  在美国电视喜剧界,乔恩·斯图尔特是少有的不自恋主义者,相反还很热衷于自嘲。他认为《每日秀》团队长盛不衰的秘诀就是,做好节目之前,首先做好人,“我们的工作团队愿为节目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做好节目更重要是人格修养,这将直接影响节目质量。”

  斯图尔特1986年从新泽西来到纽约,尝试过很多工作,做过采购员、餐馆服务生、酒保、为残疾儿童表演木偶戏的演员。进入电视界后,还是无名小卒的他常年在凌晨2点钟录制节目,在黎明前独自步行回家,尽管当年生活辛苦,但他仍庆幸当初来到纽约,因为他很享受“脱口秀表演的每一分钟”。

  现在,斯图尔特说自己还没有考虑为《每日秀》寻找继任者的问题。美国著名喜剧演员杰瑞·宋飞(Jerry Seinfeld)很了解他这位朋友,他认为斯图尔特知道什么时候该全身而退,“他做节目的动机很纯粹。我认识的很多人在工作中兼具商业性和艺术性。而乔恩·斯图尔特更关注于艺术。他在台上的每一分钟,就会尽情享受,将最好的秀展现给观众,从不考虑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文/Marisa Guthrie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